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瑞安市云周中心小学 325207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运用情景教学,意在让学生通过声音、图像以及肢体表演,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语文知识,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使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小学生年龄较小,自制力较差,注意力很难集中,对于知识的学习往往是凭着自己的兴趣进行,而情景教学的一个极大优势就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景教学 运用方式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学习。一个好的学习情景,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学习情景的方法很多,但要在40分钟内创设一个适当的情景并让学生在情景中完成学习任务,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这就体现了情景创设的重要性。下面以我在语文教学中的摸索,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一、重视导入语的设计
导语,是一节课的开场白,就相当于一部电影的开头能否吸引人,就看这开场白能不能抓住观众的心理。而小学语文课堂的导入语,作用无非是两种,一种是起到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的作用,用于同一篇课文前后两节课之间,但作为知识连贯性不强的语文课程来说,作用不是很大;而另一种作用,就是我要谈的利用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结合不同的内容,进行不同的导语设计:
1.简介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类场景的设计,主要是介绍有关作者经历或写作背景,如:古诗《泊船瓜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类表达思乡类的题材,但要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不同的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是对亲人的思念,可采用音乐加背景介绍法;《泊船瓜洲》一诗带着一定的政治色彩,可从王安石变法失败受贬,回到南京,想家,更想得到朝廷重用的想法方面导入。
2.抓住课文最精彩处进行描述,将学生带到课文情景中。这类做法是抓住课文所呈现的画面中的最紧扣人心弦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示儿》、《十里长街送总理》、《再见了,亲人》三篇课文的教学设计,《示儿》可采用声情并茂的故事情景。(故事:临安城的一间客栈,躺在床上的老人即将死去,儿女问老人有什么需要,老人回答:“人死了,什么也没有了,只是看不到中原的统一而伤心……”师引导:“这就是一个老人对国家的关心,对子女的交待……”,然后,引入对陆游的简介。)《十里长街送总理》可对课文第一自然段段进行加工后朗诵导入,将学生带到天冷、人多的送别情景中,然后置疑:人们为什么要来送?为什么周总理能得到那么多人的尊敬?来引入。《再见了,亲人》可采用提问导入:你的亲人就要离开你,永远不回来,你有什么感觉作铺垫,然后激情朗诵课文最后三段,调动学生激情后,再介绍时代背景。
二、利用媒体,再现故事画面
随着多媒体教学技术广泛地进入教学课堂,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借助多媒体技术,声音图文相结合创设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创设情境进行教学,要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情感,同时巩固所学内容。例如,学习一些关于景物描写的课文,教师就可以通过图片或者多媒体影像进行呈现,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课文的语言描写。随着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能从多方面能够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感官,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在课堂教学的情景设计中,也可用它来为我服务。一些历史题材的课文中,我们可从网上找到相应的视频,经过加工,为这类题材的课文情景创设服务,这样做,既能比较真实地再现当时情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又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此外,对于一些历史故事的学习,教师又可以运用另外一种方法。以《晏子使楚》为例,教师对课文讲解完毕之后,可以请几名学生分角色来表演一下故事情节。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表演来检验学生对所学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三、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为教学情景作铺垫
教师可在上课前几天将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搜集、了解有关的内容后,在上课时,教师用几句话调动起学生熟悉的内容,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还要注重形式多样的课前导入
小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兴趣是要在一开始就培养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进行新知识的教授之前,运用形式多样的方式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根据课文内容,可以运用提问的方式,也就是设疑导入;也可以通过故事导入、图像联想导入;以及使用一些谜语、谚语的方式进行导入。语文教师要紧扣课文内容,选择一种或结合几种方式方法来进行导入,每节课的导入方式要有所不同,才不会让学生对课前导入失去兴趣。以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梦想的力量》为例,运用设疑的方式,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前提问学生,有什么梦想,在学生回答完毕以后,教师接着就要告诉学生,我们今天将要看看,一个名叫瑞恩的加拿大男孩子会有什么梦想,他为了梦想又是如何做的。学生就会想知道瑞恩的故事,自然会主动跟随教师开始新知识的学习。
小学语文教师运用情景教学,使课本知识中情感与环境氛围相结合,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抓住了小学生的兴趣所在,使小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走进语文知识,与语文教师一同达到教学目标。
论文作者:蔡飞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课文论文; 情景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方式论文; 这类论文; 兴趣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