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075
摘要:建筑规划是居住社区规划的关键内容,如果建筑规划不合理,会对后续的设计工作,例如技术的设计、施工图的设计以及具体施工建造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基于此,本文简述了居住社区建筑规划的原则,对现代居住社区建筑规划的理念及其总体规划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现代居住社区;建筑规划;原则;理念;总体规划
1 引言
现代居住社区建筑实践应用中能否为居民创造出良好的居住环境,增强自身的实践应用效果,需要重视其规划方面的理念及其总体规划。因此,在建设现代居住社区建筑的过程中,需要将规划的理念融入到这类建筑建设中,应给予其总体规划必要的关注,确保现代居住社区建筑规划有效性,并提升其长期使用中的潜在价值。
2 现代居住社区建筑实践过程中规划方面的原则分析
为了增强现代居住社区建筑实践过程中的规划合理性,应了解相关的原则。这些原则包括:①规划中的可操作性原则。在这种原则的要求下,需要现代居住社区建筑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其所在区域的具体情况,搜集社区建筑相关的资料,并加强其地形地貌特征分析,为其合理规划提供参考依据;②规划中的以人为本原则。为了增强现代居住社区建筑适用性,实现其科学规划,需要在这类建筑规划中充分地考虑以人为本原则要求,对社区居住者的生活方式及建筑物周围的环境状况进行深入分析,促使规划得到的社区建筑能够达到居住人员的实际要求,并增强社区建筑与自然化境之间的和谐性;同时,现代居住社区建筑规划中应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确定适宜的建筑设施数量,并确保这些设施的质量可靠性;③规划中的绿色生态原则。为了增加现代居住社区建筑长期使用中的生态效益,需要在其规划中考虑绿色生态原则要求,为科学发展观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影响范围的扩大提供保障。沟通时,应在这类社区建筑规划中加强绿地建设,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优化其规划方式。
3 现代居住社区建筑规划的理念
3.1 社区理念
在现代居住社会建筑规划过程中,为了丰富社区建筑内涵,促进居住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其规划中融入社区的理念。具体表现在:这类建筑规划中应将社区理念融入到整个规划过程中,促使其最终得到的规划成果能够体现出居住社区特征,满足社区居住者实际需要的同时确保其规划有效性;在社区方面的理念影响下,应在现代居住社区建筑规划中注重建筑设施的合理设置,促使居住社区实践应用中的功能得以完善,为居住人员心理归属感的增强提供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自然的理念
居住社区建筑规划应该树立生态化的整体环境氛围,充分利用居住区内部及周边丰富的自然资源,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应的规划、设计形成一个充满自然生态乐趣的居住社区。规划者也可以将原本不利的环境因素通过适度的改造与重整,将其转变成属于自己的优势特色,成为引人注目的亮点。将整个小区变成一种经过人工处理优化过的、与居住紧密结合的自然环境。
3.3 环境景观均好性理念
所谓的环境均好性,是指居住社区建筑长期使用中所涉及的环境资源能够实现共享,且其均好性特征突出。因此,在现代居住社区建筑规划中设置绿地及公共设施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均衡协调的方式落实建筑规划工作,促使社区的居住者能够获得良好的居住环境,全面提升现代居住社区实践应用中的服务水平。同时,若居住社区建筑规划中难以实现不同资源、设施的均衡共享时,需要规划人员及时地转变工作思路,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进行处理,确保居住社区建筑周围的环境景观良好性。除此之外,需要从采光、通风等方面入手,注重现代居住小区建筑环境景观方面的均好性设计,并在其规划过程中加强日照间距控制,给予居住人员心理上独特的心理感受。
4 现代居住社区建筑的总体规划研究
4.1 注重社区建筑的合理选址
现代居住社区建筑的总体规划是否合理,关系着建筑物使用中周围的自然及人文环境状况是否良好。因此,在其总体规划过程中,应注重居住社区建筑的合理选址,通过对建筑中周围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等方面的深入分析,落实总体规划工作,并增强建筑光照条件设置合理性。同时,居住社区建筑总体规划中应考虑风激励因素所造成的影响,避免将建筑物设置于风口,给予建筑结构稳定性安全保障。因此,需要在这类建筑选址过程中选择其周围环境状况良好的地带,降低污染问题发生率,并为建筑安全隐患的有效应对提供参考信息。
4.2 确保社区建筑的合理布局
现代居住社区建筑布局,首先要考虑的是能否便于住户日常生活与出行,其次还要考虑到当地的自然环境,根据道路的分布、绿化带的分布等情况,合理的规划小区建筑的朝向、分布,保证居住社区建筑整体布局的合理性、观赏性已经舒适性。在确定小区建筑的朝向之后,就需要根据设计人员的实际考察,确定小区内部公共设施、建筑间距等一系列的位置,使现代化建筑小区整体布局井井有条,也能使居住社区建筑整体的美观性得到提升,也能保证住户每天都能获得美的享受,在繁杂的工作后能够得到舒适、温馨的休憩之地。
4.3 增强社区建筑的景观规划合理性
作为现代居住社区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规划是否合理,关系着总体规划是否有效。因此,在居住社区建筑总体规划中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增强其景观规划合理性。这些措施包括:充分考虑居住人员的心理舒适度及居住安全性;通过对社区建筑周围自然环境状况的分析,确定其景观规划方向。
5 现代建筑住宅设计的新趋势
5.1 户型设计与空间在居住应用中的多元化空间在居住应用中的新变化是逐步向心理与文化领域的方向迈进,所以必须要适当的增加现代住宅设计中的共享空间,这使得住户有了可以使情感与思想进行交流的场所,比如:可以在开阔的空间内布置植物与花卉等绿色植物,这有利于住户直接感受到邻里乡亲的人情味与美好的自然景观。再者,现代建筑住宅的设计还要更加重视合理科学的设计与分配住宅户型,在降低楼电梯服务数量的同时要尽量减少户间的干扰,拉近邻里间的关系,增强人文化的氛围。
5.2 更加趋向于强调环境的整体设计
更加趋向于强调环境的整体设计主要表现在两点上:①崇尚生态型、环保型的环境设计理念;②尊重城市的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就前者来说,不仅要充分发挥好植物改善环境的生态功能,逐步建立起以绿色植物为核心的绿化系统,还要注重避免对现代建筑住宅造成的不必要的污染与破坏(垃圾房、厨房油烟排放等)。就后者来说,需要格外关注新的建筑不应对周边环境带来交通、城市轮廓线、噪声等各个方面的影响,时刻以城市空间设计的整体角度来考虑。总之,尽可能的创造条件使得人与自然环境之间能够有效的互助与协调。
6 结束语
新形势下现代居住社区在城市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依赖于加快城市化进程,为居民创造出良好的居住环境。因此,实践过程中应根据现代居住社区建筑的实际情况,结合资源优化配置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要求,保持其良好的规划理念,并将总体规划工作落到实处,为这类建筑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邓尹涵.典型聚落空间在现代居住小区中的继承与发展[D].四川农业大学,2015.
[2] 王薇.广州地区廉租房住宅建筑外环境实态调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3] 常芳.大城市(社会)生活空间问题及其解决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4.
[4] 王玲.建筑艺术表现在房地产经营销售策略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5] 武斐.吉首市兔儿坡廉租房社区外部空间情境化设计探索[D].四川农业大学,2012.
论文作者:肖玲俊,李铌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9
标签:建筑论文; 社区论文; 总体规划论文; 理念论文; 环境论文; 过程中论文; 原则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