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混凝土材料强度检测中,必须要明确混凝土材料强度质量标准,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工程标准进行混凝土材料强度检测工作,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检测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材料检测方案,科学规划方案,保证检测精度,规范检测流程,提高检测效率,提高人员素质,控制检测成本,进而提高整个工程的综合质量水平。
关键词:混凝土材料;强度检测;技术运用
引言
如今建筑领域质量要求更加严格,针对建筑物原料所提出来的质量标准也更加规范,鉴于此,施工单位应该重视建筑原料的管理工作,采取科学、有效的常规方式与实验室措施,真正控制混凝土质量,使混凝土原料的安全性得到保障,建设高水平的工程,为社会居民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1混凝土材料强度的影响因素
混凝土材料强度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标准之一,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和混凝土用水泥强度为正比例关系,若水灰比相同,高标号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于低标号配置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而水灰比和混凝土抗压强度为反比例关系,当水灰比保持不变,无法通过增加水泥用量来达到混凝土抗压强度增加的目的,只会提高混凝土和易性,造成混凝土使用中的变形或是收缩。对此,水泥强度与水灰比直接关系到混凝土抗压强度,为了提高混凝土配置质量,必须要从这两方面入手,控制水泥用量与水灰比,进而提高混凝土的综合质量水平。除了水灰比与水泥用量之外,粗骨料也会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在工程建设中,技术人员会到施工现场指导,明确粗骨料,特别是在石质强度相同的情况下,碎石表面略粗于卵石表面,增加和水泥砂浆之间的粘结性,这种粘接性高于卵石;而在水灰比相等的情况下,分别使用碎石和卵石进行混凝土配制,使用碎石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要高于卵石。在实际施工中,混凝土粗骨料粒径和工程施工部位优选,细骨料品种影响程度要低于粗骨料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同时,砂质量也会影响混凝土的综合质量,需要将砂含泥量控制在3%以内,使其符合工程质量要求,进而保证工程质量的综合水平。
2混凝土材料强度检测法
2.1回弹法
利用回弹设备对混凝土表面硬度实施检测,从而对其有效明确。具体包括撞击杆、拉簧和读数标尺等。工作原理是一个质量相对标准的重锤,在标准弹簧形成的弹力影响,对联系混凝土表面的弹击杆造成一定影响,由于回弹力发挥的功能,重锤出现一定回跳距离,在刻度板上利用滑动指标产生回弹数值N,这相当于回弹距离和最初起跳点之间的百分比例。相应增加了强度,扩大了表面硬度,获得的检测数值也更大。这一方法的优势在于直接检测混凝土表面,不会破坏结构;设备使用轻便,检测水平高,不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能够真实体现抗压规律。不足之处在于表面与内部出现悬殊的质量差异;方法自身会发生不确定性缺陷,其中操作人员手段和模板使用状况都会干扰检测精确度。
2.2钻芯法
在混凝土结构上获取芯样检测抗压强度也是评价内部状况的关键方式。在抗压强度检测样品以后,一般采取物理与化学方法进行分析,如水泥成分。任何芯样都可以准确描述骨料类型、大小和特点等,应准确进行记录,如分布情况、蜂窝麻面、裂缝问题等。此外,在选择板面钻芯样品时,对其找平层与装饰面层合理检验,并对结构裂缝的贯穿性认真检验。另外,根据集中荷载作用开展抗拉强度实验,可以在混凝土中应用。具体选择液压试验设备,在两面之间放置压条,实施径向综合压力,进一步获取抗拉强度。
2.3拔出法
向尚未硬化的混凝土内部预埋金属锚固件,之后对拔出锚固件形成的拉力科学检测,对抗压强度科学计算。在浇筑操作时锚固件预埋的方法,称之为预埋法。将膨胀螺栓钻入硬化混凝土作为锚固件的方法,称为后装法。对停止养护混凝土与拆模时间应通过预埋法科学明确。在检测已建混凝土结构时应用后装法。检测单一构件时,最少采取三点拔出试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最大与最小拔出力与中间数值的差异超过5%,在检测拔出力数值的最低位置添加两点。分批检测相关的构件,选择样本数量应达到30%,最少超出10件。检测构件最少选择3个点。应在浇筑方向侧面布置测点,并在引起外部荷载或预应力的最小位置科学分布。尽量避让钢筋与预埋件均匀分布测点。
2.4超声脉冲法
这一方法主要是按照混凝土内部不同传播超声波的方法,对抗压强度科学明确。增加的超声波相应扩大了混凝土强度,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表达这种方法。即利用试验设计强度和声速之间的曲线。在检测强度过程中,大部分测试面的选择是对模板侧面积极浇筑。检测每一段区域应设计2米的间距,并且保证清洁、干燥的测试面。针对检测混凝土强度区域内部应科学设计三个测点,保持相关的辐射与换能器处在相同的轴线上。检测中应最大程度保证表面形成协调的强度,通过耦合剂,降低声能带来的反射损害。通过单一非破损法对抗压强度检测,提升了操作准确度,对结构检测时应满足独立使用回弹法与超声法的需求。
3混凝土材料强度检测法的技术运用实践
3.1科学规划方案,保证检测精度
在混凝土材料强度检测中,要根据工程情况进行检测方法的选择,制定科学有效的混凝土材料强度检测方案,避免各类因素的干扰,保证检测精度与检测效率,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与提高,保证检测效果。在实际检测中,若检测混凝土表层质量没有一定的代表性,必须引入钻芯法,当被检测混凝土的龄期或抗压强度超过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或后装拔出法等相应技术规程限定的范围时,可采用钻芯法或钻芯修正法。在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或后装拔出法适用的条件下,宜进行钻芯修正或利用同条件养护立方体试块的抗压强度进行修正。
3.2规范检测流程,提高检测效率
在进行混凝土材料强度检测中,要做好检测设备的管理工作,检测设备的质量、使用寿命以及操作便捷程度,都会对检测结果或是检测工作效率提升有一定的影响。对此,要求相关检测人员要合理使用与维护仪器设备,定期检修仪器设备,仔细记录检测仪器设备的维护情况和使用情况,进而保证混凝土材料强度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3.3提高人员素质,控制检测成本
在混凝土材料强度检测中,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了防止人为失误造成的混凝土材料强度检测结果失真的情况,必须要不断提高检测人员的综合素养,对现场检测单位进行独立检测资质的检查,检测人员参加等级考试,通过考核提高整体基本技能素质,必须持证上岗,检测人员的报酬与职称等级紧密相连,使检测人员提高专业技术,从而提高整体队伍的素质,工程质量会越来越有保证。
3.4混凝土施工管理
施工前,所有企业或是施工班组均会设计施工流程并且制定方案指导。而设计师应该联系建筑的实际要求与标准,全方面分析各项因素与作业工艺,科学地运用施工器械,合理地设定作业方案,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优化。如此便能使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得到提升,并且使混凝土质量得到保证。
结束语
人们不断提高了生活水平,更加关注项目建设质量。实际操作中,检测强度问题一定程度影响了施工问题,干扰了项目建设水平,难以充分确保项目本身的安全应用问题,由此可知,迫切需要不断改进与创新检测强度技术,才可以顺利保证项目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增加社会收益。
参考文献:
[1]王德佳.混凝土材料强度检测法的技术应用[J].工业c,2015(24):153.
[2]钟剑荣.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新材料新装饰,2014(2).
[3]李伟.混凝土材料强度检测法的应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259~260.
论文作者:马俊超,张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混凝土论文; 强度论文; 抗压强度论文; 水灰比论文; 材料论文; 质量论文; 骨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