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意识与实践的历史考察_政治文化论文

中国现代化意识与实践的历史考察_政治文化论文

中国现代化意识与实践的历史考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意识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2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09(2000)05-0029-08

何谓现代化?至今仍是见仁见智、言人人殊的一个概念。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曾罗列了现今学术界流行的四种说法:一曰,现代化就是“西化”或“欧化”;二曰,现代化就是工业化;三曰,现代化就是富强化;四曰,现代化就是创新与效率化[1](P93)。实际上,关于现代化的认识,远不止前述四种。如金耀基就认为:“现代化是指传统性社会利用科技之知识以宰制自然,解决社会与政治问题的过程”[2](P3)。A·R·德赛则从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态等领域描述了现代化的含义与特征。[3]

我认为,纵观近世各国现代化进程实态,现代化实在是一个多姿多态多层面发展的历史过程。各国由于其社会发展的背景不同,人们对现代化的理解和要求也不尽一致,各国所反映出的现代化内容及现代化过程也形色各异。因此,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概念,来准确地表述现代化的含义及特征。就中国而言,由于不同于欧美的历史背景使得中国现代化,从一开始就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识和实践。

本文试图对中国的现代化意识和实践作一纵向考察,以有助于人们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乃至整个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认识。

一、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意识的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的现代化不是自发地产生的,而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出现的。这种背景,决定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中国现代化启动于国门被迫打开之后,这使得中国的现代化,从一开始就具有开放性。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实际上是中国与世界融合交往的历史过程。

第二,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国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兵临城下,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形势下发生的,这使得中国的现代化,从一开始就抹上了雪耻图强的色彩。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实际上也是发愤图强,重振民族雄威的历史过程。

第三,中国的现代化是在与西方现代文明的较量失败后启动的,这使得中国的现代化从一开始就显示了向西方学习的态势。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实际上是学习西方、赶超西方的历史过程。

开放、雪耻、图强、学习西方、赶超西方,即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有关开放、雪耻、图强、学习西方、赶超西方的意识,亦即成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意识。

诚然,由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中国现代化的意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不同的内涵和方向。但纵观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正是这种强烈的追求现代化的意识,指引着中国社会的变迁和发展。

中国现代化的意识产生于鸦片战争之后。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想,即是中国现代化意识的最初形式。“师夷”,就是向西方学习。“师夷”的目的,是为了“制夷”,是为了中国的强盛。

自魏源要求“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始,至今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国人追求现代化的意识,按其具体内容,大致可划为三个发展阶段。

(一)资本主义现代化意识阶段(1840-1919)

在这一阶段中,国人的现代化意识主要表现为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企图仿效西方模式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这一意识又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期。

1.学习西方“器用”期。魏源的“师夷”主张揭开了这一期的序幕。在魏源那里,“师夷”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他在著名的《海国图志》中指出,“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4]因而他主张要尽可能地向西方购买或仿造外国的轮船和枪炮,以创办自己的现代军事工业。魏源这种企图学习西方先进的“器用”来赶超西方的主张,反映了国门初开,国人对现代化的最初直观认识。因为中国首先在军事方面蒙受了奇耻大辱,领略了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因此,在与西方先进的文明较量中,第一感受,即是要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从这一角度言,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渗透了时代的要求。因而魏源的“师夷之长技”思想,很快成为社会的普遍意识。随后出现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就是这种意识的延续和发展。

2.学习西方“制度”期。以学习西方坚船利炮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哄哄闹闹近20年,并未能使中国得以自强。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又一次遭受赔款、割地的屈辱。面对现实,一些有识的中国人已开始意识到,仅凭坚船利炮不能使中国自强,必须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改变窳败昏昧的封建体制,才能遏止列强的侵略,使中国强盛起来。于是,从19世纪90年代起,国人开始走出“学西艺”的圈子,进而产生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意识。从康有为、梁启超企图以改良的办法,在中国引进英日式的“君主立宪”政体,到孙中山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封建专制政体,在中国建立法美式的共和国政体,无不反映了国人力图引进西方式的政治制度,将中国引向现代国家的意识。

