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科学发展观形成历程及特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发展观论文,试论论文,历程论文,特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29(2010)06-0020-06
一、从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历程看其继承性和创新性
科学发展观并非一蹴而就地轻易形成,而是经过几代中央领导集体一步一步演进、创新、发展而成。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渐次铺垫基础上,尤其是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推动下,科学发展观最终才得以水到渠成地提出,形成,发展和完善。
1.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轨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经过全面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整个经济形势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然而,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的状况未能得到有效改变。在邓小平领导下,认真探索这些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后,第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我国要走出一条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可以得到更多实惠的经济建设(发展)新路子,并依据这条新路子提出了国民经济建设的十条方针。经济建设的新路子着眼于努力让人民得到更多的实惠,且十条方针明确要求“从一切为人民的思想出发,统筹安排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以人为本和统筹兼顾的理念。经济建设新路子的关键在于处理好比例、速度、效益这三方面的关系,又在一定程度上内含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当然,新路子直接涉及的主要是经济方面的发展观,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立足于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尚有较大差距。在提出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新路子以后,我国的经济建设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总体上看,我国走的仍是粗放型的经济发展道路。粗放型增长方式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症结所在,而这种情况又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密切相关。在江泽民的领导下,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加快实现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加快实现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这种经济增长的新方式,即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为走好经济建设的新路子进一步明确了关键性的途径,进一步推进了“新路子”思想,而且在更大的程度上内含了“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不过,这种“新方式”主要是作为经济增长的新方式,还未能鲜明地提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理念。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经济增长的新方式后,党和人民又走过了数年的发展历程。胡锦涛总书记响应实践的呼唤,在一次次深入企业、乡村、城市调查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观。
可见,我党的发展理念经历了一个逐渐的拓展过程:第二代中央集体提出经济建设(发展)新路子→第三代中央集体提出经济增长(发展)的新方式→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的新观念→科学发展观……这种全面发展的新观念第一次明确地将发展从经济领域引向更加广阔的社会领域,并鲜明地突出以人为本,强调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统筹发展,因而是对“经济建设新路子”、“经济增长新方式”的进一步发展和重大创新。
2.科学发展观念的羽化过程
众所周知,邓小平十分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忽视全面发展。他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沿海和内地发展“两个大局”的思想等。他在晚年特别强调,要合理调节社会分配关系,避免两极分化,缩小地区问的差别,促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各民族之间的共同繁荣和进步。他还是我国义务植树的倡导者,带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倡议动员起来,“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这都关系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在邓小平的讲话中,经常使用“全面”、“协调”、“持续发展”这样的概念。“持续”这个词在《邓小平年谱》中就出现过17次之多。《邓小平文选》中讲到“小康社会”六个方面的特征,包括保障人民的吃穿用问题、住房问题、就业问题、教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精神面貌等。可见,邓小平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也关注全面发展。自然,他突出强调的是经济发展,这是因为当时我们党刚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又处于解决温饱问题的阶段,突出的矛盾和任务就是解决老百姓的生存问题。
江泽民关于“发展是第一要务”中的“发展”更是包含了全面发展。第一,江泽民强调并深刻阐述了社会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的思想。他提出“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并先后在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和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二条原则和必须正确处理的十二个关系。从党的十五大到十六大,江泽民一直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其二,江泽民强调并深刻阐述了“以人民群众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他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深刻阐述并明确要求“处处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为本”。他始终坚信“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在庆祝建党80周年时,他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命题,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就是“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有这些,为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概括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
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在党的十六大以后,认真总结和汲取国际国内发展的经验教训,针对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已成为我国全局性的突出问题的新情况,审时度势,在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全面发展的思想的基础上继续前进,鲜明地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了理论上的重大创新。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新就新在:实现了我们党在发展问题认识上的新飞跃。我们党第一次形成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事实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提出了内容比较丰富的关于全面、协调、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但还没有形成关于科学发展的系统理论。有了科学发展观这样一个总范畴、总概念,才把前人一些零散的认识加以整合及系统化,形成了一个关于科学发展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这个概念的提出,创新意义十分重大,它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党对发展问题认识飞跃的标志,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形成的标志。由于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理论重大创新,因而科学发展观就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总之,科学发展观念的形成过程,可以概括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关注全面发展→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强调全面发展→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形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理论”[1](15)→科学发展观……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胡锦涛总书记鲜明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正是对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二、从科学发展观借鉴与升华历程看其开放性和兼容性
