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电站作为除害兴利的水利工程,其建设质量的高低对于城市运行有着重要影响。所以水电站厂房的建筑质量也是相关单位密切关注的问题。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现代建筑物常用的建筑方式,在水电站厂房的建设过程中同样可以发挥显著的作用。在水电站厂房的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务必要控制好每道施工程序的质量问题,做好对施工之前、施工过程中以及工程验收质量的全程控制。文章旨在对现阶段的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并针对水电站厂房提出必要的养护措施。
关键词:水电站厂房;现浇混凝土;分析
前言:水电站厂房的主要任务是让机电设备集中布置,使其具备良好的运营和检修条件,在保障机组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保障发电质量。水电站厂房作为水利设施中最基础的环节,而厂房施工的重中之重则是厂房混凝土施工环节。厂房混凝土施工要针对其所具有的特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从而确保厂房混凝土工程项目能够高质量的完成,下文将对其施工中所涉及到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1.水电厂房混凝土施工
1.1施工特点
现浇混凝土是根据设计位置进行支模、灌注混凝土结构,具备整体性好、刚度大的特点,对于不规则平面的适应性也较强。但现浇混凝土施工工序繁多,且需要养护,对技术要求较高。水电站厂房结构水电站厂房结构包括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以发电机层来作为分界点。下部结构包括基础混凝土、椎管、蜗壳、风罩等,虽然结构相对较小,但预埋件数多,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上部结构的特点在于承重能力强,例如框架结构。但也有承重能力相对较弱的砖墙,上部结构通常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水电站厂房建设需要在厂房内部进行密集工作,而水利工程本身工期时间长、人员和成本消耗大,因此混凝土材料是建设过程中的重点,这也是现浇混凝土的施工特征。在施工正式开始前,首先要对基地进行基本的处理,例如对于杂物的清理和排水工作等,这也是影响工期的主要因素。水电站的结构趋于复杂,对于混凝土的要求会比较高,无论是标号、抗渗指标还是掺合材料的使用,都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因受到自然环境因素带来的材料性能变化,这种特殊性质也让现浇混凝土的结构变得更复杂,施工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相比于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该建设技术还需要预先计划好工期要求,以便于留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灌浆和回填工作。在材料的选择上,包括骨料、水泥和外加剂的使用。在骨料选择方面,为了提升建筑物的质量,骨料应该具备足够的硬度和密度,保障施工的质量要求,内部杂质的含量也控制在规范要求内。水泥的选取应根据实际的施工要求,来确定水泥的品种、指标,满足图纸所设定的施工标准。外加剂的选择,应该遵从强度提升原则,来确定是否要加入缓凝剂、减水剂、早强剂等,对于各个结构的质量保证也具有显著的效果,具体的选择根据施工的实际进度和要求决定。
1.2施工技术及施工方案
首先是设备配备,设备的配备首先要考虑到混凝土的运输配置,无论是进行水平运输还是垂直运输,都应该从混凝土的特点来进行分析。水平运输主要是通过翻斗车、人力手推车、混凝土罐车等工具来进行运输,通常用于地面的材料运输;而垂直运输方式则是利用起重机、混凝土泵等机器运输,这些应用途径广泛的材料在建筑施工环节当中很常见,对于运输速度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在实际的施工环节也应该考虑到这一点,在设备的选择上考虑到将垂直运输与水平运输相结合,使人力劳动能够与机械劳动进行协调,提高运输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还需要考虑到施工环节中的各个设备互相影响的问题,在设备的布局方面应该进行规划,在合理的配置下才能提升混凝土的浇筑强度。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环节是现代建筑中的常见施工,通常实体的最小尺寸都在1m之上,且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内部升温快,因此为了保障其结构安全,应该在防裂缝方面展开技术保障。在水电站厂房的施工中,可以通过塔机、汽车吊等方式来对下部结构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采用跳仓浇筑的方式。跳仓法利用了混凝土结构在5~10d期间的性能尚未稳定的特点,因其容易将内应力进行释放,所以采取分块规划、分层浇筑的原则,进行间隔浇筑。混凝土的浇筑应该控制好间隔时间,按照技术规定和图纸要求来进行。如果间歇时间太长,则应该考虑按照施工缝来进行处理。板梁柱结构施工应当根据断面大小和高度来确定分层高度。一般情况下板厚度小于60cm时,不采用分层,直接进行铺料浇筑,当大于60cm时采用分层浇筑。具体采用平铺法还是台阶法需视仓面大小来决定。墙体施工的材料选择要基于厂房的功能决定。收仓面的施工要保障拆模之后的墙面印记线处于直线状态,视温度高低来确定养护时间。一般情况下选择在低温时节进行表面覆盖保温设备来进行保温工作。
2.施工注意事项
2.1现浇混凝土养护工作
浇筑环节中需要注重混凝土的养护工作,通常采用洒水养护或是覆盖薄膜的方式进行养护,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温度来决定。在养护环节中,还应该注重质量保障工作,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标准来进行混凝土的搅拌、振捣、养护等。面对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也应该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如混凝土漏振而出现的孔洞等。当出现类似情况,要通过人工平仓的方式来将水泥浆与粗骨料进行结合,防止内部出现孔洞现象。总而言之,当混凝土出现性能问题时,要及时做好养护的质量保障工作,提升施工技术水平。
2.2防裂缝处理
裂缝是混凝土工程中的常见问题,尤其是当混凝土施工时处于夏季室外温度较高的期间,需要采取一定的降温措施来预防混凝土结构出现质量缺陷。施工方可以在水泥的原材料的选取上进行管理,选择一些发热量低的水泥,并以此为基础控制好水化热,提升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此外,对于运输和浇筑环节中的温度管理,也应该做到严格把控,以降低环境温度为主要的工作方向,避免阳光直射。如果是新浇筑的混凝土,则应该注意保温材料的覆盖,加速混凝土的散热,防止出现裂痕。同时,保温措施也应该进行。当在冬季天气较冷的时候进行混凝土施工,要采取保温措施,对骨料等进行预热,根据施工的实际要求加入热水进行混凝土的搅拌,然后在浇筑前用热风枪进行升温,确保浇筑完成后能利用保温材料进行覆盖。可以看到,无论是温度过低还是过高,都会导致各类质量问题的产生,因此施工环节中也需要重视这些问题。
2.3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
在水电站厂房的混凝土施工之前,一定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严格把控好施工原材料的质量,对施工工序仔细检查,观察其是否合理。与此同时,当发现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时,要及时处理,使其得到有效的解决。另外,要根据该工程对于混凝土的要求,控制好外层混凝土的光洁度以及平整度,并做好模板的加固处理,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满足相关的要求。
3.小结
通过研究,可以看到水电站厂房施工难度比较大,对于混凝土浇筑质量要求相对较高。而现浇混凝土本身需要进行现场搅拌,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要做好管控。因此,在水电站厂房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混凝土运输、拌合以及浇筑等工序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施工质量达到工程建设的标准,有效保障厂房的质量。作为施工方,应该注重现浇混凝土施工的高技术要求,从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两方面入手,切实提升施工质量,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文范,李书藏,蒋伟,等.某水电站尾水桥内置芯模现浇混凝土箱梁施工技术[J].四川建筑,2015(1):218-219.
[2]杨钧权.关于水电站厂房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J].电子测试,2015(5x):140-142.
论文作者:翟卫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混凝土论文; 水电站论文; 厂房论文; 结构论文; 质量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现浇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