3.学习西方“精神”期。中国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努力,应该说,曾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专制政体,在中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政体。但新生的共和政体,未能预防袁世凯专制独裁的出现,也未能改变中国继续受列强欺凌的局面。这种局面,使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再次感到,向西方学习还有更深层次的内容。他们从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还必须建立相应的文化思想;新国体与旧文化绝对不能调和。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上撰文指出:“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家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盖共和立宪制,以独立、平等、自由为原则,与纲常阶级制绝对不可相容之物,存其一不必废其一。”[5]于是,从1915年起,要求学习西方民主科学精神,重建中国现代文明,成为最先进的社会意识。在这种意识支配下,中国旧有文化受到了最严厉的批判,西方的民主科学精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张扬。

由上述可见,无论是“器用”期、“制度”期,还是“精神”期,国人的现代化意识,都是以西方资本主义为蓝本的。故可称之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意识阶段。

(二)新民主主义现代化意识阶段(1919-1949)

从1919年五四运动起,中国学习外国的内容和性质都有了新的变化,现代化意识具有了新民主主义现代化的特征。中国现代化意识的变化,其原由,一是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资本主义文明弊端开始暴露;二是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社会主义文明开始兴起。从孙中山“以俄为师”,到毛泽东“走俄国人的路”,都表现了学习对象的转变和现代化意识的变化。

诚然,在这一时期,主张向欧美学习,走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者仍大有人在。但主张建立新的民主主义现代化,的确是五四后国人现代化的主流意识。以下例证可以说明这一点:

其一,1933年中国知识界曾进行过“中国现代化问题”大讨论。从刊载在《申报月刊》“中国现代化问题号”的10余篇论文来看,只有1篇仍坚持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而倾向社会主义的有5篇,主张非资本主义方向的有9篇。[6]

其二,1919至1949年间,中国出现了一批民主党派。人们常将这些党派认定为主张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党派。然而就是这些党派,也不主张完全搬用西方那一套,而主张走中国的路,建立中国式的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经济和现代化文化。如抗战时期成立的中国民主同盟在政纲中就宣称:“中国民主同盟在中国所要建立的民主制度,绝对不是,并且绝对不能,把英美或苏联式的民主全盘抄袭。我们要根据英美苏的经验,树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制度,在我们所要为中国树立的民主制度上,我们没有所谓偏左偏右的成见。我们亦没有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这些成见。我们对别人已经试验过的制度,都平心静气的取其所长,弃其所短,以创造一种中国的民主”[7](P222)。在经济上,则“力求计划经济与自由经济相配合”[7](P230)。

其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力图仿效俄国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在1927年上半年,中国共产党还进行过关于中国革命前途问题的讨论。在讨论中,中共较一致地认为,中国革命并不是要把中国变成一个资本主义的国家,而是要使中国走上非资本主义的前途。此后,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更鲜明地表达了要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意向。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多年来努力奋斗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8](P663)。这样的新国家,既不同于欧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也不同于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共和国,而是中国式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8](P675)在《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则更详细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具体目标:在政治上,不是建立一个旧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而是建立一个联合一切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制度;在经济上,允许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和个人经济多种成份并存发展;在文化上,力图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而不是为少数者所得而私的文化。[9](P1055-1058)

由此看来,五四后中国人的现代化意识,已不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简单模仿,而是一种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主义现代化。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意识阶段(1949年至今)

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不仅为中国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可能,而且将国人的现代化意识统一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上。

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实际上是一篇要向俄国学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宣言书。毛泽东在文章中宣告:“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中国人将拜俄国为师,“走俄国人的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国家。[10](P1471)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布了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这是第一份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规划。中共中央表示要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随后在中共的领导下,全国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

1964年,中共又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目标,并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向四化进军的号召。

从50年代以来,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尽管出现了许多曲折,国人期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尽管仍在努力奋斗之中,但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始终是中共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意识。尤其是80年代以来,国人的这种意识越发强烈。邓小平即告诫全国要“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这件事情,任何时候都不要受干扰,必须坚定不移地、一心一意地干下去。……这件事情一定要死扭住不放,一天也不能耽误”[11](P276)。

由上述可见,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现代化意识大致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尽管现代化的内涵、方向有所不同,但要求实现现代化的意识,犹如一根主线,贯穿于整个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

