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论文_杨会增

天津市安定医院 300222

摘要:目的 分析并研究采用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于精神分裂症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计选入本研究58例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29例。对照组患者选择采用利培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采用阿立哌唑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所有患者连续治疗四周以后,比较本研究两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表(PAMSS)减分率、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减分率和社会功能量表(PSP)的分值,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在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选择阿立哌唑和利陪同进行治疗都能够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但是用阿立哌唑治疗患者时,患者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低,所以更适合对患者进行治疗,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阿立哌唑;利培酮;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没有完全明确的重性的精神类疾病,患者一般都存在有特殊的思维,特殊的知觉和情感行为,这对患者产生较为严重的生活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的影响[1]。通常会在精神支配情况下对患者产生影响,所以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于精神分裂症来说是进行治疗的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本研究据此分析这两种药物对精神分裂症进行治疗的对照,结果取得满意成果,现将主要研究情况作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选入本研究58例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8岁,最小年龄为22岁,患者平均年龄为(45.5±11.4)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6岁,最小年龄为24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4.7±10.8)岁。所有患者经过检验和诊断,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当中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分组后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给药利培酮进行治疗,起始剂量为1mg/d,随着治疗的不断进展,药物剂量可以渐渐调整为2~4mg/d,并以此维持治疗。观察组患者给药阿立哌唑,患者的初始剂量为口服10mg/日,患者的口服剂量在一周内逐渐增加到20mg/日,之后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而逐渐加量,患者的最高剂量不可超过30mg/日。本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观察时间均为4周,治疗过程中禁止对患者采用其他的精神类药物进行治疗,也禁止对患者采用抗抑郁药物和心境稳定剂。如果患者伴随有一定的失眠状态,或者患者伴随有运动障碍以及静坐不能者,需要为患者给药苯海索和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前都有患者的肝肾功能进行常规检测,检查患者的心电图和体重,对患者的血常规以及尿常规进行检测。

1.3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对患者的PANSS、CGI、PSP等评分进行检测,采用PANSS对患者的精神症状结合变化情况进行检测评定,采用CGI对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进行检测,采用PSP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状态和变化进行评定,本研究三个量表的评分分别在患者的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各进行一次评价[2]。调查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IBM SPSS23.0进行统计学分析,t值检验计量资料,P<0.05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

对所有患者连续治疗四周以后,比较本研究两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表(PAMSS)减分率、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减分率和社会功能量表(PSP)的分值,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具体情况请参见表1所示。

2.2不良反应

比较本研究的不良反映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嗜睡、失眠、头晕、出汗、口感、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心动过速、激越焦虑、体位性低血压、便秘和肝功能异常等方面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比较两组患者的的静坐不能、震颤、乳汁分泌、体脂量增加、月经周期改变等,观察组分别是0例、2例、0例、3例、1例,对照组分别是4例、7例、4例、6例、6例,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精神分裂症在临床上一般会伴有严重的社会功能退化等情况,这种疾病会为患者的社会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社会的偏见也会对患者自身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很多患者都没有亲密朋友,甚至患者的家人也无法接受,患者在生活当中和工作上都受到了歧视,社会功能慢慢的退化,很多人因为慢性衰退,进而导致患者出现精神残疾[3]。

以上对抗精神疾病的药物,一般选择采用镇静等方式进行治疗,但是这类药物具有较大的副作用,会患者带来一些不良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会降低患者的认知功能,进一步的加深患者社会功能的缺损的程度。本研究分析两种药物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从本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从治疗效果角度来看,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但是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要比对照组更轻。

阿立哌唑与多巴胺D2、D3、5-HT1A和5-HT2A受体有很高的亲和力,与D4、5-HT2c、5-HT7、a1、H1受体及5-HT重吸收位点具有中度亲和力。阿立哌唑是通过对D2和5-HT1A受体的部分激动作用及对5-HT2A受体的拮抗作用来产生抗精神分裂症作用的。它能够通过对D2和5-HT1A受体的部分激动作用及对5-HT2A受体的拮抗作用介导产生的,与其它受体的作用可能产生了阿立哌唑临床上某些其它的作用,如对α1受体的拮抗作用可以阐释其体位生低血压的现象。

综上所述,临床上在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选择阿立哌唑和利陪同进行治疗都能够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但是用阿立哌唑治疗患者时,患者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低,所以更适合对患者进行治疗,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田小元,向永红.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06(01):55-57.

[2]赵辉.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05(08):317-318.

[3]易峰,刘晓伟,苏旭江.棕榈酸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开放性对照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15,08(10):647-649.

论文作者:杨会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8

标签:;  ;  ;  ;  ;  ;  ;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论文_杨会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