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管理中现状及提高机械管理水平的策略研究论文_谭建书

机械设备管理中现状及提高机械管理水平的策略研究论文_谭建书

重庆市黔江食品药品检验所 重庆市黔江区 409006

摘要:机械设备管理是对机械进行常规维护以及与财务管理、工程管理、采购管理等多方面发生联系的管理环节。机械的使用寿命都是有限的,需要管理者进行日常修护,增加使用寿命。同时,在机械出现问题时也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修理。

由于机械的耗费较大,机械管理也成为了重要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机械设备;机械管理;财务管理;工程管理;采购管理

1 概述

当今,各行各业都在社会主义背景下进行飞速发展,也是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们的目光也纷纷转向提高产业的效能上。在此基础上机械设备管理也广受大家的重视。机械设备的使用,为人类一些危险工作带来了福音。一些化工辐射、高空危险工作都依靠机械去完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机械的运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1】。它不仅仅能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牺牲,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机械设备的普及率在日渐增多,大到国家航天设备,小到家庭日用机器。机械的出现大大解脱了人们的负担,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人工智能也在丰富着人类社会,成为火热的新兴领域。

新事物的出现虽然丰富了生活,但是它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小视。众所周知,机械的购买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养护才能使用更久,达到利益最大化。但是,我国目前在机械管理方面人才十分的紧缺。这就导致部分机械因维护不当,过早报废。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的很大程度上的浪费。另一方面,机械的处理也会造成环境、水源的污染。在此基础上,如何进行机械管理、提高机械管理水平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也是围绕出现的问题以及存在现状进行问题研究。

2 机械设备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机械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机械管理制度存在缺失现象,并且国内现有的管理存在状况十分的混乱。在利益的驱使下,管理者并没有因此采取相应的措施,忽略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管理问题。机械使用超负荷,但是并没有进行正常的养护。更大程度上是相应的管理制度跟不上机械的发展速度。这就造成了机械寿命结束就更换的恶性循环现象。这些现象存在于国内很多的企业之中,也反映除了国内企业缺乏相关意识。同样,企业更没有完整的制度去制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这些问题导致日常工作台账的建立、技术档案都十分的缺失,从而使对机械设备后期的管理和新增调节产能的购置无法符合企业实际发展需要。另外,由于监管的不严格和使用的混乱,极为容易造成机械设备损坏后无人修理或是机械设备丢失等问题,从而给企业的经济利益和正常生产带来巨大阻碍【2】。

2.2 机械设施维修不全面且维修人员素质不足

目前国内的技术发展还不够完善,对设备的维修、保养等没有完善的技术支撑。机械的使用难免会遇到更换零件、添加润滑油、设备进行部分更新、操作失误的解决方法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没有专业的人员处理,会使机械的使用寿命大打折扣,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这一系列问题应该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为机械设备维修提供充足的支持,以及培养高素质的维修人员。高素质不仅仅是要求维修人员拥有丰富的维修经验,同样,要拥有与时俱进的先进技术。企业可以派遣有潜力的工作人员进行更高层次的培训【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机械设备不及时更新老化现象严重,施工效率较低

除了上述所提及的三个主要问题之外,当前国内机械设备管理还存在有设备更新不及时的问题。这个问题需要采购部门与财务部门进行协商,使用相应的资金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时的更换。企业在坚持成本与效益相统一的情况下,同样要确保机械设施的完备。一味的追求低成本、高盈利会将企业的生产陷入死循环。从长远看对企业的盈利十分的不利。如果设备跟不上生产要求,在订单与生产不相符合的情况下会导致企业陷入危机,甚至要赔偿违约金。不仅仅损害企业利益,还影响企业声誉。因此,从企业更好地发展角度看,及时更新机械设备是十分有必要的【4】。

3 对机械管理问题提出的对策与建议

3.1 完善机械管理制度,确保实施力度增强

在上文的分析当中,笔者发现,当前我国机械管理中存在有制度不健全且缺乏实施力度保障的问题。为此,在对上述问题的解决中应该努力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相关意识,增强管理者对机械管理制度实施强有力的措施实施。企业的目的就是盈利,利益大于天。管理者都会审势度时对当前形式进行把控,只需要让管理者看到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影响企业利益。管理者自然会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具体措施可以是:建立完善的相关制度、培养专业的技术人员、建立日常维修小组等。并且结合机械出现的问题机动灵活的解决,以此符合企业盈利的愿望。

3.2 建立健全机械管理体系,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素质

完善的机械管理制度固然重要。但同样需要良好的执行人员以及优秀的技术人员为此提供支持。这个环节不是简单的说文解字,需要身体力行的实施。最基础要对现有机械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机械的使用年限、维护时间、工作效率等基本信息。在此基础上,安排专门工作人员,分台看护,做到一人一台机器,落实到个人。在此之后出现的问题都有专人负责,不仅仅提高了机械的养护水平,也更加的分明责任,做到各司其职。企业也应该将机器的相关信息录入监察系统中,更好的调节机械的整体使用情况,为企业带来更好的效益。完善的体制使各种信息更加透明,整个平台都井然有序,可以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3.3 建立机械管理考评机制,确保使用效率提升

在上文中,均以具体措施解决了相关问题,但是,同样需要完善的机械管理考评机制,以此确保使用效率得到更高的提升。一方面是员工管理方面:在每次机械的维护之后都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机械出现的问题、解决措施、养护反思以及收获。这样不仅可以督促技术人员的工作,更可以在技术人员的绩效考评中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应当建立完善的责任体系,规范对机械的日常使用机制,严格控制机械的零件更换质量、机械的调用制度等。确保机械的状态满足日常的工作。机械管理考评机制是管理方式的创新,是企业为了追求更好的管理目标所作出的应有的机警措施。

4 结语

机械的出现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企业的大规模生产、家庭生活的智能化做出了突出贡献。机械的使用大大解放了劳动力,也避免了一些危险的出现,是经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5】。随着各行各业对机械的依赖程度的提高,机械使用所出现的问题慢慢走入大众的视野。机械设施不仅仅简单的用于工厂,用于建设。在生活中的运用也逐渐增多,尤其新领域人工智能的出现更加提高了人们对该领域的兴趣。机械的购买需要大量的财力,如果没有完善的养护措施,对企业来说将是一大笔固定支出。目前的情况是人们对机械的使用兴致勃勃,但是并没有一些好的措施、专业的人员对机械的寿命加以提高。这些问题的存在成为人们更好利用机械创造效益的阻碍,急需解决。笔者针对此现象提出了些许意见与建议,仅此希望我国的机械使用水平达到一个更高的高度。更加的专业化、科学化、人性化,更好的为人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峻,裘斌.建筑工程中机电安装的施工和管理解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2).

[2] 常捷.机械管理工作中的管理模式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5,(4).

[3] 纪士斌.建筑机械基础(第三版)[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 王景琦.建筑施工企业机械设备隐患[ J] .施工企业管理,2001(9):36.

[5] 高秀明.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风险投资[ J] .工程建设机械,2000(2):89.

论文作者:谭建书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机械设备管理中现状及提高机械管理水平的策略研究论文_谭建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