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信息工作标准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下图论文,文献论文,书馆论文,环境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8204(2000)03—0117—06
标准是对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或其他事物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调同意,由公认的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标准的表现形式有两类:一类是用文字表达的,即标准文件;另一类是实物标准,如各类计量标准等。
标准化,在GB3935.1—83《标准化基本术语第一部分》中所定义的概念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文献信息工作标准化是文献搜集、加工、报道、存储、检索和传递过程中的规范化和系列化,是标准化工作中的一个新领域,也是情报学、图书馆学、文献学、出版学、档案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图书馆文献信息工作的标准化所涉及的领域是进行文献信息的收集、著录、标引、数据加工、检索、交换和传播流通等方面标准制订、修订和贯彻工作,其目的是使文献在流通过程中,为减少甚至消除文献工作中的无序状态和重复加工现象而达到规范化、系列化和统一化。同时,它又是实现文献工作管理科学化、现代化和网络化的必要技术条件。
标准的发展与人类文明是同步的,国际文献信息工作标准化活动始于1947年,中国于1979年建立了中国文献工作标准化委员会。近20年来,为了适应图书馆、情报所、信息中心、档案馆工作实现现代化管理和走向网络化的需要,制订出了大量的国家标准。
随着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文献信息的传播与交流网络化的出现,文献信息资源全球共享成为事实。而图书馆文献信息工作标准化是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期工作,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文献信息分类标引标准化、文献信息主题标引标准化、文献信息编目工作标准化、藏书建设规范化、文献数据库标准化、文献信息处理系统标准化、文献信息网络标准化。
一、文献信息分类标引标准化
文献信息分类标引是根据文献信息所反映出来的知识属性及具有检索意义的形式特征,对其文献信息进行等级分类的方法。对文献信息进行分类标引可以达到揭示、区分、组织和检索文献信息的目的。文献信息分类标引从认识论的角度讲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包括了解文献的内容、分析其主题和决定分类标识三个阶段。要保证文献信息分类标引质量,主要依靠一系列分类标引标准,如统一图书分类法、图书分类标准、分类标引标准、图书分类法使用规则等。
1.统一图书分类法,即国家标准图书分类法。对文献信息进行分类标引,必须按一定的分类检索体系编制起来的分类法作为标引工具。因此,统一图书分类法是实现文献信息分类标引标准化的首要条件和技术保障。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出现一种被世界各国公认的分类法标准。我国已颁布GB/T13745《学科分类与代码》这一国家标准,并推荐《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为国家标准分类法。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要实现统一图书分类法,任务很艰巨,因为一般中大型图书馆多采用两、三种分类法或更多种图书分类法,给图书馆进行全面的计算机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只有将几种不同的图书分类法的分类体系和标识符号统一转换成《中图法》的分类体系和分类符号,才能实现文献信息分类标引的统一。
2.文献分类标准和分类标引规则。文献分类标准即以文献的内容属性为主要的分类标准,而以文献的形式特征为辅助分类标准,它既是在编制图书分类法时的立类依据,也是在进行文献分类标引时文献归类的依据。
