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探究与实践
华永芳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总校第六中学 737100
摘 要:重视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增强知识储备,拓展思维能力。抽掉史料,历史学科这座大厦就会坍塌,历史思维能力就要面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困境。运用高效简洁的史料教学能增强学生的代入感,激发学生的兴趣,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
关键词:史料 课堂 高效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历史学习只要多背就好,事实却并不如此,如何提高历史教学效率,除提升老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之外,还可运用史料教学来提高课堂效率。梁启超曾说过:“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
一、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史料教学体现课标的要求。知识与能力目标中明确规定:“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提高阅读和通过多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无不通过对史料的解读获得。
过程与方法目标提出:“学习历史是一个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史料都是基础,离开史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国情,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坚持求真、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
史学家钱穆曾说过:“你是中国人,就不要忘记中国。”然而对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的了解,史料必不可少,而科学精神的树立、求真求实态度的坚定,更要求通过对原始史料解读分析、比较;才能得出近乎真实的历史。从历史课标中三维目标的要求来看,史料逢时独为贵,适应要求。
二、史料教学中史料的选择
一场指挥,只有一个动作是无法指挥乐队奏出乐章,与时俱进改换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课堂效果会更好,教学质量也会相应地得到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选择史料应注意:
1.所选的史料应符合初中生的阅读能力,有利于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提炼观点。
2.针对同一教学内容,图片资料比文学资料更有吸引力。
3.所选的史料要真实可靠,尤其是网络资源丰富的现代社会,在选择史料时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尽可能选择典型可靠的史料。对于文字,图片史料要认真查找出处,鉴别真伪。
例如《开国大典》这幅画,讲新中国成立时常用,但这幅画因各种原因在20多年间被多次修改,原画当中的第一排的人物,从左至右依次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岚;1954年删掉了高岚,用花盆代替;1971年删掉了刘少奇,以董必武代替;到了1972年删掉林伯渠;到了1979年,该画才以复制品的方式回复原貌,对这张图片如果不仔细比对,容易引用修改过的。
4.所选的史料要有针对性,典型性。课堂教学内容要精当,教给学生最根本最主要的东西,才能使学生不可磨灭地加深印象,切切实实掌握教材。教师在史料选取时,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选最有说服力、最能为学生提供有效信息、最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史料。
5.史料要有多样性。文字史料、图片史料、影像史料。通过多样的史料的使用,在提高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帮助他们了解更多真实的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6.史料要多角度。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观察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有不同的风景,评价人物事件,选择不同的史料,不同角度的史料,可拓展学生视野,保证结论的真确性和科学性。
三、史料教学的流程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其意义不是教师把史料拿来进行解释和阐述,而是提供给学生,让他们进行分析、比较、说明、论证,来解决具体的历史问题。
第一阶段:重在目标的确立和情境的创设,属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准备和奠基阶段。它为后面两个阶段的教学指明方向。
第二阶段:培养学生创造性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一环。依据史料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阶段的教学重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明白在运用史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提升其创造思维能力。第二阶段以第一阶段为基础,同时又是第三阶段的准备。
第三阶段:重在总结提升,同时通过解答学生的质疑升华课堂是第一阶段的归宿。这三个阶段紧密相联,不可分割。教学中需要从整体上把握,细节上灵活变通。
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育事业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成功的教学是高度的科学性和精湛的艺术性有机结合的结果。史料是历史教学的源泉,巧用史料教学,处理好学生思维“放”“收”的度,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浓厚兴趣,使学生由“厌学”到“乐学”,再到“善学”。
论文作者:华永芳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8月总第2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1
标签:史料论文; 历史论文; 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高效论文; 教学内容论文; 思维能力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8月总第2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