二、现代化实践与中国的现代化历史

现代化意识反映到实践层面上,即形成了一系列现代化运动。回首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国的现代化历史,实际上正是以下这一系列现代化运动所构成的。

一是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关于这个运动,学术界多有非议。无庸置疑,这个运动由于其发起者自身的局限性,对社会发展曾有许多负面影响,但从现代化的角度言,却是在“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想意识指导下的自强运动。如果单从物质技术层面上说,洋务运动不能谓之完全失败,它曾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到19世纪末,洋务派先后创办了24家军工企业,150余家民用企业,还兴办了一批现代交通运输事业。这些军工和民用的企业,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现代意义的企业。洋务运动的成果还表现在国防建设上。经过惨淡经营,到甲午战争前夕,中国已拥有78艘军舰,24艘鱼雷艇,总排水量达8万余吨。所有这些,都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二是康有为、梁启超等领导的戊戌维新运动,以及随后展开的立宪运动。关于这次运动,因浓重的改良色彩,长期以来也一直受到学术界的批评。确实,这次运动就其方法、内容,及其预期的目的等等,还存在着许多不切中国实际的地方。这些不是本文要讨论的内容。我们在此要说的是,这次运动在中国现代化历程中的地位与影响。我们认为,如从现代化的视角看,康、梁领导的戊戌维新运动及清末的立宪运动的意义在于:其一,它提出了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命题,从而动摇了延续数千年的封建政治体制。其二,它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种种迹象表明,20世纪初的中国,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思想,较传统社会相比,都有了显著变化。如在政治上,迫使清政府进行了行政机构的调整和改革,仿照西方国家设立了商部、学部、邮传部,以及资政院,在各省设立咨议局。这方面的改革,尽管是有限度的,但仍是可贵的。在经济上,继续兴办现代化的工矿企业,并建成了近1万公里的铁路,近千艘大吨位轮船,6万余公里的电报线,以及19万余公里的邮差邮路。在文化教育上废除了科举制度,兴建了一批新型学堂。所有这些,应该说,与维新运动和立宪运动的推动是分不开的。

三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运动。这个运动几乎是与康、梁的维新运动平行展开的。从形式上看,这两个运动有着截然不同的方式与内容。康、梁主张以一种温和的方式,变革传统的政治体制;其政治目标是仿效英日确立君主立宪政体。而孙中山则主张用暴力的手段,推翻传统的政治体制;其政治目标是推翻清政府,在中国建立民主的共和政体。但如果我们透过这些形式,就不难发现,这两个运动在现代化的方向上,有着他们的同一性:其一,无论是孙中山,还是康有为、梁启超,他们都认为中国的传统政治体制不能再延续了。其二,无论是孙中山努力实现的民主共和政体,还是康有为、梁启超企图实现的君主立宪政体,其蓝本都是西方的政治制度。可以说,孙中山的辛亥革命运动和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运动,都是中国人要求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来变革中国的意识在实践层面上的反映。当然,就其运动的成果而言,辛亥革命在中国现代化中的位置是康梁的维新运动所无法比拟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王朝专制体制,且仿照西制,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这不能不说是中国走向政治现代化的一块里程碑。

四是陈独秀等人于1915年发起的新文化运动。这是一次文化观念、文化思想上的革命运动。这次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突出地表现在文化思想层面上。第一,它对封建旧思想旧道德发起了猛烈批判,要求以西方的民主科学精神建设新思想新道德;第二,它揭示了实现人的现代化对实现社会现代化的意义。陈独秀等人总结了近代以来国人学习西方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感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不仅仅是“器用”,也不仅仅是“制度”,而是国民的精神。因为“器用”与“制度”,都是由人来创造和使用的。从而他们提出了改造国民精神问题,并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撰文描述了“新青年”的基本特征: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12]“新青年”这六点特征,就是今日看来,也是对现代人意识的精到概括。陈独秀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次中国走向现代社会的思想教育运动。

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这次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贡献,一是根据中国的国情及时地调整了现代化方向,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只能是非资本主义的;二是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剥削压迫,结束了军阀割据状态,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政治前提和首要条件。

六是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运动。这是近代以来最具规模、最具影响的现代化运动。这次运动开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清除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实现了国家统一和国内革命政治力量的团结。同时在经济上没收了帝国主义在华资本,接收了国民党政府的国家垄断资本和少数大官僚的资本,中央政府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中国由此具备了实现现代化的有利条件。从此,实现现代化被确定为国家的首要任务。