文献信息分类标引规则是分类人员根据特定的分类表给资料分配恰当位置时,为了保持一贯性而采取有公式化的方针和规则。全国情报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五分会和《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委会共同讨论定稿的《文献分类标引、规则》(报批稿),于1989年报送国家技术监督局审批。该标准的主要内容是:(1 )建议采用《中图法》;(2)明确规定了文献分类标引, 必须以文献内容的学科或专业属性为主要依据,必须依据文献分类表及其使用规则,必须符合专指要求,必须使文献的分类标引符合“尽其用”等基本规则;(3 )同标准对各种主题类型文献分类规定:对多主题的文献按文献论述的重点或研究的主要对象分类,对论述某一理论或方法的文献按文献论述主题的应用方面分类,对论述某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影响的文献按论述事物受影响的方面分类,对论述因果关系的文献分入结果方面所属的类目,对两种事物作比较的文献分入著者所要说明或赞成的事物所属的类目等5 个通行的分类标引规则;(4)标准对各种类型的文献,如多卷书、丛书、 工具书、教学用书、期刊、特种文献等的分类标引都做了专门的规定。
同年全国情报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五分会完成了《文献分类颜色标识规则》(报批稿),作为国家标准报送国家技术监督局审批。该规则是以组配有序的颜色体系、辅助文字及符号,表示文献的内容及类目,以加强文献表示的助记功能。主要内容是:(1)推荐了SB —A型、SB—B型、SB—CT型三种色标条的构成、规格及其结构;(2 )规定了13种基本颜色的色序、颜色与字符及数字的对应关系及其配色方法;(3)色标的使用方法;(4)在附录中列出了《文献分类颜色区分表》的详表及简表。
3.图书分类法使用规则。它是为了保证不同的分类标引人员和同一分类标引人员在不同时期对同一图书分类法的理解和使用前后的一致性,而编制的图书分类法使用规则。主要内容是:(1 )使用图书分类法的基本方针;(2)有关分类表上交替类目的规定;(3)关于类目的含义及范围的统一规定和解释;(4)关于增设新类目的规定;(5)关于展开和细分的规定。
另外,还必须对分类工作程序作出统一的规定。
二、文献信息主题标引标准
文献信息主题标引是使用主题检索语言,通过文献的分析而选用确切的检索标识(类号、标题词、叙词、关键词、人名、地名等),用以反映该文献内容的过程。主题标引分为受控标引与非控标引。而文献信息的主题标引标准有两类:一类是不用规范词表的关键词标引法或自由词标引法;另一类是用规范的语言进行的主题标引。主要分为先组式的主题标引法和后组式的主题标引法。
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情报文献工作标准技术委员会(ISO/TC46 )制订公布了ISO2788《单语种叙词编制规则》、ISO5963《主题分析和选定标引词的方法》、 ISO5964 《多语种叙词表编制规则》、 ISO /DIS12083《电子文本的准备和标引》等后组式主题词表的国际标准。为了促进我国主题标引的标准化,全国情报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根据ISO国际标准制订出了GB/T15417 《文献多语种叙词表编制规则》、GB13190《汉语叙词表编制规则》、 GB3860 《文献叙词标引规则》、GB15418《档案文献标引规则》四项国家标准。
随着计算机化检索系统的建立和文献数据库的应用,出现了自动标引。自动标引有两种形式:抽词标引与赋词标引。
三、文献信息编目工作标准化
文献信息编目工作是否标准化、规范化,直接关系到计算机的应用,关系到读者服务质量的高低。是文献信息管理与服务工作走向网络化的关键,是网络环境下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性工作。
1.文献信息著录标准。文献信息著录标准包括GB3792·1—83 《文献著录总则》、GB3792·2—85《普通图书著录规则》、 《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等一系列相关的文献著录标准。目前国际上图书馆界通用的文献信息目录著录系列标准,是由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所属的国际文献目录管理处(UBC )主持制订的《国际标准书目著录系列规则》(ISBDs)。先后推出《普通图书著录规则》ISBD(m)和《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ISBD(s)、《文献著录总则》ISBD(G)、《地图资料著录规则》ISBD(CM)、《古籍著录规则》ISBD(A)、 《非书资料著录规则》(NBM)、《印刷乐谱著录规则ISBD(PM)、 《文献分析著录规则》ISBD(CP)、《机读数据著录规则》ISBD(CF)。我国在80年代参照这类国际标准,颁布了一系列文献信息著录标准,主要有:
GB3792·1《文献著录总则》(第二版报批稿);
GB3792·2《普通图书著录规则》(第二版报批稿);
