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课程设计的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远程教育论文,课程设计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远程教育出现于19世纪中叶,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随着电子计算机,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赋予了这一教育形式以新的内容和生机,其含义已经远比过去丰富。
简单地说,教育系统可以分为三个子系统:即学生子系统、教师子系统和通信方法子系统。在普通学校里,这三个子系统同时处在校园或教室中,它们有着共同的边界,在这个边界内互动发生作用,形成了相对稳固的以面授为主要通信方式的培养人才的教学环境。与普通学校不同,远程教育的三个子系统无法经常地捆绑在一起,它所提供的育人环境与普通学校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其课程设计也应该区别于普通学校教育。
在远程教育三个子系统中,通信方法子系统是近年来发展和变化最快的子系统,也是最能体现时代进步的子系统。许多先进的通信方式的运用,不仅改善了教育的环境,加快了信息的传递,提高了教学的效率,而且对教育观念的现代化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远程教育的巨大促进更主要体现在这个子系统上——当然其他两个子系统不能绝对地排除在外。所以,可以这样认为:通信方法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被看成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通过网络通信方式进行远程教育的模式将越来越普及,很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成为远程教育中主要的通信手段。本文所说的网络课程是指将课程的主要内容借助互联网进行传送,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以及交流。
二
网络教育与学校常规教育比较,有着它特殊的优势。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最好的学习是自主的个别化的探索性学习,最好的教学方式是对话交流的模式。由于传统的远程教育手段对教师和学生在空间的隔离状态下难以及时地进行有效对话,因此就很难营造一个有利学生学习的环境。然而,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却为我们提供了这种支持,使我们能够克服原来教学中的障碍限制,在个别化的教学中做到积极的对话和交流。就目前看,网络教育的开展主要是为了缓解教育设施落后于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是校园教育的一种补充,但从长远看,即使在教育设施满足人们需求时,网络教育将仍然存在,而且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因为它不仅是教育资源的补充,更是一种先进的教育形式。
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的课程设计已提上议事日程,目前有不少学校和个人已经或者正在进行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我们认为,在开发这种新形式的课程时,应对网络课程的性质有足够的认识,并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般来说,技术对教学原理产生的影响是中性的,网络也是如此。我们既可将网络课程设计成“电子翻书器”,也可以将其设计成学习者的“良师益友”。我们不能把目光仅仅盯在技术的进步上,而更应注意教育规律和教育思想的实现上,也就是说,先进的技术只有在先进的教育思想这个灵魂的指导下,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海曼和舒尔茨认为,一切教学过程都可以用六个内在结构要素来进行分析。它们是:目标、内容、方法、媒体选择、人的先决条件(学生的年龄、就业情况等)和社会文化的先决条件(不同国家的意识形态、政治、传统等)。结论表明,远程教育和常规教育在这六个构成因素中每一个都是根本不同的。所以,我们必须按照远程教育的特点进行课程设计,而不能将常规教育的模式直接搬到网络上。
由于面对面的集体授课方法在学校常规教育中经常使用,教师比较熟悉,所以,这种教学模式非常容易影响网络课程的设计过程。从目前一些远程教育网站的课程实际看,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痕迹还十分明显。例如,一些课程在内容上,其结构与普通教材十分相近,沿用着课堂教学中的叙述方式,一味强调学科的逻辑性和内容的严密性,而忽略了远程教育自身的特点。为此,我们有必要提醒设计者,在课程设计中须克服这种定势思维,决不能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经改造硬搬上网,这是我们每一个设计者必须解决的问题。常规教育与远程教育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远程教育中教师子系统和学生子系统处于经常分离的状态,学生主要依靠自主学习完成课程目标。所以,我们在课程设计时,一是必须立足以学为本的原则,充分注意和保持课程的吸引力,以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在这里,界面的布局、知识的表述、问题的设计环节等都应十分认真地加以推敲,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既富有挑战又充满乐趣的学习环境。如充分且恰当地应用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地安排知识的呈现,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认知。二是应充分考虑个别化学习的特征,提供学生在学习时能方便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得到课程自身的帮助。如在课文的叙述中较多地加入字典式的超文本释意材料和背景材料等,以供学生方便查阅。三是应突出学习阶段目标的制定,建立交流反馈机制。由于学生不在教师和学校的直接督促下,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易被掌握,所以,我们应该在课程设计中加入学生的自我管理模块——对学习的进度和质量,提出明确的目标和建立自我监测与评价的机制,要求学生在课程学习期间,定期地检查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状况,而教师也可通过网络,及时了解部分或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性反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自己身边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以保证学习的最佳效果。