从1953年起,中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这个计划是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中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不首先发展经济就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因此,有计划地全面地推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可以看做中国实现全面现代化的起步。从50年代到70年代,由于中共党内极“左”思潮的干扰,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受到了挫折。但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并未中止。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再次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并把国家的基本路线定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路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余年,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可以预言,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可能还会有曲折,但前进的总趋势是无法抗拒的。

以上所述的是在各类现代化意识影响下的几次具有较大影响的实践活动,类似性质的活动还有许多,如民初资产阶级的国会运动、20年代的国民会议运动、30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40年代的宪政运动等等。正是这些形色各异的现代化实践活动,构成了中国现代化历史的主要内容。

三、几点认识

上述关于中国现代化意识和实践的考察,不仅有助于我们对中国现代化历史的认识和了解,而且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的发展。

由上述考察,我们至少可获致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现代化问题揭示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总趋势。鸦片战争以来150余年的中国历史表明,中国社会始终处于大变动时期,但在这变动中,人们要求实现现代化的愿望是不变的。

第二,现代化问题规定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总任务。近代以来,面对着西方列强的压迫,面对着中国与先进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客观存在的差距,中国不同的阶级、不同的党派都从各自的认识角度来感受中国存在的问题,来规定近代中国的任务与目标。从总体上说,这些问题就是中国的现代化问题。中国现代化的问题,说到底,是三个问题,即三个方面的现代化:

其一,政治现代化:即政治民主化,反对和消除封建主义、专制主义,建立民主的政治制度,树立民主的社会观和人生观,实现民主的政治生活。同时,现代化的国家还必须是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的国家。

其二,经济现代化:包括生产方法、组织形式、经济制度、经营方式、管理方法等的现代化。实现经济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变革生产关系,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其三,思想和生活现代化:包括人们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从整个社会来说,现代化要求创造一代具有新的思想、新的知识、新的技能的人,从事新的社会生活。

上述三个方面的现代化,实际上就是中国近现代社会要完成的总任务。150余年来,中国一直在为完成这三大任务而努力。

关于政治现代化任务,戊戌维新和辛亥革命即提出了这一问题。在当时,无论是资产阶级改良派,还是革命派,他们的目的都是希望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国家。此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打倒北洋军阀,打倒国民党政府,建立人民民主国家,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也是为了实现民主任务。今天,人民民主国家早已建立,但民主制度还不完善,民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还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养成。进一步完善民主制度,培养民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学会运用民主的方式组织社会生活、处理各种问题,仍是今天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

关于经济现代化任务,早在办洋务时代,中国的统治者从维护其统治出发,在“师夷之长技”的意识下,创办了一批近代资本主义企业。由于受到封建地主阶级和外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压迫,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缓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收了官僚资本,使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经济现代化的任务远没有完成。今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发展国民经济,实现经济现代化,仍然是中国的一项主要任务。

关于思想和生活的现代化,从开展洋务运动到变法维新,再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至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此期间,人们的生活方式如服饰、礼仪等也发生了变化。但从现代中国国民素质来看,这方面的任务也远没完成。8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大张旗鼓地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即是为了实现思想和生活现代化的任务。

由此可见,实现现代化,是历史赋予近现代中国的根本任务。

第三,中国近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变化,都是围绕现代化这根轴线展开的。认识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也就认识了中国近现代社会。中国近现代史实际上就是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开始融入世界,世界开始进入中国。在这个过程中,清政府、北洋政府及南京国民政府因不能顺应现代化发展趋势而相继垮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诞生了。中国在近代以来150余年的历史中,政权的更替,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无一不反映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

第四,在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革命与改良并不是绝对对抗的两极。在中国,要实现现代化,不推翻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统治是不行的。而要推翻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统治,不采取革命的手段也是不行的。因此,革命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但承认革命的重要性,并不是完全否定改良的作用和意义。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改良思潮和改良运动,也是中国现代化历史的组成部分。

标签:;  ;  ;  ;  ;  ;  ;  ;  ;  ;  ;  ;  

中国现代化意识与实践的历史考察_政治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