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_孙刚 陈友鹏

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_孙刚 陈友鹏

(山东协和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基金项目:201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513324049)

摘要:家庭是学生成长中的第一个心理互动团体,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链条上的有机环节,他们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性格、意志品质、人际交往方式、认知方式、自我意识等都要受到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影响,这种影响源于四方面: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家长的教育态度及家庭成员的期望值。其影响之深远强烈比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过之而无不及。

关键词:家庭;青少年心理;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说过:“我真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也指出:“六岁以前,家庭生活影响一个人毕生的人格。”

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心理互动团体,父母或长辈群体是孩子的第一任心理辅导员,是孩子的第一批心理互动对象。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在与父母或长辈群体组成的互动团体中,从认知、情感、行为、意志等方面受到父母的感染和影响。如果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指导和影响,在这些方面及整体心理状况与素质的表现上就会积极、乐观、开朗、活泼,人际关系和谐;如果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父母或长辈群体的不良影响,缺少良好的指导,则往往会表现为消极、被动、孤僻、自我封闭、胆小怕事,或暴戾无情,缺乏与人交往和沟通的能力、自卑或自负,自我认识出现偏差。

1、家庭结构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结构主要指家庭的人口结构。在家庭人口结构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结构的健全完整程序。一旦父母离异,子女的内心往往产生严重的焦虑与矛盾,多疑、孤僻、冷漠、心神不定或神经质,甚至导致心理变态及社会行为。这主要是因为破裂的家庭结构给青少年带来了过分紧张的生活气氛和感情冲突,家庭缺乏温暖和关怀,致使他们失去了生活目标,于是在思想观念、情感、行为、性格等方面出现动荡,容易向不良的方向发展。

2、家庭氛围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是青少年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组织,家庭是学生启蒙教育的第一站,个体社会化的第一步,对学生一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家庭中,学生遭遇到最初的人生体验,将决定他是否安全,被爱等情感,或者是焦虑、憎恨等情感。显然,家庭氛围中有一些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生活在一个氛围紧张,父母关系不和谐的家庭里,父母和母亲都处于极大程度的情绪紧张状态,他们往往烦恼不安、性情暴燥、言语粗鲁,对长辈缺少孝敬甚至虐待。对于还没有独立生活能力、完全依赖父母的学生来讲,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容易情绪紧张,为父母关系失调而慌乱、憎恨;为忠实于父亲还是母亲而烦恼和疑惑。紧张的家庭人际关系破坏了应有的温暖的家庭气氛,使学生长期处在负性情绪中,缺少温暖和关爱,容易使孩子形成孤僻、自私、玩世不恭等不良品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而一个健康的家庭,父母双方彼此相爱、热爱孩子,关心孩子的兴趣、能力和志趣,设法帮助孩子,使家庭成员之间能互相尊重爱护、以理相待,为人处世通情达理,使家庭气氛安定和睦、融洽温暖、民主平等、愉快欢乐。学生对一种家庭气氛的心理承受力表现在他对父母形象的适应和接受,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最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家长的教育态度与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的教育态度与方式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能为青少年营造爱的氛围,其核心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与友爱。然而,对孩子的尊重不等于放纵,关爱更不等于溺爱,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权衡取决于父母的教育方式及对子女的教养态度。现在许多家长都热衷于替孩子们做他们能做的事,实际上这样会使孩子失去实践的机会。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过集体生活的时候这也不会做,那也不愿学,渐渐地会感到自己不如别人,从而逃避应负的责任,缺乏责任心和自信心。

家庭教育有以下几种表现类型:一是专横型家庭,家长要求孩子必须一切听从家长,用权力和强制性的训练使孩子听命,他们得不到应有的爱和尊重,长期在父母的高压下,孩子易形成利己,缺乏安全感,对人不能宽容等心理问题,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较差,有些学生可能变得依赖性更强,有些则可能变得反抗、暴烈。二是溺爱型家庭,父母不懂得爱的分寸,过分包容孩子的行为要求,即使孩子犯了错误也会找出理由为他躲避责任,致使孩子形成任性、放纵等心理问题,给日后的教育带来进一步的困难,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极为有害。三是放任型家庭,父母孩子往往各自为政,互不干涉,放任自流,养成孩子冷酷、自由散漫,自以为是,缺乏纪律观念等不良心理。四是民主型家庭,此类型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尊重孩子,家长与孩子能相互交流各自的看法,对孩子不成熟的行为进行限制,并坚持正确的观点,平等、尊重与适当限制相结合,这有利于学生独立性、自信心与能动性的养成,具有直爽、亲切、爱社交,能与人合作、讲友谊、爱探索等特点。

4、家庭成员的期望值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家庭中,家长的期望值对孩子有强烈的暗示和感染作用。从心理学来讲,期望是一种心理定势,家长对子女的态度激励着孩子不断向前发展。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研究表明,教育者的期望对受教育者有重大影响。因此,父母对子女的美好期望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家长的期望值越高,对孩子的激励越大,就越能强化他们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利于他们意志品质的锻炼,形成远大的抱负。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期望是有一定限度的,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合学生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如家长盲目攀比,过分拨高对子女的期望值,不但起不到积极促进作用,反而会使孩子屡遭挫折、丧失信心,形成消极心理,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显然,家庭是学生成长中的第一个心理互动团体,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链条上的有机环节,他们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性格、意志品质、人际交往方式、认知方式、自我意识等都受到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时比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要明显、强烈和深远。

综上所述,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子女既是长辈,也是教师和朋友。因此,父母要爱孩子,理解孩子,并用合理、科学的方式和教养来对待孩子。民主权威型的教养态度是比较可取的教养态度,父母只有充分尊重孩子,从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个性差异出发,因材施教,才有可能达以所期望的教育效果。

作者简介:孙刚,男,山东济南人,山东协和学院基础部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陈友鹏,男,山东德州人,山东协和学院护理学院护理学专业2013级学生。

论文作者:孙刚 陈友鹏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4/4

标签:;  ;  ;  ;  ;  ;  ;  ;  

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_孙刚 陈友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