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设施发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京论文,体育设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体育休闲娱乐活动是现代城市居民不可或缺的重要生活内容。体育因城市而美丽,城市因体育而添彩。从一些国际化都市伦敦、纽约、巴黎、东京的发展历史来看,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都少不了体育发展的身影。追溯这些现代化大城市的发展,我们会发现体育场馆设施的发展与城市的建设是那样惊人的同步与吻合。城市建设中体育设施的发展俨然成了城市发展的缩影和象征。所以研究一个城市的发展脉络不妨去研究一下它的体育设施建设。一般来说,一个大型城市其发展定位和目标,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城市空间布局形式,公共设施,包括大型体育公共设施的统筹安排,对城市的发展从战略上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市要建设成为国际化体育城市,探讨北京城市建设中的体育设施发展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1 北京城市建设中体育设施发展的历史回顾
北京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城市,据相关史料记载,北京自古以来就出现了具有地方特点,体现民族传统,内容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如棋社、游戏、田猎、蹴鞠等等。其中传授武艺的武术馆因其比较普遍,一般被人们看做是早期的公共体育设施。清末以来,随着近代教育的发展,国外教育思想的传入,壬寅学制等的颁布促进了学校体育设施的发展。位于崇文门内的汇文书院体育场和通州协和书院体育场被认为是最早比较正规的体育场。建于1914年位于东单北大街的北京青年会体育馆被认为是北京最早的室内体育建筑。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师范大学为教学所建的田径、足球、棒球、网球、垒球、篮球和排球等体育场地被认为是高校中最早的一些体育场地。但从历史上考证,20世纪30年代以前,北京还没有像样的体育场馆,1937年6月建于永定门内大街的先农坛体育场设有400m跑道,可容纳400名观众,被认为是当时北京唯一的一所竞技体育场所。北京解放后,1949年7月1日先农坛体育场作为京城最大的体育场在这里召开了中国共产党成立29周年大会。1949年10月22-24日,还在这里举行了北京市人民体育大会。可以说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几乎所有重要的体育比赛都在先农坛体育场举行。先农坛体育场在那个时代作为京城最大的体育场,永远被写入城市发展的史册。
回顾北京市体育设施建设的历史,离不开对北京市城市规划的研究。新中国成立之后,1953年,北京市政府出台了《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要点》,第一次提出把首都建设成为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建设成为我国强大的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的中心。由这个计划要点所产生的建设方案都考虑了大型体育设施用地的问题。在北京市的北部、西北部、西部、东部和东南部均有体育设施用地计划。随着规划要点的出台,同时在城区结合公园绿地修建了劳动人民文化宫体育场、东长安街体育场、什刹海人民游泳池、北海体育场等体育场馆。1952年底,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贺龙同志提出体委要建一个办公楼,要建一个体育场馆,把全国最优秀的运动员集中到北京来训练。得到中央的批准之后,到1955年4月,一座由比赛馆、训练馆、游泳馆组成的建筑面积达33000m[2],可供篮球、排球、乒乓球、游泳、举重等比赛和训练用的多功能体育馆竣工。这一多功能体育馆被命名为北京体育馆。
1958年,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初步方案》。该方案围绕着把北京建设成我国政治和文化教育中心,建设成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中心,进一步研究了城市大中型体育设施的布局,在西北部、西南部、西部、南部和东部继续保留了大型体育设施发展用地。但由于当时的经济技术条件和实际发展的需要,绝大部分都未能实施,只是对先农坛体育场进行了改造和扩建。
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举办了第1届全国运动会和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按照北京城市规划,在东郊的朝阳区三里屯建成了北京工人体育场和北京工人体育馆。它们的建成给古都北京增添了不少现代化的色彩。从这一时期体育场馆的规模和质量来看,工人体育场和工人体育馆是一个标志性建筑,在当时是亚洲最好的体育场馆。在这里曾经举办过无数次的大型体育比赛,在那个年代也成了政治集会的场所,成了国人谈论最多、倾注感情最炽烈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1961年4月,中日乒乓球男子团体赛的决战就在工人体育馆里举行,中国乒乓球队拿下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团体冠军。此外,还在崇文区兴建了自行车赛场,在石景山区兴建了摩托车赛场、西山射击场。在怀柔建了水上运动场,并陆陆续续兴建了宣武、月坛、石景山等区县级体育馆。1966年6月1日,首都体育馆破土动工,1968年落成,首都体育馆可容纳18000人,当时是属于国际水平的体育场馆。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周恩来总理与尼克松总统亲临首都体育馆观看中美乒乓球比赛。这次著名的乒乓球外交活动大大地提升了首都体育馆的历史意义。
