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财务风险的应对策略研究论文_王莹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财务风险的应对策略研究论文_王莹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内蒙古通辽 028000)

摘要:近些您,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当前我国已进入到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化阶段,企业面对着日益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唯有提升财务内控管理体系的质量,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围绕新经济常态下企业财务内控管理体系的构建展开详细的研究,其中主要以构建“三道防线”进行分析,分别从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责任、实现风险揭示到风险预警、促进企业内部监督评价体系的建设等三个部分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企业财务管理;创新

引言

我国企业财务风险具有市场决定性和突发性的特征,当消费市场经济震荡显著,且商品价格的下跌与上涨幅度过大时,对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流动性,加大财务危机与风险的爆发几率,并且这种风险是商贸企业难以进行控制的。因而,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要注重对财务风险成因的探究和分析,并制定具有针对性和适宜性的内部控制策略,以有效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1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1.1内部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在企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失效的财务管理对限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其具体表现在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的管理之中,流动资产的管理方面,普遍存在利益分配不均、资产管理混乱以及资金使用不当等现象,导致企业的出款滞留期过长,坏账现象的屡禁不止。而在非流动资产的管理之中,尤其相关财务管理人员自身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缺失,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难以有效规范自身的行为,导致企业资金的流失和资本的利用效率低下,导致企业理论价值与实际价值的失衡,引发各类财务风险。

1.2资金业务方面

从企业的业务特征上来看,其具有自身营销的基本特点,并受到财务资金管理制约。当企业营销模式不具有合理性与科学性时,其资金流和业务流就会出现不匹配的现象,而当前部分企业还没有充分意识到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仍然采取传统老旧的营销模式,难以有效促进资本结构的优化,实现盘活存量,优化增量的管理目标。与此同时,部分企业在营销模式设计上忽略了对资金结构和资金运转效率的精确分析,缺乏对应收账款项目中合同账款因素的客观全面认知,从而导致在营销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资金运转的匹配性现象,造成企业经济效益的低下,难以达到良好的经营效果。

1.3资金运营风险

资金作为企业运营的起点,随着其在企业内部的价值形态转化,财务风险无时不刻地存在于企业运营环节中。特别是在购售环节,隐藏在其中的财务风险最为直观。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自身的经营风险导致企业现金流断流风险更大。经营实力和财务实力的层次决定着大部分企业只能接受短暂的经营性亏损,若出现持续性和长时间的经营亏损,在得不到股东不注资、银行不新增贷款或不续借贷款等企业外部资金的补充情况下,那么企业内部资金流必将耗尽,灾难随之而来。

2经济新常态下商贸企业财务风险的内控对策

2.1优化财务控制制度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企业为了有效规避财务风险,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征与战略发展目标,构建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从而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铺平道路。首先,企业要依据自身的业务能力和行业特征,建立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财务管理制度,依托云计算、大数据、ERP等先进信息技术手段,落实对预算编制、成本控制、实物资产应收账款等方面的系统分析和研究,挖掘其管理中潜在的问题或薄弱环节进行及时的纠偏和弥补,从而有效降低财务风险事件爆发的几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其次,企业要注重完善内部会计审计控制制度,遵循国内外市场的变化特征和趋势,灵活的调整自身的市场定位,建立职能部门执行会计审计制度和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促进各个岗位权、责、义的一体化,实现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消除“信息孤岛”现象,找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内控的盲点与漏洞,保障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控的有效实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调整企业债务结构

优化企业的债务结构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资本收益力,增强其债务偿还能力。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要提高对债务结构优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快企业产权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化的企业法人制度,将企业所欠的贷款转化为国家对企业的投资,将政府拨款转变成贷款,再将贷款转变成投资,或者将商业银行对企业的债权转化成银行对企业的股权,从而有效规避三角债务的产生。其次,企业要进行科学的纳税筹划,在税收法律和政策的框架内,调整内部纳税方案,加强对自身涉税业务的有效评估,节约不必要的税收成本,进而有效防范及规避税务风险,实现扭亏增盈。再次,企业要将建立完善的投融资机制,拓展、股票、租赁、信用筹资以及债券等融资渠道,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投资回报,分散企业的财务风险,降低资本负债率,进而充分发挥财务杠杆作用,维护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最后,企业还要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依托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落实对企业资产负债率指标的精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具有前瞻性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合理的债务重组规划,进而有效协调商贸企业各项债权之间的关系,规避应负债率过高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2.3加强企业财务动态管理

新时期企业财务管理要求更加细化,通过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并借助于企业财务管理工具与信息平台实现企业运营中的物流、资金流、管理流、财务流、审计流的数据的高效管理。信息数据的动态共享将加快企业财务管理效率,实现企业财务资金的高效配置与风险挂空,为企业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4降低企业筹资成本

降低企业的筹资成本,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增长,为企业价值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首先,企业要依据企业的投资需求和资本预算,遵循以“投”定“筹”的原则,合理安排筹资期限,使其服务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避免企业资金的闲置,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其次,企业要合理筛选筹集资金的渠道和方式,

充分意识到不同的资金来源其形成资本成本是具有差异性,即使选择了同一资金来源,筹资方式差异也会产生不同结构,在进行筹资的过程中,认真严谨的比较银行贷款、股票、债券、合营等不同资金来源的资本成本,以经济性和实效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择最适宜的筹资渠道和方式。再次,企业要优化资本结构设置,在适度的范围内合理的提高债务资本比率,降低权益资本比率,以降低综合资本成本,促进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最后,企业还用注重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积极参与等级评估,提高自身的信用水平,从而为金融资本市场上筹资活动提供便利。

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价值机制已经逐步取代价格机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机制,面对这样的客观变化趋势,企业要及时的调整自身定位,优化财务控制制度,调整企业的调整企业债务结构,在法律框架内采取有效的措施减轻企业的税务负担,并不断拓展融资渠道,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级,降低企业筹资成本,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陈捷.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内控措施[J].纳税,2018(03):104.

[2]李小华.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内控措施[J].中国总会计师,2017(12):110-111.

[3] 戴峥嵘.经济新常态下创新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7, (23):26-27.

[4]侯蕴兰.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应对[J].财会学习,2019(18):45-46.

[5]朗娇娇,张文娟,金甲甲.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及其应对策略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6(02):84-88.

[6]蒋武明.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应对策略研究[J].中国商论,2019(10):124-125.

[7]李超.企业财务管理中金融投资风险的应对措施[J].纳税,2019,13(15):144.

[8]李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05):105-106.

论文作者:王莹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  ;  ;  ;  ;  ;  ;  ;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财务风险的应对策略研究论文_王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