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电力部门面临着复杂多变、竞争残酷的社会环境及市场环境,为了实现预期效益以及年度总运营目标,对重视配电网的线损问题,要采取有效实施改善线损管理以及相应措施降低线损。10kV配电网在日常生活中客户使用最多、联系最密切、涉及范围最广泛,因此对其线损情况进行日常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降损措施
1线损的概述
供电线损是指在某一固定时间内这一区域的电网在整个运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所消耗的电能的总和,这个时间可以按照1天、1月或是季度和年去评定。然而在测评线损的时候,虽然能通过计算确定一部分线损,但要想通过理论计算得到全部线损的准确信息却几乎不可能。因此在实践中一般采用电表显示的供电量减去售电量而统计出来的,也叫做统计线损电量。线损主要有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的原因。技术线损是指在电力资源输送过程中各种元件设备消耗电量的总和,其中又可以分为可变消耗和固定消耗。如变压器中电流通过电阻消耗的电量,固定消耗是与电力输送中的电压有关,如变压器中介质导体所消耗的电量。实际操作中不规范的电网设备安装及有关设备质量不合格等,都会导致电网的大量消损。10kV配电网线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电流流经电网中各电力设备(不包括用户侧的用电设备)时所产生的电力和电能损耗。它是从发电厂出线侧(不包括厂用电、升压变和母线损耗)至用户电能表上所发生的电能损耗和损失。线损具体可分为固定损失、变动损失和其他损失三部分。
2分析10kV配电网线损影响因素
2.1电能计量管理因素
在确保电能计量装置满足计量要求的前提下,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工作同样十分重要。在日常运行中,必须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特别是防窃电,对于电能计量装置的铅封、表箱钥匙等必须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以避免给线损管理带来错误信息和隐患。
2.2电能计量装置因素
电能计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受到电能计量装置误差的影响,而随着投运年限的增长,目前在运行的电能计量装置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故障导致误差增大,出现了漏计、错计乃至于不计等现象,也会对线损造成重要影响;一些地区仍有大量高损耗电能计量装置在运行,未及时予以淘汰,也造成了线损增加。
2.3配电网的技术原则和规划因素
10kV配电网的电网布局和结构不合理,导致10kV线路的供电半径过大,长距离供电的10kV线路较多;10kV线路截面过小、配变容量过小造成“卡脖子”和迂回现象大量存在;10kV线路的负荷分布不均匀,10kV配变远离负荷中心等问题都会使技术线损大为增加。如果10kV配电网规划不合理,过多采用单辐射接线且未与其他配电线路形成联络,就必然会导致配电线路供电半径大、负荷分散以及负载率低等问题,从而造成电能质量恶化和线损增加。
2.4无功补偿因素
10kV配电网中的无功流动会造成有功损耗,还会带来运行电压的波动,而电压波动同样会直接影响到固定线损和可变线损。如果在规划和设计时未能充分考虑新建10kV线路以及配变的无功就地补偿,就有可能导致无功不足,造成运行电压改变,从而影响到技术线损。
3分析10kV配电网的常用降损措施
3.1配电网的结构优化
在10kV配电网的长期运行中,其设计布局、结构形式的合理性、科学性,对于供电线损有着直接影响。对此,在保证10kV配电网的供电质量、效率以及稳定的前提下,供电企业必须对电网结构做出合理调整、设计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对于电源点的设计位置应做出合理的安排与规划,应尽可能的将其布置在负荷的中心区域。对于一些兴建较早的配电网络,由于多数是以单端树干的形式来供电,位于室外环境中的供电主干线,往往只是沿着道路的走向架设单一电缆,而并未充分考虑电力负荷的变化情况,更没有考虑电源点的实际位置是否位于电力负荷的中心区域,对此应做出适当调整,最大限度的拉近电源、负荷中心间的距离,以降低线损。对于各电源点的配置,应综合考虑10kV配电网的运行要求、所处环境以及经济供电半径,对于城区以内的供电网络,可适当考虑以半径较小、容量较大、点位密集的方式进行配置,而对于农村地区的电源点配置,应以半径较短、点位密集、容量较小的方式进行。
(2)对于供电配网的架设,可针对供电区域以内的各个电源点,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呈辐射状向周边区域延伸进行接线,相较于以往传统的单边供电接线方式,此种做法能够有效降低1/8的供电线损。
(3)对于供电导线,应综合考虑10kV配电网的供电需求、运行要求,合理选择导线截面,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由导线电阻所带来的供电线损,通过适当加大导线的截面面积,能够有效降低30%左右的供电线损,并大幅延长了10kV配电网的运行时间,甚至在数十年内都无需更换导线。
3.2升压改造措施
在10kV配电网的长期运行中,其供电电压的大小与供电线路的损耗成反比。对此,有关供电企业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不断加大电力负荷的同时,对于一些供电电压较低的城乡地区,应逐步推进110kV、220kV配电网络的建设,或在原有低压电网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陆续淘汰、拆除与国际标准不符的电压网络,尽可能的避免变电容量存有重复,以简化电压等级的方式来降低线路损耗。
3.3运行电压的调整
当输送容量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反比,相应地提高运行电压,提高力率,可以达到降损的目标。变压器的铜损占整个电网电能损耗的80%以上,铜损与运行电压的平方成反比。其相应的运行电压越高,铜损越小,因而总的电能损耗也越小。而在配电网中,情况有时恰恰相反,配电变压器的铁损约占整个配电网总损耗的40%~80%,它与配电网运行电压平方成正比。特别是配电变压器在深夜运行时。因负荷低,所以运行电压较高,电压越高,造成空载损耗越大,所以对于10kV配电网在所有情况下都片面的强调提高运行电压是不合理的。
3.4平衡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
10kV电网配电变压器面广量多,如果在运行中三相负荷不平衡,会在线路、配电变压器上增加损耗,因此在运行中要经常测量配电变压器和部分主干线路的三相电流,以便做好三相负荷的平衡工作。减少电能损耗。一般要求配电变压器出口三相负荷电流的不平衡率不大于10%,低压干线及主要支线始端的三相电流不平衡率不大于20%。
4结语
总之,配电网线损对电力企业的生产技术、运营管理以及经济效益等多方面都影响深刻,是电力企业的一项综合指标。线损管理是否到位,不仅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一个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因此,应该加强对有关问题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方汇中.10kV及以下配电网线损管理系统改进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2).
[2]于文波.基于网络的配电网线损计算与分析系统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4(01).
[3]张云云.10kV配电线路线损因素及降损措施解析[J].通讯世界,2014(16).
[4]陈立,陈冬.10kV配电网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研究[J].机电信息,2013.
作者简介:
张华欣(1988.10-),男,贵州岑巩人,贵州民族大学法学学士,助理工程师,单位: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安供电局,研究方向:线损管理。
论文作者:张华欣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线损论文; 电能论文; 配电网论文; 电压论文; 负荷论文; 电网论文; 线路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