GB3792·3《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第二版报批稿);
GB3792·4《非书资料著录规则》(第二版报批稿);
GB3792·5《档案著录规则》;
GB3792·6《地图资料著录规则》;
GB3792·7《古籍著录规则》(第二版报批稿);
GB6447《文摘编写规则》;
GB771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GB12451《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等。
2.文献信息目录排序标准。文献信息中的文字条目排序的标准与现代信息的传播和资源共享实现有着直接的联系。为了解决文献信息目录的排序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1983年通过和公布ISO7154《书目编档规则》和ISO/TR8393《ISO 书目编档规则技术报告》。这两项标准只解决了拉丁字母书写文字的排序问题,回避了以汉字为主的文字条目的排序问题。因此,我国情报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1983年在ISO7154的基础上, 结合“七五”重点项目《汉字属性系统(CAS)的研究成果,编制颁布了GB/T13418 《文字条目通用排序规则》,它规定了所有信息数据类文字条目的排序方法和排序规则,适用于各种用汉字和非汉字记录的名称、字词、目录、编号、代码、数字、年代等需要有序排列的印刷、电子显示信息和数据排序。
3.在版图书编目标准。1990年7月30 日中国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颁布了GB12451—90《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和GB12450—90《图书书名页》两项国家标准,并要求从1991年3月起实施。
四、藏书建设的规范化
所谓藏书建设规范化是指图书馆图书资料量的规定与质的优化,突出各类型图书馆服务的专业性、适应性,符合读者的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与社会发展总体需求相一致。
1.藏书数量标准
图书馆藏书建设规范化首先是数量标准。没有一定的量,就不能成其为规模,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藏书数量是开展文献信息服务的基础和必备的条件。如我国通常以藏书数量为主要指标,来划分图书馆的规模。一般藏书量5万册以下的图书馆称为图书室,藏书5万—20万册的图书馆称为小型图书馆,藏书20万—50万册的图书馆称中型馆,藏书50万—100万册的图书馆称为大型馆,藏书100万—500 万册的图书馆称为超大型馆,藏书500万册以上的图书馆称为特大型馆。 另就高校图书馆而言,按全国高校图工委的有关精神要求,大学生人均藏书为200—250册。当前图书馆藏书数量受到购书经费的制约。当然图书馆的藏书不允许无限制地增长,藏书保障率、读者满足率、藏书对各学科领域文献的覆盖率是评价合理的藏书数量的标准。
2.藏书质量标准
图书馆藏书质量标准体现在藏书的专业性、系统性、特色性、适用与协调性上。高质量的藏书体系主要依赖高素质的图书采访人员,在文献信息急剧上升的21世纪,如何利用有限的购书经费,精选采购适用、专业性强并能满足读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采访部门今后重点攻克的难题。
3.藏书的政治思想性标准
图书馆是文献信息的聚散地。图书馆的藏书对读者的政治思想觉悟和品德影响极大,特别是对青少年读者,图书馆提供什么样的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各级各类型各系统图书馆在整个藏书体系中要保证一定数量的马列著作、社会主义理论、革命情操、理想追求、道德伦理、人生价值、英雄人物传记、成才之路等方面的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思想性强、格调高雅的优秀图书。
各类型图书馆要有各自的藏书建设规范化体系,一定数量的藏书是图书馆的基础,专业性是其藏书重点,思想性是主体,特色性和协调性是图书馆的发展动力,满足读者、社会的需求是立足点。
五、文献数据库的标准化
从词源上看,数据库是指“数据的基地”,是以便于存取的形式存放于某种介质的数据的集合。数据库的概念在计算机产生后才具有了意义。而文献数据库是指计算机可读的、有组织的相关文献信息的集合。文献数据库是当前通过遍布于全世界的通信网络进行联机情报检索的最早的和主要的处理和检索对象。它是图书馆文献管理自动化的基础,是网络化的基本建设工程。一般文献数据库可分为:目录、文摘索引和全文三种类型。文献数据库的标准化主要依赖于通用数据交换格式、统一著录标准、数据单元和信息系统间的应用协议标准。
