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国顺交通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51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公路建设不断增加,人们对道路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公路建设中遇到软基的问题越来越多。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路基软基处理的意义,接着指出了高速公路路基软基处理的原则,并详细地分析了其常用的方法,从而为实际当中的应用提供指导。
关键词:道路;设计;软基处理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交通工程上的关注度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在道路的建设工作上。道路工程质量与城市交通运输发展和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密切相关,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效率,因而应当加以重视。当代科学技术提高,对道路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能实现对道路施工相关技术和建设原料等方面较大程度的提高,从而满足各区域行车要求和自然气候条件,确保道路质量,并在最大程度上延长道路使用期限。因此,本次探讨如何进行道路路面与路基的科学设计,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公路路面软基处理的意义
道路建设中会不可避免的经过一些工程地质条件不理想的软土地基。因为软土的地基具有变形沉降大、承载力小的特点,如果将公路修建在软土的地基上,就会发生在路基路面的荷载作用下道路产生沉降变形而引发路面损坏的情况,这不但影响道路工程的发挥,还会造成经济效益的损失。不同的区域软土工程性质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区别的,所以结合实际的情况合理规划设计,选取合适的软基处理方法。
2道路路基处理的基本原则简介
在高速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当中,应该尽量的将软基地段躲开,并且尽最大努力不在深厚软土的地段进行道路施工,这样不仅可以将道路建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同时还能够将工程建设的施工进展在很大程度上缩短。道路的路基高度要远远高于软土填土的极限高度,软土路基在重载车辆反复荷载的碾压之后,此时将很容易出现侧向膨胀挤出滑动,这样就会导致基底发生沉降问题,为此,对于这一方面必须进行有效的处理。在对道路路基进行处理时,我们应该对以下原则进行遵守。首先,在进行处理的过程当中,尽可能的选取堆载预压,而不选取深层处理的方式,利用自然沉降的方式来将路基稳定性提升,这种方式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同时操作也比较简单,但是由于受到工期以及建设资金等因素的影响,这种方式的实现困难相对比较大;其次,如果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相对比较短,并且低路堤地段高度也超过临界高度,此时允许不处理地基。对于在桥梁当中所应用的基础,所选取的处理方法应该根据软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必要时还可以将多种方式进行有效组合来一起使用。
3软基处理方法
3.1加载预压处理方法
软土路基本身就有含水量大的特性,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应从当前施工方式出发,满足施工现状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结构控制和处理时,关系到较多的干预形式,应当努力提高路面的固结度,增强道路承载力。由于路面会有施工不均匀的情况,因而要及时分析排水控制结构,采用合理预压处理方式。工程处理方式本身相对复杂,应当结合现状,采用塑料板、料排水带等各类方式来做到结。由于形式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只有将整体承载力提升,才可确保安全进行施工。
3.2砂垫层法
这一种路基处理方法主要用于软土层极薄且含水量大的软土地基。具体的处理措施如下:首先在待处理的软土地基上面铺垫一定厚度的砂垫层,工程中一般的数据指标为0.5~1.2m,这样的厚度可以恰好固结软土基层,可以充当一个简易的排水系统,有效的降低了软土地基的水含量。从而使得地基能够满足预期设计的施工要求。此外,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还有一些要点需要注意。①在确定砂垫层厚度时,务必先确定非相关因素(如机械负重等)干扰,保证砂垫层的厚度是最适宜的;②砂垫层施工时应设置样板,避免出现工程事故;③务必要考虑工程造价,以免出现太大的经济损耗。
3.3堆载预压法
这种方法是在上部荷载作用以前,通过荷载的施加来预压天然地基,同时对于软土当中所存在的水还应该选用合理的方法来加速将其排出,从而减小土体孔隙,使其能够逐渐的固结,进而就能够将施工结束后的沉降降低和软土地基承载力提升。这种方法还具有造价低廉以及工艺简单的特点,在当前高速公路软基处理当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另外,堆载预压法又可以进一步分为超载以及等载预压法,而超载预压法是软基处理常用的一种形式。这种方法对于软土地基进行加固主要就是按照排水固结的原理,将大于设计的荷载在地基上进行相对应的堆积,从而缓慢的排除软土内孔当中的水分,使得逐渐的固结,不断增加有效应力,在压密变形的过程当中,不断的将地基的承载力显著提升,同时将地基施工完成以后的沉降显著降低。这种方法对于较大厚度的饱和软土地基比较适用,但是不太适用于较大厚度的泥炭层。
3.4深层搅拌法
在对软粘土进行加固饱和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深层搅拌的方法,它将水泥浆体使用成固化剂,并且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让固化剂参入到地基的土层中,使之与土体发生搅拌的过程,最后制作成水泥土桩体,和原有的地基共同形成复合地基。
3.5强夯法
利用强夯的夯击能力,在路基中产生强烈的冲击能和动应力,迫使土动力固结迷失;这种主要适用于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粘性土、湿陷性黄土等路基。
3.6粉喷桩加固处理法
施工设计的资料需要准备妥当,特别是工程地质报告、室内配比试验报告以及粉喷桩设计桩位图的资料不能有丝毫闪失。而有关的机械设备也需要事先准备好,技术人员要在具体施工之前进行适当的检查和维护工作。这种粉喷桩加固处理法必须注意的问题有如下几点:钻机深度、喷粉高程以及粉喷桩长度。在施工过程中对粉喷桩的成桩直径一定要严格测量,务必达到预期方案设计的要求。这种处理方法的好处在于能够将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性和一定强度的优质地基。在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特定的粉体状固化剂来对软土地基进行搅拌处理,固化地基即可使得其他施工工序正常进行。目前国内常用于加固淤泥、淤泥质土、粉土和含水量较高的粘性土的道路建设工程中。
3.7加筋法
这种方法指的是将能够承受拉力的土木合成材料放入到软弱土层当中,从而形成人工复合体,通过拉筋与土体颗粒之间所存在的摩擦作用,将它们之间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从而更好的发挥它所具有的众多优点,进而显著的提升地基的稳定性以及承载力,同时还能够降低沉降
3.8碎石桩法
这种方法指的是将装有活瓣式桩靴的桩管通过冲击荷载挤入地层,然后成孔,在从桩管投料口处将碎石投入管中,通过击实、上拔桩管而形成密实碎石桩,然后同桩周土体形成复合地基,这种方式对于碎石的需求相对比较大。
结语
在市政道路的软基处理上,必须要选择科学合理的勘探手段和技术,这也保障软基稳固性和防水性的关键所在,也是投资商获取经济效益的一大重点。而对于不同的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地质性能和周边环境等因素都会使得施工的工序和方案有所差异,所以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以便于后期施工。总之,对于市政道路软土路基的处理,需要相关人员实时勘察工程中的各种可变因素,得出最佳的软基处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软基的沉降量,保障软基施工质量的同时也会获取最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史振武,甘宗卿.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J].江西建材,2015(22).
[2]孙婷,梁尚卿.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方法[J].经营管理者,2015(14).
[3]王泳海.浅谈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处理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2).
论文作者:王玮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0
标签:地基论文; 道路论文; 路基论文; 预压论文; 承载力论文; 荷载论文; 方法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