1.纵向看,科学发展观是对国外不断演进的三代发展观的借鉴与升华。二战后,人们对发展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从经济视角到社会视角再到人的视角的转变过程,并相应地先后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发展观。第一代发展观是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其基本模式是:发展=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工业化。这种发展观虽对促进经济增长、迅速积累财富起了积极作用,但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福祉,还出现了高增长下的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社会动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现象。第二代发展观以综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其基本模式是:发展=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人们在肯定增长的基础上,更多地注意到发展中的质量,注意到发展是建立在经济增长基础之上的社会进步的过程。只有这样的综合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展。1983年,联合国推出了《新发展观》一书,提出了“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综合发展观。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进一步提出了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而1992年《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的通过,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被全球持不同发展观念的国家所认同。第三代发展观以人类发展为核心(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基本模式是:发展=以人为中心+多层面发展+可持续发展。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了第一份《人类发展报告》(HDR),明确提出发展的目的是改善所有人的生活,发展应当以人为中心,经济增长只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同时,这一组织还设计了能够体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环境和谐,能够衡量人类发展状况的人类发展指数(HDI),用来评估各国人类发展的平均成就,并进行国别排名。这一做法引起了各国政策制定者、学术界和社会公众的广泛注意,其影响越来越大。正是对这些世界文明成果的借鉴与升华,我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2.横向看,科学发展观是对当代世界几种发展新趋势和新思潮的综合反映及有效整合与超越。随着工业社会走向知识社会,世界发展实践出现了许多新趋势,与这些新趋势相适应,当代发展观方面呈现出种种新思潮。第一,人性化趋势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工业社会相对于农业社会,人的地位和作用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总体而言还是很有限的,工具理性仍然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工业社会走向知识社会,人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便日益凸显出来,人的解放和发展、人的现代化的呼声不断增强,人本理性逐渐取代工具理性而占据主导地位,从而逐渐形成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第二,整体化趋势与全面、协调发展观。在工业社会,人们普遍关注的是工业的文明和经济的发展,相对而言,社会发展被忽视了。随着社会问题的不断暴露,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成为普遍要求,传统的工业文明观也就逐渐被全面、协调的发展观所取代。第三,生态化趋势与环境友好发展观。由于传统工业主要是粗放型经济,随着自然资源的大量耗竭,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传统工业日趋危机,而以体现生态文明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和信息、知识产业便日趋兴旺起来,环境友好发展观开始风靡全球。第四,国际化趋势与全球发展观。由于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国际经济组织的不断拓展,特别是信息网络的全球延伸,国际化的趋势日益增强。人们基于全球发展的思考,提出了各种全球发展理念。
可见,科学发展观是对当代西方各种发展理念的有效整合与超越。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所创立的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体系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和品质。
三、从“第一要义是发展”的形成看其务实性和深刻性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的重要思想。这与实施第一步发展战略目标即实现温饱的目标相适应。邓小平深刻总结了建国二十多年来的经验教训,冲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禁锢,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他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极其务实地说“发展才是硬道理”。他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搞社会主义,中心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他反复告诫全党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并且在这个问题上要扭住不放,顽固一点。正是在邓小平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全党全国上下充满了抢抓机遇谋发展的高涨热情,迅速取得了发展的初步成功,于1987年提前三年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的第一步战略目标。这是“发展才是硬道理”思想的重大成果。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重要思想。这与实施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即总体上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从“硬道理”到“第一要务”,是江泽民对邓小平发展思想的深化和推进。一方面,“第一要务”思想把发展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赋予了发展更高的立意和更深刻的意义。江泽民在《对十六大报告稿的几点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一点十分重要。只有紧紧抓住这一条,‘三个代表’要求才能真正得到落实。”这就使得发展的立意更高、更深刻。另一方面,“第一要务”思想把发展与党执政兴国相联系,赋予了发展更深厚的力量源泉和我们党更稳固的执政基础。江泽民深刻地指出:“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紧紧把握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就能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落实,使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使强国富民的要求不断得到实现”。这样,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我们党执政兴国,就能获得更广泛、更可靠的群众基础和更深厚的力量源泉。在邓小平、江泽民发展思想的指引下,全党全国人民继续抢抓机遇谋发展,万众一心搞建设,于1995年提前五年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第二步战略目标。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要思想。它与新世纪新阶段开始实施的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第一要义”的思想相对于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又前进了一步。因为强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把发展提到了“科学发展”的高度,要求发展是科学意义上的发展,同时又把“发展”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目的、抓手、路径,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继续狠抓“发展”不放松,求真务实不松劲。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些论断,寓意极为深刻,具有鲜明的务实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虽然“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两个没有变”,是对我国基本国情清醒而深刻的认识,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要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一百年不动摇,要坚持发展这个“第一道理”、“第一要务”、“第一要义”一百年不动摇。科学发展观正是坚持了发展这个“第一要义”,符合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实际,所以从根本上决定了它是一种科学的理论。这也就是为什么从邓小平到江泽民再到胡锦涛,总是不管东西南北风,咬定发展不放松,始终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的原因所在。
由上述可见,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的形成轨迹,经历了“三部曲”:邓小平的“第一道理”(硬道理)→江泽民的“第一要务”→胡锦涛的“第一要义”。这样一个演进过程,正好与我们党提出的“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相适应。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对国情的深刻认识,具有极强的务实性。
四、科学发展观的导向性和整体性
1.由“又快又好”导向为“又好又快”