1.通用数据交换格式
为了达到文献开发与利用的最终目的,首先要解决不同类型格式的数据库的数据交换,为此,国内外一些专家致力于国际通用数据交换格式标准的研究、制订。经过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多年努力,于1973年制订并公布了ISO2709《书目信息交换用磁带格式》国际标准。 我国于1982年将其转为国家标准,编号GB2901,1992年又公布了修订版第二版。
GB2901—92《书目信息交换用磁带格式》由记录头标(固定长24个字符)、目次区(可变长)、数据区(可变长)、记录分隔符四段组成。
我国其它类型文献的数据交换格式标准主要有:GB/T13726《术语与辞书条目的记录交换用磁带格式》、GB/T13968《档案交接文据格式》、WH/T0503《中国机读目录格式》。
2.文献信息数据库执行格式标准
(1 )国际上被广泛承认和接受的文献数据库执行格式标准是 《UNISIST世界科技情报系统著录参考手册》、《UNIMARC国际机读目录格式》、《CCF公共交换格式》三种。
(2)我国文献数据库执行格式标准
我国于1996年经文化部批准的中国文化行业标准是WH/T0503 —96《中国机读目录格式》(China MARC Format)。 该标准由北京图书馆负责管理与维护,它是与国际标准《UNIMARC格式》相对应的,由10 个字段组成,也就是10个功能块,即:
0—标识
1—编码信息
2—著录信息
3—附注
4—连续款目
5—相关题名
6—主题分析
7—知识责任
8—国际使用
9—国内使用
3.数据单元和信息系统间的应用协议标准
目前,国际上采用信息系统间的应用协议标准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书目数据元指南标准;二是信息系统的应用服务和应用协议类标准;三是计算机在情报文献工作中的应用开放系统互连(OSI)标准。 国际上被广泛采用这类标准名称如下:
ISO/IEC7352《信息技术:数据交换中数据元分组指南》
ISO8459/1—3《书目数据元指南》(包括馆际互借、采购、 情报检索3个标准)
ISO/IEC9789《信息技术:数据交换的数据元的组织与表示的导则;编码方法与原则》
ISO/DIS10160—10163《信息系统的应用服务》(包括馆际互借定义、馆际互借协议的规则、检索服务的定义、检索协议规则四个标准)。
ISO/WD11109《情报文献工作计算机开放系统互连(OSI )开发协议的模型》
ISO/NP11703—11712《计算机在情报文献工作中的应用—OSI—》(包括馆际互借测试、文献传递服务与协议、查询和检索测试、资源控制规范、查询与检索协议执行说明、馆际互借协议执行说明、查询检索服务、查询检索解释服务和协议、查询环境要求、存取和控制规程10个标准)。
六、文献信息处理系统标准
图书馆文献信息工作自动化标准包括计算机的硬件标准、计算机的软件标准、程序语言标准、信息记录材料标准、网络通信标准等。
1.计算机的硬件标准。与文献信息工作有关的硬件标准,主要是指各种计算机记录材料及通信设备标准。我国已颁布实施这类标准有87个,如GB2949《可换磁盘组的磁性能》;ISO有关标准11个, 如ISO10089《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130mm可重写盒式光盘》。
2.计算机的软件标准。与文献信息工作有关的软件标准很多,其中GB国家标准29个;ISO国际标准42个,如ISO/IEC/TR9294 《信息技术:软件文档管理指南》。
3.程序设计语言标准。已颁布GB国家标准23个,如GB9542《程序设计语言PL/1》;国际标准8个,如ISO8907 《信息处理系统:数据库语言NDL》。
4.汉字及少数民族文字字模点阵标准。我国制订有关汉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各种字的字模国家标准40个,如GB5007.1《信息交换用24×24点阵字模集》、GB7422.1《信息交换用蒙古文16×12、16×8、 16×4点阵字模集》。
七、文献信息工作网络标准
文献信息工作网络是用计算机网联结和控制众多的图书馆而形成的现代图书馆网。书目文献数据库是其建设的起点和基础。文献信息工作网络有八大功能,即:联合编目、馆际互借、采购协调、连续出版物管理、联合目录查询、规范控制、电子邮件、计算机网内的软硬件资源共享。
目前已颁布实施的文献信息工作网络标准共计100多个,其中GB 国家标准11个,如GB8170 《数据修约规则》; ISO 国际标准72 个, 如ISO8073《面向连接的运输协议规范》系列。由于该类标准很多, 不可能一一介绍,本文仅就当前在INTERNET 上使用的美国国家标准ANSI /NISO Z39.50以及电子邮件的技术标准分别介绍,以供参考。
1.ANSI/NISO Z39.50网络服务与协议标准
