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水利工程局第三工程处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导致水资源短缺问题愈加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必须要开展水利工程的建设,才能够有效缓解,水利工程数量在逐渐增加,导致经常出现相关安全性的问题。所以,针对于这样的状况,就需要依照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和制度,进一步加强施工管理工作的力度,从而避免水利工程施工中出现安全隐患的问题,最终进一步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问题;解决措施
1水利工程的施工特点
1.1在水流处施工,对水流进行控制
水利工程指利用和保护地表水资源及地下水资源修建的工程,施工地点主要集中在河流、湖泊等地方,这就要施工技术的高水平。水是流动的,无法进行控制,会制约工程的进行。所以工程施工方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水流进行控制,以保护水流建筑的实体不受水流的冲刷,并且可以为人类造福。
1.2应对气候变化,因地制宜
水流工程大多是露天进行的,强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对工程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水利工程施工方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这种天气,防止恶劣天气对施工安全造成的影响。
1.3工程的准备时间长,工程质量要求高
水利工程是比较复杂的工程,水利工程的建设涉及很多部门,而且还有生活生产用水、供给发电、保障交通运输等作用,水利工程施工需要相关部门进行配合,才能保证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
2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规范性差
大型水利工程一般由颇有实力的施工单位承担,一般情况下对于施工质量的要求较为严格,而在许多中小型的水利工程建设中,由于施工企业水平不高,缺乏监管,所以我们不难看出施工方案与施工操作中不合理的地方,而这些问题会在工程验收竣工的质量监查阶段显露出来。由此,如果想要提升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就应从头开始做起,制定完备、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设计,并规范操作,对施工工艺进行统一。
2.2不重视施工管理工作
施工管理工作是保障施工质量,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在现阶段的水利工程之中,常常会出现工程转包的现象,而项目在经过层层转包之后不便于总包单位进行管理,有些分包单位为了最大程度上的降低工程造价,选用不符合规范要求与设计需要的材料,不重视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导致工程质量大大降低,在进行竣工检测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造成返工,既耗时耗力,又会使得企业形象大大受损,不利于施工单位的长远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管理工作包含诸多环节,如材料与设备控制、人员管理等等,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以及技术落后等也是导致施工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由此施工单位应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建立健全管理体系,积极开展施工管理工作,从而更好地确保工程质量的提升。
2.3施工人员水平有限
由于水利工程的施工环境较为恶劣,一般都是在野外,所以很少有那么多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工程师亲临现场进行指导,往往也就是偶尔来施工现场看看,更多的还是那些水平较低、素质较差的农民工们在现场进行作业。这些农民工一般都是当地人,在选择他们时想到的是,他们对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地形等都比较了解,好开展施工工作;第二他们就是他们对于工资并没有那么高的要求,这从一方面上可以降低工程造价,但是这些农民工们没有充分的工作经验,施工水平较低,甚至不能够熟练操作施工机械,不仅大大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而且更不能保障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农民工自身安全防范意识薄弱,缺乏相应的安全知识,很多时候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的工作程序进行施工,常常会出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引发为劳动安全事故则会对施工进度产生影响,施工企业在日后赶工期时往往会忽视施工质量,也不利于工程质量的提升。
3水利工程施工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完善施工监理制度
工程监理工作主要是控制工程质量,可以做事前准备、施工过程、分项完成进行监控。进行招标工作,质量标准应在合同内明确规定,保证施工方的预控效果,提高监理工作的水平,应对工程质量标准、质量检查、质量评定、验收程序进行规划,使得施工人员明确施工控制事项。
3.2加强对人员的管理
在施工的时候,对于不同的施工人员采用不同的规划方法,施工技术负责人应对施工现场的情况、问题、处理结果进行记录。会审图纸的时候应有专门人员进行评定,企业管理者的素质会影响工程的质量,企业应保障工程质量,就需要不断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加快工程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应注重培养高级的管理人才,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使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3.3完善企业管理制度,规范施工秩序
施工人员应了解相关的技术标准,并且严格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施工企业应定期的召开会议,使得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沟通,了解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定期的组织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完善规章制度是水利施工企业实施有效管理的保障。企业应建立内部运行机制,完善质量控制制度。现代企业管理基本要求是标准化,是企业可以正常运行的保证,使得企业朝着合理化、规范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3.4加强技术管理
加强技术管理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技术管理专业性较强,所以应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而且需要各部门之间加强沟通能力,为施工管理打下基础。使用施工日志记录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状况及处理方法。水利项目的工期很长,一些问题短时间内无法显现,所以应使用日志分析施工质量问题的原因。施工过程中负责工程的技术人员应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相应的解决措施及最后结果进行记录,为工程的验收和质量评定提供依据。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的质量十分重要,如果施工材料出现问题,就无法保证施工的质量能符合设计的要求。所以材料质量决定着工程质量,很多工程问题都是材料质量不合格导致的,应将材料检验工作作为质量管理的重点工作,严格的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强施工材料的检验,企业在选择机械设备的时候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机械设备。
3.5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在开展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度,并且需要在施工之前全面落实,制定合理项目负责人,从而逐渐形成安全管理团队,保证每一个工作人员自身具备较强的责任和安全意识,并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性能进一步保障。另外,还需要将水利工程管理权力交给安全管理团队,当施工现场出现安全问题时,能够及时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对其进一步处理和解决。除此之外,对于安全管理团队来说,其自身还具备经济处罚的权利,最终进一步保障水利工程决策工作的安全性。由此可见,在实际开展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想要避免相关问题的出现,就需要及时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对各个施工环节严格规范和控制,从而确保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开展。
结论
水利工程有着开发能源、保护环境、防灾治害的作用,所以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有关人员应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把控,有关人员应积极学习有关知识,提升自身技术水平,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理,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促进我国水利事业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广琴.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6):237.
[2]王淑芝.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2):211
论文作者:李建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质量论文; 措施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