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030000
摘要:预制桩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和产业。预制桩技术必须根据土壤条件、周围环境条件和上部荷载大小确定桩型和施工方法。因此,本文的主要论述了建筑工程预制桩基施工中的技术要点和内容。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制桩基;施工技术
1 前言
预制桩易于制造,易于拼接,可以在打桩前检查砼质量,不受地下水条件影响,因此广泛使用,但也有一定的缺点难以切断,而且在打桩过程中很容易使土产生变位,桩有可能因被锤击毁坏而需补桩。因施工顺序不当造成沉桩困难,还有振动和噪声,城市改造和建设存在一定的限制。尽管如此,由于桩基承载力大,沉降量小,施工技术发展迅速,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2 建筑工程预制桩基施工技术
2.1静力压桩技术
静压力桩的沉桩原理是利用桩架上的配重和压力桩自身的重力对预制桩产生反作用力从而将预制桩体压入土层中。根据这一特点,静压力桩又叫挤土桩。其整个操作过程都由液压装置提供动力,整个“吊桩一喂桩一压桩”过程由液压装置独立完成。压桩完成后,压桩油缸可以自行复位,重复整套运作过程,所以静压力桩打桩程序可以进行连续操作,直到桩体到达预定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整个压桩过程极易损坏土层结构,产生空隙形成水压,所以静压力桩施工过程需要持续进行,不能中断。静压力桩具有无振动、无噪音、无污染、成本低、质量优、好操作、易检测的优势,在施工过程中,不仅能保证施工质量,还可以降低浇筑材料的投入,降低施工成本。
2.2灌注桩的施工技术
在开展具体施工的过程中,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在成孔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划分,其施工技术有很多种类型,如灌注桩的施工技术、冲击成孔等,在不同类型的建筑工程中都有所应用,并且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所以在不同的施工现场,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来确定选择何种灌注桩施工技术,以便为后续工程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该确保护壁的安全,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这样才不会影响到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只有选择合适的保护措施,才能避免坍塌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在施工现场,还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是控制施工噪音以及避免挤土现象的出现,因为这些因素对于周围的环境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必须要采用合适的施工处理技术进行控制,这样才可以满足施工建设的要求。
2.3预制桩沉桩技术
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沉桩施工有很多方法,在现场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主要有静压法、振动法和锤击法等。在进行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沉桩施工技术的应用时主要就是锤击沉桩,要通过打桩设备来完成工作,其中桩锤是沉桩施工技术、也是打桩设备中最重要的施工工具,在现场施工中桩锤主要有落锤、柴油锤、液压锤和气锤等,主要对落锤进行研究:落锤主要是由铸铁块制作而成的,其重量最高的可以达到两吨,主要就是采用卷扬机并借助人力来起吊桩锤,然后使其自由下落来冲击桩体入土,因为桩锤的重量较大,冲击力也较大,所以对桩体的破坏也就比较大,所以有时容易打坏桩尖和桩顶,因而一般只适用于小直径的钢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加强建筑工程预制桩基施工的技术措施
3.1预防桩身断裂的技术措施
(1)施工前,应将地下障碍物如旧墙基、大块混凝土、条石等清理干净,尤其是桩位下的障碍物,必要时可对每个桩位进行钎探了解,并对预制桩的质量进行检查,发现桩身弯曲超过规定或桩尖不在桩纵轴线上时不宜使用。一节桩的长细比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30。(2)在初沉桩过程中,如发现桩不垂直应及时纠正,如有可能,应把桩拔出,清理完障碍物或回填素土后重新沉桩。沉桩至一定深度发生严重倾斜时,不宜采用移动桩架来校正。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接头处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及操作规范要求来执行。(3)采用“植桩法”施工时,钻孔的垂直偏差要严格控制在1%以内。植桩时,桩应顺孔植入,出现偏斜也不宜移动桩架来校正,以免造成桩身弯曲。(4)桩在堆放、起吊、运输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或操作规程执行,发生桩身开裂超过有关验收标准规定时,不得使用。普通预制桩经蒸压养护达到强度要求后,宜在自然条件下再养护一个半月,以提高桩的后期强度。治理方法:当施工过程中出现断裂桩,应会同设计人员共同研究处理方法。根据地质条件、上部荷载以及桩所处的结构部位,进行补桩处理。
3.2预防桩顶碎裂的技术措施
(1)桩制作时要振捣密实,主筋不得超过第一层钢筋网片。桩除经过蒸养达到设计强度后,还应有1个月~3个月的自然养护,使混凝土能较充分地完成碳化过程和排出水分,以增加桩顶抗冲击能力。(2)应根据地质条件、断面尺寸和形状,合理地选择桩锤(可参考有关资料)。(3)沉桩前应对桩质量进行严格检查,尤其是桩顶面有无凹凸情况;桩顶平面是否垂直于桩轴线,桩尖是否有偏斜。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桩不宜使用,或经过修补后才能使用。(4)检查桩帽与桩的接触面及替打木是否平整,如不平整处理后方能施工。(5)沉桩时稳桩要垂直,桩顶应加草帘、纸袋、胶皮等缓冲垫,如桩垫失效应及时更换。(6)根据工程地质条件、现有施工机械能力及桩身混凝土耐冲击能力,合理确定单桩承载力及施工控制标准。
3.3预防沉桩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技术措施
(1)详细探明工程地质情况,必要时应做补勘;正确选择持力层或标高,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桩断面及自重,合理选择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及行车路线。(2)防止桩顶打碎或桩身断裂。
3.4预防接桩处松脱开裂的技术措施
(1)接桩前,对连接部位上的杂质、油污等清理干净,保证连接部件清洁。(2)检查连接部件是否牢固平整和符合设计要求,如有问题,必须进行修正后才能使用。(3)接桩时,两节桩应在同一轴线上,法兰或焊接预埋件应平整服贴,焊接或螺栓拧紧后,锤击几下再检查一遍,看有无开焊、螺栓松脱、硫磺胶泥开裂等现象,如有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如补焊、重新拧紧螺栓并把丝扣凿毛或用电焊焊死。(4)采用硫磺胶泥接桩法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特别是配合比应经过试验,熬制时及施工时的温度应控制好,保证硫磺胶泥达到设计强度。桩顶位移及桩身倾斜等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处理方法与桩身断裂的处理方法有许多相似之处。
4 结语
综上所述,桩基建设在房屋建设工程中占重要地位,施工单位应全面掌握不同桩基施工技术的特点,明确不同施工技术的优劣,根据施工地点的地质条件合理安排打桩方案。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严格遵守监管制度,确保桩基础工程顺利、安全地进行。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已被引用到建筑工程领域,桩基施工技术水平也会得到进一步发展,桩基施工工艺也会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卜松.关于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问题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7(9):119.
[2]苏勇.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的要点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8):205.
[3]许可.关于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问题的探讨[J].低碳世界,2017(1):153-154.
[4]陈思平.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预制桩基施工技术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7(30):172.
论文作者:孙军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桩基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静压论文; 过程中论文; 技术论文; 条件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