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论文_刘智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论文_刘智

刘智

湖南省常宁市中医医院 421500

摘要:目的:分析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研究选择的对象为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200例实施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回顾性分析上述实施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出现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原因,并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手术方式、断裂时间等,分析引发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原因。结果:在本研究的200例患者中,出现椎弓根螺钉断裂的为20例,发生率为10.0%,AF系统断裂的为12例,RF断裂的患者为5例,中华长城椎弓系统断裂的为2例,USS断裂的为1例,断裂的患者其位置均在钉杆连接1.5cm处,并且大部分浑浊军事在取内固定物是发现内固定断裂,发现时间最短为2个月,最长为20个月,平均为(10.12±0.33)月。结论:相关工作人员应对患者的情况进行重点分析,将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引发因素进行预防,进而降低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愈合效果,保证患者的健康。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椎弓根螺钉断裂;原因分析;对策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主要治疗方式【1】,对于骨折部位有很好的复位作用,并且固定节段少,具有固定牢靠以及手术创伤小等特点,但是由于该手术方式的不断推广,术后出现断钉、断杆等现象也越来越多【2】,而本研究主要对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患者资料 本研究选择的对象为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200例实施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其治疗的内物AF钉为100套,RE钉为80套,中华长城椎弓根系统为15套,USS系统为5套,在手术后实施椎管减压的患者为140例,2未减压的为60例。男性患者为123例,女性患者为77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59岁,中位年龄值为(38.19±2.33)岁。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述实施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出现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原因,并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手术方式、断裂时间等。

1.3观察指标 分析引发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原因。

2结果

在本研究的200例患者中,出现椎弓根螺钉断裂的为20例,发生率为10.0%,在这20例患者中,AF系统断裂的为12例,RF断裂的患者为5例,中华长城椎弓系统断裂的为2例,USS断裂的为1例,断裂的患者其位置均在钉杆连接1.5cm处,并且大部分浑浊军事在取内固定物是发现内固定断裂,发现时间最短为2个月,最长为20个月,平均为(10.12±0.33)月,其中有2例患者在术后3个月左右进行再次手术,剩余患者的临床反应不明显,因此实施单纯内固定取出术。

3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原因和对策

3.1手术操作不当,采用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时,椎弓钉改的正确植入对手术的效果意义重大,因此要尽可能的在椎弓跟中心进钉,并且深度要以椎弓跟穿刺点到椎体前缘连续记录80%,螺钉越长其钉尖的力臂越大,进而钉根的受力越小,所以能减少螺钉应力集中处折断机会,有研究学者证实,螺钉位置发现螺钉在椎弓跟内偏高或者偏低时所承受的弯曲力距增加,所以螺钉应牢靠拧入,并且螺钉尾部和置钉位置紧密贴合,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应在置钉处植骨【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骨折复位过程中,撑开的力量过大,撑开不均匀,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的优势在于既能复位,又能固定,该手术方式是利用脊柱的前后韧带以及椎间盘的纤维环牵拉作用,让椎体前缘骨块以及向椎管内突出的骨块复位,并让塌陷以及骨折的椎体复位,如果撑开的力度过大,椎弓跟螺钉会承受较大的应力,并且在骨折部位以及韧带部位未完全修复状态下就进行活动,身体的负重会增加其锻炼情况,并且对于两侧撑开不均匀的患者,其承受力较大的一侧会先行断裂【4】。

3.3椎间盘损伤曹正键盘高度丢失,很多患者在内置物取出后,损伤的椎间盘高度会丢失,在X线下显示,骨折部位的椎体和上位椎体的距离较窄,主要是由于在损伤期间,椎间盘嵌入受伤部位,复位虽然会对间隙的高度有所帮助,但是椎间盘并未复位,椎间盘的退变也是造成压力增加的原因,很容易导致术后断裂。

3.4脊柱骨折段未进行植骨融合,由于椎弓跟螺钉内固定是临时固定,最终结果还是要靠生物固定,也就是说脊柱骨折和周围韧带的愈合,如果生物固定无法完成,术后椎弓跟螺钉断裂是迟早发生的,因此实施植骨融合术是保持脊柱稳定的有效方式,能降低术后断裂的发生率【5】。

3.5术后患者过早活动,对于脊柱骨折,特别是骨质疏松的患者,在愈合过程中缺乏骨痂,导致骨小梁间接愈合,由于强度不足,因此在重力的作用下会出现压缩进而变形,生理负荷要经椎弓根传导,出现螺钉断裂,因此患者不应过早进行负重锻炼,建议10周后再下床行走。

3.6术后患者佩戴支具时间较短,对于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患者,在术后佩戴相应的支具能限制患者的身体前屈动作,保持身体的重力,避免椎弓跟螺钉的承重力过大,而患者佩戴支具的时间较短,就会增加其承受压力,导致螺钉断裂。

3.7内置物的取出时间太长,大多数椎弓跟螺钉断裂的主要发现时间为X线检查时发现,由于并无特殊症状,因此很难判断正常的断钉时间,由于骨折部位最终需要靠生物固定,因此应在骨折愈合或者植骨融合术后,尽早将内置物取出【6】。

3.8患者身体因素,过于肥胖的患者会增加内定物的符合,导致疲劳损伤,进而会让内固定失效,有研究报道称,出现椎弓跟内固定系统失效的大部分为肥胖患者。

4结论

通过本研究结果也不难看出,出现椎弓根螺钉断裂的为20例,发生率为10.0%,AF系统断裂的为12例,RF断裂的患者为5例,中华长城椎弓系统断裂的为2例,USS断裂的为1例,断裂的患者其位置均在钉杆连接1.5cm处,并且大部分浑浊军事在取内固定物是发现内固定断裂,发现时间最短为2个月,最长为20个月,平均为(10.12±0.33)月。证实,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发生率也较高,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对患者的情况进行重点分析,将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引发因素进行预防,进而降低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愈合效果,保证患者的健康。

参考文献

【1】王国选, 付涛, 杨民,等. 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断钉原因分析及对策[J]. 兵团医学, 2012(1):8-9.

【2】叶佳, 彭爱民, 刘果, 胸腰椎骨折经骨折椎体内同定术后出现钉棒断裂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骨科, 2014, 5(3):158-160.

【3】汪涛, 潘选平, 唐先红. 胸腰椎骨折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松动断裂的原因分析[J]. 贵州医药, 2016, 40(3):292-293.

【4】邓强, 韩宪富, 李中锋,等.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原因的探讨[J]. 中国医学工程, 2016(8):4-6.

【5】朱劲松, 杨民, 徐祝军,等. 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治疗失败原因分析[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6, 18(3):253.

【6】周 宇, 刘跃洪, 刘树平, et al. 经伤椎椎弓根5钉或6钉强化内固定与跨伤椎椎弓根4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脊柱稳定性比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 23(4):505-511.

论文作者:刘智

论文发表刊物:《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论文_刘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