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
【摘要】目的:研讨血液样本检验质量结果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2016年10月-2017年3月的3000例血液检验对象资料,统计不合格的血液样本,分析及总结影响结果质量的相关因素,并制定一些应对措施。结果:3000份血液样本中,共检出八份样本结果不合格,不合格率为0.27%(8/3000)。其中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采集方法不当、保存时间/温度不当与采血量不足、送检不及时,所占比重依次为50%(4/8)、25%(2/8)、12.5%(1/8)和12.5%(1/8)。结论:血液样本容易受采集方法、保存时间/温度及采血量等因素干扰而影响检验结果质量,对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非常关键。
【关键词】血液样本;检验质量结果;影响因素;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7-0282-01
血液样本的采集、运送及保存是否合格,直接关系到临床血液检验的工作质量。本文中,我院检验科随机抽取门诊采集的3000份血液样本资料,并对影响检验质量结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与记录,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00份血液样本均由我院检验科于2016年10月-2017年3月随机抽取,其中男性1575例,女性1425例,年龄分布:最高年龄76岁,最低年龄14岁,平均(45.8±7.4)岁;受教育年限:≤9年者1718例,>9年者1282例。由门诊采血室护士负责对上述血液标本进行采集并送至检验科检测。
1.2 检查方法
1.2.1采集标本 在详细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及年龄等)后,于晨起空腹8~10h的状态下采集血液标本,采集量约3mL至5mL,体位取自然坐位,穿刺点定于前臂肘窝正中部位。
1.2.2仪器及试剂 本组试验主要选择贝克曼(LH 750型)、贝克曼DXC800、希森美康(XN 1000型)与日立(7600型)血液细胞分析仪及配套系列专用试剂。
1.3 研究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门诊2016年10月—2017年3月行血液检验的病例资料,从中随机抽取3000份用于研究分析,同时检出检验结果不合格标本,对标本不合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汇总。
2.结果
具体见表1所示。
表1 八份不合格样本的影响因素分析
3.讨论
影响血液检验质量的因素复杂、多样,排除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及昼夜节律等影响外,关键还在于血液样本的采集与运送过程。本研究分析3000份血液样本资料,共检出不合格样本八份,占0.27%。其中主要影响因素包括:
(1)采集方法不当(50%)
样本采集对采血护士有较高的专业技术要求,若采血护士无严格按照相关检验标准采血,如定位针不准确、采血时间长及止血带使用不当等,均可能对血液样本的检验质量造成直接性干扰。甚至发生溶血或凝血的问题,进一步加大临床采血的困难性,对于检测结果是否准确也无法保证。王冬丽等[1]研究报道称,血液标本在采集过程中,采血人员为获取足够静脉血而直接挤压穿刺区,同样可能引起标本溶血。
(2)样本保存时间/温度不当(25%),是导致血液样本检验质量结果受影响的另一原因
样本长时间放置或存放温度不当,容易导标水平发生改变,如标本超过24h未检验可导致钾离子(K+)含量上升,糖酵解作用在夏季的分解速度约为7%~10%/h等[2]。此外,酶类测定与标本保存时间的长短也有明显的相关性,标本存放时间越久,酶的测定准确性也会相应下降[3]。
(3)采血量不足(12.5%)
采血护士未能准确掌握血液样本的采集量,容易对血液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如检测凝血功能时,样本采血量不足,可能造成抗凝剂过多,从而延长某些活化凝血酶的检验时间,反之,则可能导致血浆内有微凝血块形成,导致血液指标的准确性受到干扰。除此之外,送检不及时也可能导致检测结果失真,占(12.5%)。为加强对此类问题的预防,我科人员认为可通过以下几点措施应对:
①加强采血人员的培训及考核,在血液样本采集过程中,尽可能由资深人员负责采血,以准确把握采血时间及采血量,争取一次穿刺成功。
②样本采集后需尽快送实验室检验,以保证检验结果质量。若采集后无法第一时间送检,允许在4℃温度下存放≤24h并送检,一般对检测结果造成的误差尚处于可接受范围[3]。对于采血后超过24h无法检验者,此时血浆中某些指标已发生明显变化,此时则需重新采血检验,以避免检验结果不合格。
③除上述措施外,还需加强采血人员对抗凝剂与血量比例的调配知识的掌握,运送过程中妥善存放,防止震荡,以免样本出现溶血影响检验质量等。
综上所述,血液样本容易受采集方法、保存时间/温度及采血量等因素干扰而影响检验结果质量,重视血液样本的标准化采集、存放及检测,对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非常关键。
【参考文献】
[1]王冬丽,刘冰冰.检验科血液标本采集出现的问题及其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3):37-38.
[2]张卫红,金丽君,卢华萍.小儿血液标本采集存在的问题分析与管理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1):127-129.
[3]丁静.关于影响血液样本检验质量的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5):320-321.
论文作者:古丽布斯坦 祖农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6
标签:样本论文; 血液论文; 标本论文; 因素论文; 质量论文; 不合格论文; 时间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