ANSI /NISO Z39.50 全称为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Information Retrieval Application Service Definition
andProtocol Specification for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它共有三个版本。它是支持OSI的基本工具之一, 包括服务内容和基本协议。Z39.50是在如何解决国际间不同机型、不同运行平台联合服务、不同方式组织的数据库、不同的登录环境、不同的操作、不同的显示等因素环境下建立的用于网络服务与协议的标准。
Z39.50与OSI有关标准取得较好一致性,既是进入INTERNET 网络的用户应该了解的网络标准,也是我国制订类似国家标准时必须参考的网络标准。它有两大部分内容:一是检索服务内容;二是说明信息服务所使用的协议。标准规定了信息检索服务的功能为七种:即初始化、查找、索取、结果集删除、访问控制、记帐/资源控制、终止。
2.广域网上的电子邮件传输标准。
目前, 在广域网上的电子邮件传输有两个相互竞争的标准: 一是CCITT X.400开放系统互连(OSI)的信息处理系统(MHS)协议; 二是在国际网络上用于电子邮件交换的协议程序序列及其延伸,最新的附加程序序列是多用途国际网络邮件扩展(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Extension)。同时, 国际上有两种主要电子邮件协议:一是国际网络协议,包括FRC821、SMTP和RFC822、ARPA国际网络文本格式标准和多用途国际网络邮件扩展;二是开放系统互连协议,如X.400。
MIME建立了最大的电子邮件系统,使国际网络邮件可以在不影响系统运行的情况下传输复杂的文件。MIME有7种内容类型,即:(1)文本内容类型;(2)多部分内容类型;(3)应用内容类型;(4 )信息内容类型;(5)图像内容类型;(6)音频内容类型;(7 )视频内容类型。
X.400及其系列协议是在开放系统互连的信息处理系统(MHS)中的“关键性协议”。X.400有X.401、X.410、X.411、X.500 等一系列标准。X.400是网络设备开发商感兴趣的ISO的标准之一,但X.400 MHS 的多媒体能力没有得到改善,MIME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网络环境下的中国图书馆文献信息工作标准化,在中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及其它技术委员会20年共同努力下,使中国图书馆文献信息工作的标准化向国际标准化靠拢,取得较大的成绩,为全球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特别是文献信息出版电子化、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建立、教育科研校园网的开通、Internet网全球化后,中国图书馆文献信息工作标准化在网络环境下得到空前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表现在:一是标准数量大大增加;二是标准的内容在数据存储格式、信息编码、文献编码、开放系统互连标准等方面与ISO保持了同步; 在文献加工整理标准方面差距也很小,在文字转写方面发挥了本国特点;三是在标准质量方面,我国本着积极采用国家标准向国际标准靠拢,同时又充分考虑我国的需要,制定出较高质量的标准。
中国图书馆文献信息工作标准化在网络环境下存在的较突出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为:
1.制定标准时一方面要注意中国特色,另一方面注意避免不必要的与国际标准的差异。
2.保证文献信息数据库质量。各图书馆在开发书目文献数据库时,要严格执行各种文献信息加工处理、网络标准,认真衡量数据库质量的标准是否准确、规范、统一、完整、适用,以生产的数据库产品能上网共享为最终目的。
3.加强图书馆标准化建设。加强标准化意识,并抓紧制定、修订各类文献信息工作标准,加强标准化工作的领导、管理、检查、督促,加强人员培训。
4.文献信息工作标准化的理论研究不够,如有关文献信息工作标准化对象研究、科学体系研究及基础理论研究。
5.用健全的法制保证标准化的实现。图书馆文献信息工作标准化在执行和使用时,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及相关的法规办事。目前已有相关法规30多个,如《标准出版发行管理办法》(1983)和《知识产权法》等。
收稿日期:1999—11—20
标签:图书馆论文; 工作标准论文; 文献论文; 文献著录总则论文; 分类数据论文; 标准化管理论文; 文献检索论文; 图书分类论文; 情报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