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的城乡规划转型思考探析论文_张华

新型城镇化的城乡规划转型思考探析论文_张华

浙江省开化县杨林镇人民政府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随之不断提高,其思想和意识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过去,人们更加渴望城市的繁荣生活;如今,我国在农村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使农村摆脱了过去面临的贫困落后局面。目前的乡镇既有城市的繁荣昌盛,又远离了城市车水马龙的喧嚣,俨然成为人们理想的居住地。为此,如何促进农村城镇化的成功转型已经成为城乡规划的重要任务。本文主要分析了城乡转型的现状、重点以及规划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乡规划;新型城镇化;转型措施

引言: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与进步,我国城镇化建设也在不断加速。第一,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更加重视城镇转型规划建设,其主要任务就是建设更多新型城镇,建设低碳环保生活。第二,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要时刻倡导以人为本的准侧,扩充人们的认知领域,让其更深刻了解到城镇化建设带来的转变,是城镇规划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目的。

1 城镇化转型的现状

自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以来,我国已着手建设新农村,推动农村城镇化发展。伴随着规划的实施进行,我国各地正在全力建设重点村庄。同时对其他的非重点转型村,政府也投入了相应的物资对其进行改造,这很大程度上加快了乡村面貌的转型进程。就目前来看,城镇化的改造实施确实有着良好的转型势头,比如: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农村环境也在以前自然形成的基础上迈出了新的一步,这些转变可以清楚地展示出我国城镇规划改造的实施情况。虽然城镇化建设给村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但在转型过程中仍旧存在诸多问题:一部分工作有头无尾;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政策并未落实到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村民的信任感;只关注形式化的城乡转型,不重视村民意识形态的更新,这类现象的存在必然会影响城镇规划的转型,阻碍城镇化的发展进程[1]。

2 城乡规划改造方案

目前,城乡规划的主要任务已经从过去的基本增长需求转变为城镇化的转型。自城乡规划改革开始至今,这项作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村建设的前进脚步。城乡规划的转型目标从以下几点体现:

(1)城乡规划实施转型的观念必须要遵从以人文本的准则,在新型城镇化

的实施过程中,要把社会和民生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作为重点,让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职责,为人们创建更好的生活环境,建设文明、和谐的生活面貌。

(2)城乡规划重点是促进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稳定发展。为了进一步实现资源配置的完整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城乡规划的战略措施。第一,规划者的观点应该从关注中心城市的发展转向关注区域合作以及城镇之间的协调发展。第二,城乡统筹转型时必须注重城乡内部环境的改善和优化。

(3)城乡规划应向多元化趋势发展。在关注经济文化发展的同时,更应注重生态环境的绿色建设,环境与经济的同步拓建,为实现多元化的价值观夯实基础。此外,在规划过程中,我们必须改变对库存计划的传统模式,当前,政府对城乡规划监管越来越严峻,我国城乡的发展必须要改变之前的高消耗,倡导低耗费的建设形式,以科学化、合理化的方式严格把控城乡的增量,避免资源与资金的浪费[2]。

(4)城乡规划转化方式更加完善。随着城乡建设的进行,一些城乡环境现已日趋成熟。面对这一点,城乡规划的转型必须改变传统粗放的工作方式,才能更好地实现城乡转型的计划目标。在改造方案的实施中,农村剩余的土地将得到合理的分类和利用,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当下的热点问题,并对一些自然资源进行整合与处理,以充分发挥出转型的功能,进而提高村民的经济生活水平,促进城乡规划转型的有效施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新型城镇化下城乡规划转型措施

3.1城乡差异化

(1)促进不同环境下的冲击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生态环境与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这项工作的核心是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我国城乡规划改造的重点应该是保护生态和农业用地。一方面,要建立一个绿色、环保、安全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在城市更新规划的转型中,有必要创建区域性的冲击发展模式。

(2)以县为单位协调城乡建设发展。当前来看,县域城乡空间生态资源系统、各产业系统、行政管理制度和定居制度最为完善。为了让各项管理更加便捷,我们在规划改造中,要以县为单位,和谐构建城乡转型建设[3]。优化调整各种空间资源,促进城乡一体化目标的实现与完成。

(3)在城乡规划过程中,要把重点放在小城镇协调发展上并以此为目标。农民改造与转移的基础是小城镇的建设。从根本上说,小城镇是城乡的结合点,它的存在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促进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建设。从未来发展的方向来看,规划小城镇时必须注意三点,一是要注重分类与指导,必须注重梯度的发展;二,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利用特色资源,避免出现“同化镇”的情况;三,城镇和乡村的基础设施和服务系统的建设,为新型城镇化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

3.2实施以人为本的城乡建设,建设绿色环保的生态环境

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所有关于城乡规划的工作都要以人民的切实需求为首位,唯有这样的转型和改造才更能被大众所认同和接受。同时,在转型规划的设计中要摆脱之前的重理论、轻实践,要结合人民群众的真正需求,切实到实地考察与研究,为新型化的城镇建设夯实基础[5-6]。

在城市改革规划中,要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周围的环境情况。因此,建设绿色环保的城镇社区已成为城市规划的重中之重。相关部门通过合理运用能源和绿化,科学利用各种资源实现节能,这将有助于尽快实现这绿色环保建设的目标,从而有效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与发展。

4 结语

城乡规划转型的关键和核心是“以人为本”。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已从初级阶段迈向转型阶段。在此过程中,城乡规划的方向、观念和技术也在随之不断的更新提升,整体来看,新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的首要任务是从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开辟新的认识,拓宽新的领域。因此,我们要不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科学环保的城镇规划,为我国的深化改革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森森.浅谈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5):28.

[2]盖士玲.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分析[J].门窗,2017(04):143.

[3]许健.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的城乡规划转型模式的理解与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6):278.

[4]张宝鹏.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思考[J].中国商论,2016(25):150+153.

[5]孟庆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思考[J].黑龙江科学,2016,7(06):136-137.

[6]宋相奎. 新常态下城乡规划的转型与策略[A].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贵阳市人民政府.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贵阳市人民政府:,2015:9.

论文作者:张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新型城镇化的城乡规划转型思考探析论文_张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