我们深入思考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要实现发展的又好又快。我国原来主要是追求“快”,现在主要是追求“好”,现在不是要“又快又好”,而是要“又好又快”。这是因为,我们过去主要追求“快”遇到了三大矛盾:一是经济高速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资源消耗严重,环境破坏严重。二是经济高速增长与国际社会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国际社会面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有两个方面的承受能力问题。一方面是对中国高速增长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担心,另一方面是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实力不断强大的恐惧。三是经济快速增长、财富总量迅速膨胀过程中财富分配不均与国内老百姓心理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上述一、二两大矛盾要求我们理性发展,科学发展,第三大矛盾要求我们和谐发展。三大矛盾综合在一起,就要求我们主要追求“好”的发展,不是要又快又好,而是要又好又快。因为“好”的发展就应包括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我们现在主要追求“好”,但仍然要尽可能地“快”,不仅要“又好”,而且要“又快”。一是因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财富蛋糕还很小。尽管我国GDP总量2005年已超过英国和法国,跃居世界第四位,但与前三位相比,落差却很大。同样是2005年,我国的GDP总量仅是位于世界第一位的美国的17.9%(且美国人口3亿多,仅是我国的1/4左右),是位于世界第二位的日本的49.5%(且日本人口1亿多,仅是我国的1/10左右),是位于世界第三位的德国的80.1%(且德国人口七八千万,跟江苏省人口差不多)。如此明显差距的存在,说明我们增长的速度放慢不得,只有保持较快的增长,才能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距离。二是尽可能快的发展也是解决各种社会矛盾、改善民生的需要。解决各种民生问题,化解各种社会矛盾,都需要丰富的物质基础作保证,各地采取惠民政策力度的大小,总是与该地区物力财力的大小相联系的。因此,我们要强调好中求快,又好又快。
2.科学发展观的整体性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统工程的总设计,一是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二是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三是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四是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这四个方面构成了科学发展观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统工程的总设计,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关于系统发展的理论。它研究的对象是中国经济社会这个大系统,这个大系统又是由各行各业和区域经济等多个子系统构成的整体。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看,科学发展观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成熟阶段的科学举措,也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性反思,表明了中国发展理论的高度自觉。从哲学的角度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近代以来认识论的一次突破”[2](26),是从单纯的经济发展观走向全面发展的发展观。所以,科学发展观更注重的是一种整体思维的转向,是一种从经济发展的层面向人自身全面发展层面的整体性思维和实践的转换。
3.科学发展观整体性的现实意义
(1)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科学发展观是从实际出发,以实践为基础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与时代特征。我国现阶段最大的实际就是发展为第一要务,其突出特点是,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和矛盾的凸显期交织在一起,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突出,按照原有的发展模式、发展路子发展已难以为继,必须走出一条更加协调、全面的新路。科学发展观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它坚持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着眼经济和社会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福祉的大局,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以及在未来发展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挑战,总结反思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取世界其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益启示,深入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新规律,提出了既符合客观要求,又反映时代潮流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目标,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策略,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无论从它产生的思想基础、理论科学定位,还是内容的深入展开,“无一不打上了求真务实的深深烙印”[3](45)。科学发展观回答了“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发展什么”这些长久以来认识模糊、争论不休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摆在发展的首要核心位置上,提出了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由全体人民共享的要求,采取了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办法。可见,整体性务实已经凝结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中。
(2)系统创新,全面升级。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发展问题的新思路、新要求。在经济建设上,提出抓紧经济结构这条主线,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在政治建设上,强调适应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意识普遍增强的新形势,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文化建设上,强调着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支撑的和谐文化;在社会建设上,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在军事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统领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全局,努力实现国防和军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对外战略上,强调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等等。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既丰富和拓展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体系,也为我们在实践中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和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科学发展观强调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强调从长远角度认识和处理发展问题;强调要持续发展,顾及子孙后代,建设自主创新型、能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认识、分析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时,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决不能单纯追求经济发展而不顾其他。全面协调,“实质上就是通过统筹各个要素的发展,以达到社会整个有机体的协调发展”[4](1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必须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要素的协调发展,整体推进。在战略指导上既要把握全局、整体筹划,又要关注局部、突出重点,在解决制约发展全局的突出矛盾中,通过局部跃升带动整体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就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要用世界眼光、系统思维、大局观念、整体视野进行统揽,统筹各种资源,综合解决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问题。要以宽广的胸怀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以系统的思维分析全局,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以系统方法谋划全局,统筹安排。要善于抓住和解决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解决事关长远的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要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多种思维形式和手段,从多种角度进行超常性思维,提出新思想、新见解、新假设和解决新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从本质上说,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具有突破性的系统创新、全面升级的思维方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新观念。
收稿日期:2010-10-15
标签:科学发展观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科学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江泽民论文; 经济论文; 胡锦论文; 时政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