网络具有其他传播媒介不可比拟的优势。网络的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传输快捷方便和资源丰富,其有利于交互式学习和自主探索式学习。这是提高远程教育质量和效益的两个重要因素。我们在进行网络课程设计时,应该利用好这两个优势,充分发挥网络的巨大作用。网上的学习资源十分丰富,但如果没有指导,学习者面对铺天盖地的看上去杂乱无章的资源海洋,将会无从下手,不知怎样去寻找对学习课程有用的内容,以帮助自己的探索式学习。所以,我们在课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如何引导学习者学会充分应用网上资料的正确途径,例如,在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的同时,给予学员清晰的认知导航路径,或者收集一些网上相关的资料直接提供给学生,或者给出部分相关网站的内容简介和网址供学生参考等。网络的另一优势是信息传输快捷,我们可以利用这个优势,开展网上关于课程学习的对话和讨论,设计者应考虑如何使讨论更科学、更有效。讨论区内容的设计,关系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开展对话的积极性,关系到帮助和指导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的功效。所以,如何围绕课程内容建立讨论区是网络课程设计中的一项关键步骤。
三
先进的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设计理所当然地要考虑学习中的主要传媒工具是网络,但网络也绝非唯一的传播媒介,必须同时将其它辅助媒介的综合运用手段考虑在内。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别造成推广面的不平衡,任何先进技术的诞生和应用,在一定的时间内往往处在探索和实验阶段,而且即使完成了探索和实验,也总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处在发展阶段的网络也是如此,虽然它有许多优势,但仍存在许多缺陷,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完美。而且,即使它已发展得很完善,也不可能完全替代其他的传媒工具,有些方面甚至还不如其他工具。例如,如果在网上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实时课堂教学。这种形式现在得到许多人的赏识,他们认为学生可以方便地与远距离外上课的教师进行沟通,但是事实上,这种沟通并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因为这种沟通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方便。更重要的是,尽管网络传媒是先进的,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会给提高网上教学效果带来明显的作用。所以,这时网络的作用可能还不如电视传媒来的大,效果也还不如电视传媒好。电视教学这种课堂授课形式自有它的优点,其在远程教育中仍然大量使用,至少在很长时期内不会消失,更不会被网络教学所替代。又如学生上网的条件、网络的传输速度和运行的稳定性等等,都会受到许多客观因素的牵制,并非那么令人满意。我们在设计远程网络课程时,应认识到网络课程是以网络传输为主,其他手段为辅的综合性现代化教学模式,它提供给学生的也必须是一个综合的网络学习环境,没有必要为突出网络而刻意排斥其他好的学习方法。总之,为追求技术的先进,采用单一的网络教学形式而不考虑用其他通信媒介辅之,则很可能因受到干扰而得不到好的效果。
我国目前参加网络远程教育的学习的对象十分复杂,既有在校学生,也有许多在职人员,包括下岗职工。课程设置也五花八门,从短期职业培训到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但主要的学习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为解决高等学校数量不足而采取补救措施扩大招生的高校校外注册学生——1999年教育部在清华、浙大等4所大学试点,2000年扩大到了31 所大学(其中包括中央电大),以及广播电视大学从高考学生中录取的脱产学习者;二是已经有了工作,具备一定文化程度,年龄较大的成年人,以及已经出中学校门尚未工作的待业青年;三是为补充自己专业外的知识或为充实自身的业余时间而进修的在校学生。这三类学生在学习目标、学习动力、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上都存在相当大的差别。第一类学生在管理、教学等方面与普通学校形式类似,他们大都采用教室内集体授课的方式,收看远处名牌大学教师的实时讲课或收看广播电视的课程转播节目——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学生可与授课教师进行实时交流而后者不能,但其课外有专职的老师进行日常的管理和辅导。第二类学生情况比较复杂,但基本上出于两个目的参加学习,一是为了提高学历,二是为了扩大知识面,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这类学生以自学为学习的主要形式,他们的学习自主性一般相对较强,但由于其在职,有的还有家庭拖累,学习的时间和质量往往不能得到保证。第三类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是为了除掌握本专业知识之外,扩大知识面,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更坚实的基础,他们也大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这类学生随意相对性比较大,学习兴趣容易转移,学习对象不是十分稳定。在设计网络课程时,我们不得不分别分析三类不同学生的特点,将这些特点融入课程中。例如在同一课程名称下,考虑不同的授课对象,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案进行设计。另外,不同学科的课程不仅在内容上有很大差别,其授课方式和课程结构也往往不同,也应该采用不同的思路进行设计。
网络课程教学内容最常用的载体是网页。在制作课程网页时,其内容的编排除了按教学目标进行删选外,还必须按照一般网页制作的规范来约束:
1.网页传输的内容,一般只有文本和图像两种格式,而实际授课中,我们会经常遇到除此之外的格式,例如,课件中的练习需要进行化学方程式的填空,而在普通网页上就会遇到困难。所以在网页结构的总体设计和安排网页内容时,必须考虑许多类似的问题。
2.一般来说,一门课中每一页的主体结构、模板和色彩等,应该前后保持一致,给人以整齐划一的感觉,以方便搜寻和阅读。
3.由于网络传输速度的限制,每个网页不应做得太大,一般不超过40KB。
4.每个网页应具备明显的导航按钮,课程的主要目录应随时在屏幕上能方便地找到。许多地方应采用双向链接的方法,让学生在翻屏时能回到原来的地方,超过一屏的页应该利用书签,以方便学习者翻阅课程教学内容。为了方便学习者自学,应在内容中大量地插入知识扩展的链接,提供即时的注释和相关资料。
5.要考虑不同浏览器的兼容问题,有时还应考虑中英文的兼容问题,显示色彩的分辨率等细节,这些都是课程设计时必须注意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