1973年,北京出台了《北京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提出要把北京建设成为多、快、好、省的,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和现代城市设施的清洁的社会主义首都。在这个方案里,着重研究了北郊、北中轴地区的土地使用功能,初步确认把这些地区作为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大型文化设施中心和国际会议中心的规划预留地。这一时期,从体育设施的建设上来看,有1975年建成的国家体委跳水、体操和羽毛球馆,西郊射击场内的室内气枪靶场;有1979年建成的八大处北京军区体育馆等。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北京市的体育设施发展有了新的进展。到1983年底,仅国家体委、市体委和市体总工会三个系统的体育用地已达到320多公顷,体育总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1983年,北京出台了《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该方案明确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在这个方案里头,将公共体育设施作为生活服务设施中的专项规划之一,正式纳入总体规划之中,并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根据北京市总体规划开展了市区土地使用综合规划,对全市大中型公共体育设施进行了综合平衡,合理布局。制定了《公共体育设施规划方案》,基本确定了市级以上(包括国家级)大型体育活动中心四处,即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五棵松体育中心、木樨园体育中心以及朝外大街已建成的工人体育场、体育馆。
《公共体育设施规划方案》对区县级体育中心在场馆设置、用地规模、布局原则等方面予以研究论证,提出了区县级体育中心的建设要求。1984年后,北京市开始着手筹办第11届亚运会,根据体育设施专项的规划,市政府对亚运会体育场馆建设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并制定了详细的规划方案。第11届亚运会比赛共需要79个场馆,在33个比赛场馆中,兴建了20个,利用改建、扩建原有体育场馆13个。新建的场馆采取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分散为主的布局方式,在北京中轴线向北延伸的轴线北辰路东侧和安立路西侧集中建设了亚运村及相应配套的文化、会议等公共设施。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规划总占地面积120公顷,亚运工程占地面积66公顷,主要项目有体育馆、游泳馆、练习馆、田径比赛场、田径足球练习场、网球场、垒球场、体育博物馆、武术研究院等。同时采取均匀分布的形式兴建了一些体育场馆,如安定门外大街的地坛体育馆、西二环路的月坛体育馆、北三环西路的大学生体育馆、南三环的木樨园光彩体育馆、姚家园路的朝阳体育馆、万泉河路的海淀体育馆、石景山路的石景山体育馆以及四环路的丰台体育中心等。这一时期由于改革开放,迎接亚运会,北京的体育场馆进一步迈上了一个新水平,极大地提升了北京市体育场馆的国际化水准。1990年的亚运会,是北京体育场馆建设的一个历史性机遇,当年为举办第11届亚运会而建造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为后来奥运会的举办在体育场馆设施上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截止到1990年底,北京已有各类公共体育设施57处,总用地面积543.3公顷,总建筑面积77.95万m[2],有观众坐席36万个。其中,市区内公共体育设施有42处,总用地383.8公顷,总建筑面积70万m[2],观众座位35.4万个。
1993年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01年)》,在这个规划中提出北京是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在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文化、体育事业……继续完善大中型体育设施网络,新建一批体育场馆,努力发展基层体育场所,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在规划中把“建设市区北部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西郊五棵松体育中心和其他体育场馆,以及相应的体育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工程列为近期建设项目。”对2000年前的大型体育设施项目有了具体的安排。2001年“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北京举办,再次把北京市体育场馆的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期间多次国际单项比赛在北京举行,全面推动了北京体育场馆现代化建设的速度。之后,随着全国运动会、少数民族运动会、城市运动会、残疾人运动会以及各种全国性的单项体育比赛、区域性的体育比赛的广泛开展,极大促进了北京体育场馆的管理和运营水平。与此同时,一些为国家集训队和市体工队服务的训练基地也迅速发展。北京市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学校场地的数量已占整个北京市体育场地数量的70%以上。截至2004年,全市拥有体育设施12106处,其中标准设施6100处,体育设施总面积达到3191.7万平方米。
2001年中国申办奥运会获得成功,围绕着奥运会,北京市的体育设施进入了现代化的新行列,以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等为代表的一批奥运会体育场馆陆续建成,鸟巢、水立方等的设计风格一反中国古典建筑的模式,采用了现代理念,洋溢着一种创新观念,给人们在视觉上带来了更多的感受体验的空间。以鸟巢为中心的奥运场馆承担了奥运会开闭幕式、田径、游泳、体操、排球、手球、足球等比赛项目,五棵松体育中心承担了篮球比赛项目,丰台体育中心承担了棒垒球比赛项目,水立方承担了游泳、跳水等项目。这些场馆的建筑无论从设计和使用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极大提升了北京的国际形象,为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化体育城市奠定了更为有利的基础。鸟巢不仅成为了感受北京文化的博物馆,也成了人们了解北京奥运会的一个广阔的平台。2004年北京为了适应首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政府组织队伍修编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这次修编规划以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定了北京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和空间发展的格局,科学规划了北京城市发展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合理安排了北京市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出台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并于2005年1月报请国务院通过。在这一规划中,提出了要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中心城市、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目标。对体育公共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规划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北京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根本依据。
