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各方面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居住环境是人们最关注的事情之一,因此人们对它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园林绿化作为助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城市环境的美化指标,推动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更能满足人们对环境的高标准要求,使得生活环境的科学创设便于人们开展更为丰富的休闲活动,为城市精神文明的建设夯实基础。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养护措施
引言
现阶段园林景观工程施工主要致力于服务大众,丰富城市景观,打造高水平的人居环境,城市绿地环境的优劣不仅是城市形象的代表,也间接体现着城市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通过建设各类型的城市开放空间,如公园、居住区绿地、广场、滨河海岸线绿地等满足人们日益进步的精神文化生活,但在实际的园林施工过程中会出现诸多施工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同程度的影响施工进度、质量及成本的控制,如何组织好施工前的组织管理工作,做好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协调各方,完善每一阶段的施工工作,如何做好竣工工程的后期养护管理,是做好本项工程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园林工程施工组织
园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一切施工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直接影响工程施工的进度、质量及成本,制定前期的施工计划,合理安排各项施工工序,有序合理的组织设计施工,加强各人力、物力及技术措施的优化组合配比,对于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具有显著的效果。
1.1设计与施工结合组织
景观施工工程要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园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首先组织施工人员根据设计图纸,按设计图到需要施工地块进行踏勘核实,核实的内容包括地形、设施及植被、水文及人文情况等,根据实际情况对不符合设计图纸的地方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解决,设计图纸体现的一些配石、配树只是一些简单的符号,施工方要与设计师及时沟通,准确定位苗木及配石等的种类及规格等信息,便于下一步采购工作的进行,经过沟通及资料核实,设计图纸完全符合施工条件之后开始做施工准备工作。
1.2材料、机械、人员组织
按照设计图纸安排绿化苗木、各景观配景的采购工作,并且制定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过程的先后顺序及材料、机械、人员进场顺序,保证施工工序有序连贯进行,确保不发生各项工程之间的相互干扰,同时进行施工资金预算编制,确保将施工成本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过程中占重要比重的是园林绿地绿化工程,按照种植设计的条件要求及产品的设计标准,选择合适的种植材料,施工方必须对绿化苗木的生态习性、形态特征、景观特征等方面的信息全面掌握了解,做到科学施工。
2.风景园林中主要的施工技术
2.1树穴开挖技术
在风景园林实际施工过程中,树穴开挖技术的应用频率普遍较高,而树穴开挖是否得当,技术指标与规范要求的契合度,都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相对的技术效果强,树种的成活率就普遍增高,反之技术效果弱,开挖施工未按照既定标准进行约束,开挖质量就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开挖深度等各项指标在与植物生长规律难以一致时,后续植物的正常生长就会受到不良影响,不仅景观植物的死亡率有所提升,施工费用更会随之增加,这就导致资源耗损问题随之加剧。因此,为了科学降低以上问题的发生频率,对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应用树穴开挖技术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景观植物的生长规律进行精准把控,并根据当地气候及环境等特点,对开挖指标进行衡量,进一步提升开挖的合理性及有效性,为施工质量的提升夯实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对基肥进行合理运用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阶段基肥应效果能够直接影响工程进度,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基肥应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能为风景园林工程施工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科学保障,更能满足植物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从当前形势来看,风景园林施工阶段通常会对腐烂的叶子进行再次利用,将其作为基肥,一方面能够为植物生长提供充分的养分,促使植物综合抵御能力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则能美化环境。需要注意的是,基肥用量控制十分重要,技术人员应当针对植物需肥规律,设定标准厚度的土层,促使基肥作用最大化发挥,在这一过程中,还应当确保基肥与树木之间保持标准距离,从源头上防止烧根问题的出现。
2.3可靠的移栽技术
目前风景园林施工中提高景观植物成活率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移栽技术,在实际应用阶段,技术人员需要对景观植物的生长特点进行全面了解,以规律为主导,对移栽环境及地点进行尽心科学考量,并选择与实际情况相对应的移栽方法,并将土包裹在树根上,促使移栽阶段养分能够持续供应,同时避免水分大量流失,而倒是树根枯萎,为植物后续健康生长提供基础保障。与此同时,技术人员在对景观植物进行移栽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强化其生长速率,促使植物能够快速适应移栽环境,从而进一步提高景观植物成活率。
3.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
3.1积极开展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效率,就作出充足的准备工作,为流程化项目的高效推进奠定基础,首先,应当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到施工现场针对环境及地理情况等进行实地考察,将施工中存在的各类因素整合在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无论是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选择还是施工现场管理等细化工作,都应当在施工方案中作出明确规范;其次,根据风景园林景观植物的布置特点,做好地质及地形的处理工作;最后,对施工现场的控制网范围进行测量并确认,并将水电及消防等工作落实到位,以季节为主导,制定与之对应的应急方案,从整体上提高风景园林施工的协调性。
3.2增强园林施工的技术水准
由于现阶段的风景园林施工中普遍涵盖各类因素,施工项目较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施工技术的应用难度,因此,在施工前期阶段,应当确保施工主体对设计内容了然于心,在精准把控施工细节的基础上,按照施工标准进行规范操作。与此同时,施工前期工程中的各个部门还应当在高效沟通的基础上做好协调工作,将施工责任落到与之对应的部门及个人身上,对施工中存在的的安全隐患进行合理规避,一旦发现任何问题,都需要追究相关负责任人的责任。
3.3将施工与养护有机结合在一起
园林施工与养护本身就存在密切联系,一旦割裂其衔接性作用,工程景观效果将与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差距,这是因为,园林施工与养护之间呈现明显的流程化特点,养护需要在完成施工项目后进行,而园林施工效果能够直接影响后续养护工作能否高效进行,相对的前期工作质量无法保障,后续养护工作也就不具有任何意义,也只有二者协调配合,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园林建设的生态价值,促使其美化效果更加理想。
4.结束语
风景园林施工工程是多个施工单位共同参与完成规模较大的单项工程,每个单项工程又被分为若干单位工程,复杂程度较高,由于园林工程建设在我国推行的时间本就不长,各个流程及相关的工艺掌握的程度较浅,因此,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风险性较高,因此如何协调各方的施工工作顺利开展,在制定的进度计划内实现预期的成本目标,最终达到规范的质量标准。
参考文献:
[1]樊志琼.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在中原地区的应用[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7(1):00166.
[2]吴洁,吴春艳.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管理[J].黑龙江科学,2017,8(7):38-39
论文作者:宋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园林施工论文; 基肥论文; 景观论文; 植物论文; 工程论文; 风景园林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