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动态心电图诊断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应用论文_齐艳波

探讨动态心电图诊断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应用论文_齐艳波

绥化市第一医院 152000

摘要: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7月~2018年11月28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结果 常规心电图发现异常:T波高耸或由倒置转为直立12例(42.9%),ST段抬高5例(17.8%),U波倒置4例(14.3%),伴发室性心律失常8例(28.6%),房室传导阻滞2例(7.1%);动态心电图结果显示:T波高耸或由倒置转为直立16例(57.1%),ST段抬高23例(82.1%),U波倒置6例(21.4%),伴发室性心律失常19例(67.9%),房室传导阻滞3例(1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动态心电图在发现异常波形及诊断心律失常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结论 动态心电对于提高变异型心绞痛的诊断率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变异型心绞痛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in the diagnosis of variant angina pectoris. Methods The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of 28 patients with variant angina pectori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7 to November 2018 wa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Conventional electrocardiogram showed abnormalities in 12 cases(42.9%),5 cases(17.8%)of ST-segment elevation,4 cases(14.3%)of U-wave inversion,8 cases(28.6%)of ventricular arrhythmia and 2 cases(7.1%)of atrioventricular block.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showed that 16 cases(57.1%)of T-wave elevation or from inversion to erection,23 cases(82.1%)of ST-segment elevation and 6 cases of U-wave inversion. There were 21.4%,19 cases(67.9%)with ventricular arrhythmia and 3 cases(10.7%)with atrioventricular block.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indicating that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was superior to conventional electrocardiogram in detecting abnormal waveforms and diagnosing arrhythmia. Conclusion Dynamic ECG is of great value in improving the diagnostic rate of variant angina pectoris.

[keywords]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variant angina pectoris

心绞痛包括稳定型与不稳定型心绞痛两种类型,其中不稳定心绞痛的主要类型是变异型心绞痛,其主要致病因素是冠状动脉痉挛,大部分由单纯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如果在冠状动脉硬化的基础上痉挛,极易引起严重的透壁性心肌缺血,进而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由于变异型心绞痛发病时间无规律性,而且最常发生于夜间或凌晨,且多为一过性。常规心电图常不易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但动态心电图弥补了常规心电图的不足,成为诊断变异性心电图的首选[1-4]。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7月~2018年11月28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旨在探讨动态心电图诊断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选取的28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45~78岁,平均(56.4±18.4)岁。临床诊断为陈旧性心肌梗死8例,冠心病16例,反复胸痛、胸闷原因待查4例。对28例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的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13例患者正常,15例患者有ST段水平或下斜型下移或有T波低平和倒置。心肌酶学的检查显示所有患者均为正常。患者均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

1.2?监测设备及诊断标准

常规心电图(MAC1200型,美国)为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做12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美国的世纪3000型)做分析系统记录12通道心电波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对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需要患者及家属配合,使其认真而准确详细地记录患者的情况,特别是出现变异型心绞痛症状的起止时间要准确记录。

诊断标准参考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1979年制定的变异型心绞痛诊断标准[5]:ST段抬高伴有对应导联ST段压低,有时出现ST段抬高呈单向曲线,临床症状缓解后消失;T波高大,尖峰隆起;出现室早等心律失常,少数可有室速;R波增高增宽及S波变小。