2 体育设施发展对促进北京城市建设的作用与意义
体育设施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体育活动的开展,对于城市而言是为了更多地举办一些有影响、有收益的大型体育赛事。城市可以从某个体育赛事或某个运动项目上吸取某种荣耀和激情,同样体育也能够从城市的发展中汲取相应的文化、风俗、艺术、商业元素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体育的发展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带动体育发展的双赢。
2.1 体育设施发展对于完善北京市城市功能,提升北京市城市魅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按照国务院的精神,北京城市发展的功能定位是: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因此,做好体育设施发展的各项工作对于实现首都城市功能定位,提升北京市的国际影响和魅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讲体育设施从性质上可以分为经营性的体育设施和公共体育设施;从规格上分有标准的体育设施和非标准的体育设施,综合性的体育设施和单项体育设施,室内体育设施和室外体育设施等;从功能上分有比赛、训练设施和大众健身设施,以及体育产业经营设施,从档次上分有高、中、低档体育设施等等。北京作为首都,作为全国政治中心,不仅是党政军机关的所在地,也是国家最高层次对外交往和大型文化体育活动举办地。北京体育设施发展的状况以及运营和管理水平,可以说代表着国家的最高水平,因此北京拥有一流的体育设施也是首都对于城市功能定位的必然要求。从一般概念上来讲,国际城市主要指在全球经济中发挥指挥和控制作用的城市,这些城市代表国家在全球或区域范围内发挥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主导作用。在“辞海”的界定中,国际城市除了有政治和经济的维度,还有文化的维度,这种文化的维度主要指全球艺术、文化、娱乐中心举办大型世界性活动的候选地等。现在全球公认的国际城市有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法兰克福等,这些城市不仅是全球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全球的体育中心,是世界重大体育赛事的举办城市和遴选城市。北京要实现国际城市的功能定位首先要加强它在全球区域内的经济影响力,更要加强它在全球区域内的文化影响力,在文化影响力方面很重要的一块就是要成为世界体育中心城市。要想成为世界体育中心城市就必须要有世界一流的体育设施作为前提,同时还要具备运作和管理一流体育设施的经验和水平。体育赛事是现代体育文化中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北京通过成功地举办2008年奥运会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实现了人文奥运的目的,奥林匹克运动是当今世界最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休闲运动文化,北京奥运会极大地提高了北京人的体育观念,提高了人们对现代生活方式的重新认识,明确了体育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国际上一些发达城市的历史经验证明,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体育的发展,体育的发展离不开体育设施的发展,在现阶段要提升和完善北京的城市功能还要继续加强北京体育设施建设,尤其是增加面向普通市民的大众体育健身娱乐设施的建设。
2.2 体育设施发展对于促进首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北京市政府制定了“十二五”发展规划,在规划中要把北京建设成为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建设和谐社会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全面提高全体市民的素质和生活质量,注重民生。要不断解决市民不断增长的公共产品的需求,与有限公共产品供给之间的矛盾,面向农村,面向社区,面向市民,逐步缩小城乡差异,实现公共资源和服务的均等化。体育作为公共事业也应该面向广大市民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体育是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消费的主要内容,也是亲和人际关系,促进人际交流的手段,是创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的平台。让体育进入人们的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通过体育来沟通人际,体验情感,亲和氛围,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手段。但要达到这一条就必须大力促进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特别是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因为社区体育设施是全体市民享有基本社会公共服务的组成部分,也是市民集会、交往、休闲、娱乐的物质载体。从北京市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型体育设施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水平,但是利于社区体育发展的中小型社区体育设施还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城乡体育设施的差异也较大。