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氨磺必利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论文_余升晋1,刘海霞2

(1德宏州中医医院精神科 云南 芒市 678400)

(2德宏州中医医院药剂科 云南 芒市 678400)

【摘要】目的:观察低剂量氨磺必利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接受的88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是否给予低剂量氨磺必利治疗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4例患者单纯给予利培酮治疗,实验组44例患者给予利培酮联合低剂量氨磺必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8周后PANSS量表以及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得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低剂量氨磺必利治疗可有效提高个体社会功能。

【关键词】低剂量;氨磺必利;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9-0211-02

精神分裂症具有发病缓慢、疾病反复发作等特点,可对个体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降低个体社会功能。APPS药物属于临床常用抗精神病药[1]。本次研究对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接受的88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给予利培酮治疗以及利培酮联合低剂量氨磺必利治疗,通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8周前后PANSS量表以及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得分,从而探究低剂量氨磺必利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论证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低剂量氨磺必利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组:男女比例为11:11(22/22),年龄最小为19岁,年龄最大为57岁,中位年龄为(33.2±1.8)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6:5(24/20),年龄最小为20岁,年龄最大为56岁,中位年龄为(32.2±1.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数据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病例选择标准

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接受的88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均符合我国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离,患者年龄均在19岁以上。排除标准:(1)排除有自杀倾向以及行为障碍的患者。(2)排除在接受本次治疗前有药物滥用史或药物依赖史的患者。(3)排除在对本次用药有过敏症状以及不耐受的患者。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会以及患者本人同意,所有患者均表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可配合随访工作。

1.3 方法

对照组44例患者单纯给予利培酮(生产厂家:北京天衡药物研究院南阳天衡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61072)治疗,利培酮患者每日给药1次,每次3mg,连续治疗两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实验组44例患者在对照组给药基础上联合低剂量氨磺必利(生产厂家: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230)治疗,氨磺必利患者每日清晨口服1次,每次口服0.2g,连续治疗两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8周前后PANSS量表以及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得分变化情况,其中PANSS量表共33个条目,每个条目均为7分制,由1分至7分表示患者该症状逐渐加重,PANSS量表总分在30分至210分,得分越高表示个体症状越明显。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共10分条目,每个条目为2分制,0分至2分表示个体社会功能缺陷程度逐渐加重,总分20分。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系统分析相关数据;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8周前后PANSS量表以及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得分变化情况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8周前后PANSS量表以及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得分变化情况,具体情况(见表),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PANSS量表以及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得分均有一定程度降低,实验组患者治疗8周后PANSS量表以及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属于青壮年临床常见疾病,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不同分为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疗常用药物有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2]。利培酮口服给药后经胃肠吸收,可在服药后1小时至2小时达到血药峰值,利培酮可选择性与5HT2受体、多巴胺D2受体以及肾上腺素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从而改善抑制个体神经运动中枢兴奋性,达到抑制个体运动能力,改善患者阳性症状的目的[3]。但是相关研究显示利培酮长期治疗后患者可出现失眠、焦虑、头晕等不良反应。低剂量氨磺必利与利培酮相比口服给药1小时后、3~4小时后可出现血药峰值,即低剂量氨磺必利具有两个血药峰值,可选择性与多巴胺D2、D3受体结合,从而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症状以及阴性症状[4]。本次研究显示给予利培酮联合低剂量的氨磺必利治疗的实验组患者治疗8周后PANSS量表得分为42.93±2.57,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得分6.56±1.26,对照组两项得分分别为51.73±4.38、13.65±1.88,由此可见,实验组治疗就社会功能提升明显,症状改善明显。综上所述,低剂量氨磺必利可有效改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个体生活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申璎,陈宪生.低剂量氨磺必利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0):53-55.

[2] 王恩霞,段秀芳,张安平,等.氨磺必利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8):1206-1208.

[3]陈志强,周峰,陈惠萍,等.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药师,2015,1(2):280-283.

[4]梁英,刘登堂,司天梅,等.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应用专家意见[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7,31(6):425-431.

论文作者:余升晋1,刘海霞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  ;  ;  ;  ;  ;  ;  ;  

低剂量氨磺必利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论文_余升晋1,刘海霞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