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教学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论文_尹健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论文_尹健

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毛日中心校 624100

摘 要:文章认为,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氛围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师生平等互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良好氛围 营造方法

氛围,是指人们所处环境的气氛和情调。课堂氛围就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形成并处于主导地位的课堂气氛和情调。课堂氛围主要表现在心理感受和行为两个层面上。心理感受层面,如快乐、喜欢、气愤、反感等;行为层面,如微笑、注视、木然、嘘声等。从性质上可分为正氛围和负氛围。所谓正氛围,是指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氛围;负氛围则是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氛围。因此,课堂氛围的理想程度与教学效率成正比。如果课堂氛围活跃、和谐、民主,则教学效率就能得到提高;反之,课堂教学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调控课堂氛围的主要工作就是营造正氛围、转化负氛围。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呢?

一、宽松和谐激趣法

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营造宽松和 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是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师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学生才能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兴致盎然地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进入语文学习,焕发出语文课堂独有的活力。

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 关系,并将在师生沟通时起到重要作用。在讲授 《列夫?托尔斯泰》一文时,学生对文中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元误的频波”无法理解,笔者就引用同学们正在看的《西游记》激起兴趣:“难道托尔斯泰的眼睛能像太上老君的宝葫芦、像金角大王的金 角一样能把世界上的物质吸进去?”得到齐声否定后,笔者又问:“我的眼睛能把语文书吸进去吗?”学生答:“不能。”笔者一本正经地说:“我说我能! 我能通过眼睛把这本书的内容记到我的脑海中 。”望着笔者“抓起”“塞入”的手势,同学们会心大笑。进而笔者一手指着自己的眼睛一手指着课代表:“我的眼睛能把卢婉敏吸进去吗?”同学们开心答到:“能!”“对,通过眼睛我知道了她是个勤奋 好学聪明负责的女孩子。”接着再以好差两生的评价让学生领会了什么是“放出准确无误的频波”, 最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要学生自己概括对该句话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直至铃声响起还意犹未尽。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创造力才能得到开发,学生才能积极主动 参与教学。语文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语文的魅力正在于此,语文课堂的活力也在于此。

同一问题,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素养、心理状况等等不同,得出的答案可能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这就是创造力的表现,也正是我们要悉心呵护和着 意培养的。教师要放下唯师是从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建立新型的民主交流、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多给学生展开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多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和自由;重视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方法、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特别是与老师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敢于不屈从于教师、不迷信于权威、不盲从于教材,敢说“我认为”。学生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 间,尽情地自由参与自由表达,往往能产生一种宽松、新奇、愉悦的心理体验,学习兴趣高涨,从而诱发潜在的创造智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展现语文课堂的无限活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师生互动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

努力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勇于参与课堂教学,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课堂教学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让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使学生的身心和谐地发展,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每个教师都应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教导学生:教师不是万能的,教师也会犯错误;在很多方面,同学们并不比老师差。例如在电脑方面,我就要虚心向你们学习。我们师生之间是互教互学的关系,好学生应当敢于质疑。在这种坦率的学习气氛中,教师非但不会降低自己的威信,反而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师生之间的关系会更和谐融洽。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创设让学生有话愿说的情境。对于某一问题,只要能摆出充分的证据,完全可以各抒己见、自由发挥。

有时学生的讨论超出了教学范围,有时甚至影响了教学进度,也应该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哪怕有些看法在教师看来是幼稚的、荒谬的,我们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在教学中,我深刻地体会到:

1.课堂讨论能使学生逐渐进入乐学、会学、善学的境界。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活泼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使每个学生的智慧潜力、个性特长都能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得到发挥,让学生乐学;指导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会学;对学生讨论中争议大的问题答疑、解惑,使学生逐步进入善学的境界。

2.课堂讨论使学生学会了对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培养了学生倾听、思考、发言的能力。课堂讨论是理智的思想交流。别人发言时要静听,这是对别人意见的尊重。还要草草地记下他们想要支持或者反对的观点,灵活、敏捷地做出反应。

发言者必须合乎逻辑地提出他的看法,并且很好地证明他的看法,这是一个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好机会。对于其他学生而言,这是练习倾听的好机会。讨论时观点的碰撞,引发了学生更深入地思考,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创设悬念引发课堂气氛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

学生在悬念下产生了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就会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四、认真倾听促氛围

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发言。我认为,学生“讲”教师“听”有三大好处::

1.通过“听”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我通过“听”常常被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独到深刻的见解、幽默睿智的语言所折服。

2.通过“听”可以真正使教师领悟“教学相长”的真谛。

3.通过学生“讲”教师“听”,可以锻炼学生。学生越说越会说,越说越想说,越说越自信,课堂就成了他们发挥的舞台,这更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焕发出课堂的活力。

总而言之,营造轻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增加动手实践活动,同时还要善于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自愿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

论文作者:尹健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7月总第3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1

标签:;  ;  ;  ;  ;  ;  ;  ;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论文_尹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