所以,要促进首都社会发展,充分发挥体育的作用,就要下决心规划和建设一批面向农村、面向社区、面向市民的实用、布局合理的群众健身设施,同时积极推进体育公共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文化建设、环境建设相融合,从而保证体育设施在促进首都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2.3 体育设施发展对于促进首都文化体育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北京“十一”期间,各项事业取得了又快又好的发展,“十一五”期间提出了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构想,构想中的许多内容已经得到了实施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北京“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要继续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设力度,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北京市的支柱产业之一。体育文化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内容之一。北京奥运会后北京市政府大力推动了文化产业和体育产业的互动与融合,促进了体育健身、体育竞赛表演、体育旅游、体育休闲娱乐、体育出版、体育影视传媒、体育中介服务的大发展,使体育文化产业成了北京市文化产业中一道靓丽的风景。体育文化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的动因之一是体育设施的发展。因为体育设施是大众体育文化消费的场所,更是体育文化产品生产的车间,北京奥运会以后所建设的不同规模、不同档次、布局较为合理的现代化体育设施成了北京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平台和必备的物质基础。北京首都体育馆、工人体育场、鸟巢、国家体育馆等地每年都要举行大型的体育活动和体育赛事。北京各区县的体育场馆也以健身、竞赛、娱乐休闲、观赏、旅游、购物等文化体育休闲活动进行体育文化经营。利用体育设施促进首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成效已初见端倪。随着社会的发展、北京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和健康城市的建设,北京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体育设施在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突出。
2.4 体育设施发展对于首都体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体育设施的发展是体育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保证,从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的内涵上看,拥有一流的大众体育、一流的赛事资源、一流的体育人才、一流的体育产业、一流的体育环境、一流的体育设施是其基本要素,其中一流的体育设施可以说是必须保障的物质条件。如果没有数量充足、布局合理、实惠耐用的公共体育设施,老百姓的体育权利就不会得到有效的保证,基本体育需求也就不会得到满足,大众体育的参与率也就不会有明显的提升;如果没有设备精良、专业配套、与国际接轨的训练比赛设施,竞技体育就不可能有竞争力,也就不可能吸引和举办国际一流的体育赛事;如果没有满足各种需求的经营性的体育设施,就不可能培育发展体育市场,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当然,对于学校体育来说,良好和一流的体育教学设施,对于发展体育教育事业、提高青少年儿童的体制健康来说,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说,体育设施的建设是促进首都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物质条件,北京在向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要根据北京现有的体育设施的情况,整合资源,在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环节上努力实现体育设施资源的利用率,促进首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结束语
体育设施的发展是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发展而发展的,不同时期的体育设施发展对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体育设施的建设是北京市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回顾北京市城市建设中体育设施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体育设施的发展几乎是北京市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北京市现代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北京市体育设施的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北京亚运会和北京奥运会极大地促进了北京市体育设施的建设,使北京市跻身于世界体育设施发达城市的行列中。体育设施的发展对于提升城市发展层次和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能完善城市的功能、提升城市的魅力,更能促进首都社会事业的进步,促进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是首都体育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物质保障。只有具有良好的体育设施才能进一步提高首都大众体育的普及程度、国民体育教育和国民体育参与水平、提高体育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更好地满足北京市民的体育需求。在今后的发展中北京市要在体育场馆的建设中进一步做到统筹规划,加大适合于市民健身的中小型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加快北京市向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和健康城市发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