〔摘 要〕 新课改,不仅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还让数学课堂变得精彩。然而,反思我们的一些课堂教学,却不难发现,貌似实施了新课标,其实没有实效性,看似热闹的课堂场景,却存在着无效的教学方式。于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的特别重要。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有效性 思考
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更是压在每个教师肩上的一副重担,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 鼓励互助,建立有效的合作方式
1.1 增强合作意识。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该合理地安排课堂容量,做到教学内容少而精。课堂上,教师不仅要给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进行充分的思考与交流,而且应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考虑在此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以便在教学中随时调整教学活动,使教案成为动态开放的学案。
1.2 培养合作技能。在某些数学课上,小组合作学习成了优等生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而学困生则往往被忽视,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有的小组长独断专行,包办任务,以自己的见解代替全组的想法;还有一些学生受家庭中独生子女的自私习性影响,出现不友好、不分享的现象。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更缺乏从事合作学习所必需的有效技能。因此,要有效实施合作学习,教师还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即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学会分工、注意倾听、合理对别人提建议、有礼貌地表示不赞同、对别人相反意见的应答以度说服他人等合作与交流的技能。
1.3 有效合作。要有效合作教师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分工明确。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承担任务,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②建立机制。必须有意识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小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从而使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③适时引导。合作过程中学生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相对增多,教师要成为学习小组的一员,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提示、点拨、引导等形式,保证合作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
2 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应当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上“板着面孔”的课,学生可能会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但他们不会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也不会有积极主动的探索热情。宽松和谐的环境并不意味着只有通过游戏或生动的情境才能实现,教师生动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有探索性的活动等都可以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环境。如我在教学“四边形”这一单元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选择题,四边形的其中两条边都2厘米,另外两条边都是5厘米,这个四边形是( )。A、一定是长方形。B、一定是正方形。C、不能确定。同学们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这个题目回答的积极性非常高,都踊跃发言,有的说:对边相等一定是长方形;有的说:对边相等一定是平行四边形;通过老师引导,还有的说:邻边也可以相等。经过这次互动的学习过程,大家都能理解并牢固掌握这道题的答案,同时拓展了知识,提高了理解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相当高。不仅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进行了碰撞,擦亮了他们头脑中的思维火花,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也为学生提供了和谐的氛围。
3 重视课堂中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课改新理念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学生的这些学习方式都是在教师组织、指导等“教”的行为下发生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重在提高教师“教”的行为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具体行为都应当精心地思考、精巧地设计。教师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从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引入数学新知,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学情,结合教学内容,努力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动机,积极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教师在教学《圆的认识》时,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同学们,你们知道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吗?如果车轮做成方形的、椭圆形的,我们坐在上面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屏幕上演示小猴子坐在方形、椭圆形车轮的车上,出现了上下颠簸、前俯后仰,非常滑稽的场面。接着屏幕上又显示了小猴子坐在圆形车轮的车子上,伴着轻松悦耳的音乐,非常平稳地捧着西瓜,洋洋得意地吃着。通过动人有趣的画面,会使学生们进入一种从未感受过的意境,让他们感受到圆形车轮的优点。这时老师适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应用了什么数学知识吗?”这样,学生学习兴趣盎然,进入到一种积极探索的学习氛围中,自主地学习新知识。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精心设计活动化教学程序,以平等合作的身份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并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活动中正确指导,适时点拨,同时运用激励性评价,以满足学生学习成功的体验,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真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只要我们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也就能够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深溪镇清江小学
论文作者:李瑜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6年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有效性论文; 情境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教育研究·教研版》2016年5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