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电气工程与其自动化技术高速发展,但是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还是远远不足,电气自动化的网络结构尚未得到统一、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集成化较差、电气自动化的运用受主观支配程度过高,鉴于此,应该从各个层面上运用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强化科技的运用力度,使得科技化的水平得到提升,促进信息化、开放化程度的深化,并且真正转化电气自动化在电气项目中的设计观念,在电气工程中真正促进电气自动化的运用与实现。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应用;发展
现代社会中自动化技术得到极大的发展与运用,电气自动化变成电气项目建设的关键性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电气项目现代化的发展。就传统控制系统而言,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相对高效并且便捷,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得到了有效保障。而在电气领域中,实现电气自动化的前提就是安全性与稳定性,这也就是实现电气工程信息化目标的基础,并且对电气自动化的运用价值体现出极其重要意义。
1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应用中的优势
1.1控制模块无需建立,提升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
相较于以往的控制系统而言,电气自动化的控制形式更为简便、快捷。而旧式控制系统的控制器,结合电气自动化就能够更为便捷,控制效果的精确性得到提升。电气自动化的运用攻克了旧式控制模型设计中很多客观因素不能估计的风险与隐患,能够极大地提升控制效率。在现代化背景下,电气自动化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随着先进工艺与技术的不断引入,能够高效地预估各个方面的客观因素,可以从根源上处理系统工作的各项安全隐患,最终使得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得到显著提升。
1.2电气系统的有效调控,提升系统管控的有效性
运用电气自动化,能够高效调节并且控制电气系统。就具体工程而言,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响应更为高效、及时,能够有效调节电力系统,不受时间的限制,如此便能使得电气系统的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另外,由于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引入,电气自动化的智能化程度渐渐提升,可以更好地进行远程距离调节,进而使得控制的有效性得到保障。可见,电气自动化的运用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电气工程领域的发展。
1.3自动化程度更高,能够提升电气工程应用价值
目前,因为电气自动化不断深化,电气工程领域的自动化也呈现出高速发展的状态,特别是自动化的一致性不断强化,控制系统的兼容性得到显著深化,如此便能够使得系统运行的高效性得到有效保障。一方面,电气工程自动化建设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有利于研究并且处理各项运行故障及相关问题,进而使得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得到保障;在自动化的实际运用中,可以促进调控系统的优化与完善,进而高效调节与控制电力运行。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现状
2.1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集成程度较低
相对完善的电气自动化系统通常具备较强的集成程度,可是中国现今电气自动化系统还处于多种自动化的阶段,并且存在很多不足与问题,例如彼此的独立性相对较高,并不存在较强的联系,这就使得数据与信息的共享机制不能得到实现,功能相对单一,电气自动化的优点与功能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2.2电气自动化的网络构架不统一
就现今的发展状况而言,电气自动化主要的目标就是构建便捷、高效的电气项目与自动化系统,可是现今电气自动化的网络结构并未统一,即中国许多电气自动化公司的网络结构存在较大差异,这就使得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实现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难。另外,各个生产厂商的软件,在硬件标准上也存在较大差异,程序接口并未统一,这就使得企业与企业之间不能实现数据与信息的交互与交流,极大地制约着电气自动化程度的提升,使得电气自动化系统原本的效果被显著弱化。
2.3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使用受主观支配的程度过高
由于许多企业在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与掌握的程度存在差异,而企业运用平台与相关技术人员自身的技能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技术的运用与研制,如此电气工程与其自动化就会在具体设计、实行、维护的整个流程出现开支增加的现象,进而使得系统运行与维护开支极大地增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应对与完善措施
3.1提高信息化程度
信息化程度其实就是提升信息科技在电气自动化领域中的地位,促进信息化技术在该领域中的运用与推广。在电力器械实际设计时、研制与运行时,通常会运用计算机与仿真科技,并且网络通信技术在电气工程与人工智能技术中同样得到广泛运用,这些均能够使得电气自动化领域中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广得到促进,因此提升信息化程度存在较大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3.2提高开放化程度
开放化即凭借构建适宜的接口,和外界取得良好的联系,进而更好地连接外部网络。促进开放化程度的深化,可以更好地实现数据与信息交互。在电气自动化体系形成中,信息技术非常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数据与信息的实时交互与共享,另外,信息技术的科学运用,有助于系统设计、决策与控制工作的实施。在当今的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远程控制、信息管控、调度等各个层面上得到广泛运用,有助于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顺畅性。
4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实现措施
4.1计算机自主进行控制的实现措施
凭借计算机的操作、调度以及控制等方式,并且在调度方案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方案高效地控制电缆与相关器械,电力系统可以高效地借助现场控制命令来有效管控电力系统。
4.2人机联系功能
人机联系功能应该构建友好的人机界面,即电气自动化系统凭借一些外部装置,比如键盘、鼠标、打印机等,高效地监控器械与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还能够依照具体的运行状况,进行参数值的调整,保障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5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探究
5.1电气自动化在电气管理中的应用
在电气管理中运用电气自动化其实主要就是运用高新科技,在实际运用时,务必重视调试程序的操作,高效采集并且检测数据与信息。这种科技在电气管理中不但可以使得控制性能与技术处理性能得到充分体现,还可以使得相关开支显著减小。保障器械管理的精确性与安全性,能够使得工程进行的顺畅性得到保证。
5.2电网调度自动化
有关检测器械对电网实际运行的情况展开有效监测,另外还应该收集电网工作的信息与数据,把收集的数据凭借相关的通信互联网科技转至调度中心,之后就能够凭借调度中心预估电力系统的电力负荷情况,还能够自动进行电厂的分配与协调,如此方可在达到用户使用需求的前提下,不断完善电力架构。在电网调度中运用现代化的电气自动化科技,可以实时监测并且评估电网的运行情况,根据具体状况不断调度,进而使得调度工作的成本降低,符合电网调度的现代化市场需求。
5.3电气自动化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凭借电气自动化工艺就可以促进变电站实时监控、数据采集操作的实现,并且能够更好地掌握电气器械的实时运行状况,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另外,还可以凭借继电器完成有关自动化器械的断电操作,进而使得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实现损失的最小化。简而言之,这种技术的运用可以使得监控性能得到显著强化,并且可以使得变电站的运行性能与质量得到保障。
6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若是要更进一步的发展,关键就在于电子自动化程度的深化,并且现代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样需要建筑智能化程度的深化。鉴于此,智能建筑中电气工程质量管控就显得尤为关键,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中国建筑电气工程领域,进而使得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稳定性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为中国智能建筑电气领域的发展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聪.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8(6):172-176.
[2]张宏元,李奇峰.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2):131-132.
[3]侯苏育.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159-160.
论文作者:周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电气自动化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电气论文; 高效论文; 程度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