1.3?观察指标

T波高耸或由倒置转为直立;ST段抬高伴对应导联ST段下移;U波倒置;伴发室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等。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常规心电图比较,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动态心电图的心电波形及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临床上变异型心绞痛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发病率已经达到心绞痛总发病率的2.0%~3.0%,变异型心绞痛可能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能完全明确,专家学者均比较认可的发病机制主要有:血管局部内皮及平滑肌功能障碍;血管收缩/舒张因子失衡;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异常;其他的特殊情况如吸烟或可卡因等。过量的运动和过度的通气或者接触寒冷也是引发变异型心绞痛的发病原因。变异型心绞痛的发病状态不明显,患者常常在没有诱因的静息状态下发病,不利于判断,心电图的检查结果也与继发于动脉粥样硬化的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似,多数患者运动耐量正常,运动负荷实验结果可以是阴性。冠状动脉痉挛是引起变异型心绞痛出现心肌缺血的重要原因,冠状动脉因痉挛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可引起狭窄,也有可能不发生变化。变异型心绞痛的发病原因与多种机制有关,发病的特点主要是疼痛程度较重、发作大多周期性不明显、发病持续的时间较长,每日定时发作,并且多数患者伴有心律失常情况。据报道,心电图的检验结果在心绞痛发作时有规律显示,表现为ST段抬高越显著,心律失常发生率越高。其中有40%的ST段抬高伴心律失常的患者发生猝死,而仅有6%不伴发心律失常的患者发生猝死[2]。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有5例(17.8%)患者在ST段抬高时发生室早。由此可见在心绞痛发作时,患者伴有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比较常见,这可能与心肌严重缺血有关,应及早诊断,及时避免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典型的心电图表现包括:ST段抬高及T波低平、倒置,有时出现典型的冠状T。原来T波倒置者,发作心绞痛时T波可变为直立;ST段抬高伴有对应导联ST段压低,有时ST段抬高呈单向曲线,临床症状缓解后恢复正常;室性心律失常亦可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常于心绞痛发作时出现;严重发作的病例可出现R波振幅增高变宽,反映急性损伤性阻滞。原为RS型者发作心绞痛时S波可变浅甚至消失;少数患者可出现左胸导联U波倒置,ST段抬高,且有对应导联压低等特点。由于其常常发生于夜间或凌晨、且是一过性,常规心电图受到时间及空间的限制,诊断变异型心绞痛相对较难。动态心电图(Holter)得名于它的发明者,美国物理学博士Holter与De.l Mars公司合作将这项技术运用于临床,经过40多年的发展,因其质轻便于携带、廉价、无创、能记录较长时间的心电信号而不影响监测对象的日常生活而被广泛使用[1-4],而且还可根据患者休息、活动等不同状态下的心率变化,反映不同时间心率的变化与ST-T的关系;而且不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易于发现异常波形,因而能够对变异型心绞痛做出及时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严重并发症[5]。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8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结果显示,常规心电图发现异常:T波高耸或由倒置转为直立、ST段抬高、伴发室性心律失常、U波倒置和房室传导阻滞这几项的检测结果均显示动态心电图的检测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的检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动态心电图在发现异常波形及诊断心律失常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但动态心电图判断缺血性ST段抬高应与非病理性ST段抬高相鉴别,并应密切结合临床症状,减少干扰。

随着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全国各医院的广泛使用,ST段的检测方法也随之在不断改进和优化,在对变异型心绞痛的诊断时,动态心电图显示出优于常规心电图的强大优势[6-8]。在动态心电图分析中及时识别变异型心绞痛时的心电图改变,如一过性ST段抬高、缺血性J波等,这对临床上及时诊断和治疗变异型心绞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江柳月,刘建平.动态心电图评价心肌缺血的价值[J].心脏杂志,2007,19(2):234-236.

[2] 满亿.动态心电图在变异型心绞痛诊断中的价值探讨[J].临床与实践医学杂志,2010,9(8):626.

[3] 刘春华.动态心电图对变异型心绞痛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19(11):1727-1728.

[4] 武杨,武庚.动态心电对变异型心绞痛的诊断价值[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9,30(4):52-53.

[5] The Joint International Society and Federation of Cardiology/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ask Force on Standar- dization of Clinical Nomen-clature.Nomen clature and criteria for diagnosis of ischmic disease[J].Circulation,1979,59(3):607-609.

[6] 齐兵,毛锐,包艳.动态心电图监测变异型心绞痛1例[J].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2):141-142.

[7] 徐欣,张艳丽.变异性心绞痛2例报告[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0):163.

[8] 王玲,徐慕娟,常晓.变异型心绞痛患者66例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3):973-974.

论文作者:齐艳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  ;  ;  ;  ;  ;  ;  ;  

探讨动态心电图诊断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应用论文_齐艳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