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明
(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 河南武陟 454950)
【摘要】注射剂是我们医疗中常用的医疗药品,通过注射进入我们人体血液循环从而进行治疗。目前,注射剂在使用前很容易被微生物感染,尤其是在生存过程中,受微生物感染的注射剂不仅药效降低,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影响。因此,我国GMP无菌附录要求在满足质量条件下进行注射剂生产时对各类微生物感染最大限度的降低。本文对注射剂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进行分析,以期降低生存过程中的微生物感染,保障药物疗效。
【关键词】注射剂;微生物感染;控制;分析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2-0316-02
引言
微生物感染一直是注射剂生产过程的重要问题,一旦没有控制好,会造成严重后果,例如如2008年10月云南红河州6人因使用黑龙江完达山制药厂生产的某注射液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其中3人死亡,而出现这次事件的原因就是注射剂在生产过程中未严格把关,引发微生物污染。这对于我们的注射剂生产是一个警示,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微生物感染。
1.注射剂生产出现微生物感染的原因
1.1 人员因素
注射剂生产过程离不开人,而这些人是微生物感染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他们是主要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首先,人体自身有的细菌通过各种途径对注射剂原料造成感染,如通过咳嗽进入空气、直接接触等方式感染注射剂;其次,人员在生产车间洁净区域与外界的走动会带动各种微生物的传播扩散;再加上人员操作不规范,造成不必要的感染等。所以,如果人员管理不到位,会对注射剂生产中的微生物控制造成了巨大影响。
1.2 灭菌设备与程序存在不足
目前很多灭菌设备和程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灭菌是注射剂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灭菌不彻底会引发一系列微生物感染问题。以手提式灭菌设备为例,很多都没有灭菌验证口,也不方便进行验证布点,这样我们无法对灭菌过程进行控制。还有一些灭菌程序没有进行严格验证,如灭菌锅载物量、方式、微生物实验都没有很好的进行验证而直接使用,甚至是擅自改变,这些问题都会产生不可预估的微生物感染问题。
1.3 清洁消毒过程不到位
清洁和消毒也是注射剂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很多清洁和消毒过程都存在一些问题。如消毒剂使用时没有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消毒剂选择不合理、过量或者少量使用、过程中温度湿度控制不合理等等。这些问题都会大大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消毒效果,从而引发注射剂的微生物感染。
1.4 生产链传递问题
生产链传递指的是生产过程中相关物品与物料的传递方式,这个过程出现问题也容易导致微生物感染发生。如物料运输路径过长会增加感染风险、运输通道混杂引发感染、物料转移时交接不妥当、物品储存不合要求等等,这些问题的发生使注射剂生产在源头阶段便已被感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注射剂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办法
上文描述了注射剂生产过程中引发微生物感染的各种原因,它们对我们的医药质量造成巨大影响,严重威胁了我们病入的生命健康问题,必须对其加以控制,以下为控制方法:
2.1 加强人员管理
人员的管理决定了注射剂生产的质量,我们必须加强人员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严格控制洁净区域人员进出,与生产无关的人员一般情况下严禁进入洁净区域,特殊情况下需要进入时必须遵循无菌要求,而与生产相关人员进入时也应做好每一步无菌要求,不得随意进出;第二,对所有厂内人员进行无菌要求的培训,熟悉无菌规则,使每一个工作者时刻提防感染发生,从而从源头上减少微生物感染;第三,完善人员更衣程序,加强训练,严格指导,使每一位员工掌握无菌衣穿戴技能,杜绝外界微生物由衣物进入注射剂生产过程。
2.2 完善设备与程序
完善的生产设备与程序是注射剂安全高质量生产的前提,我们必须对灭菌验证这一问题加以重视。首先,注射剂生产过程中选用的设备必须方便进行验证,对那些不方便灭菌验证的设备严禁使用,例如在灭菌锅的使用中,需要严格验证其装载量、装载方法、空载满载等,否则易发生污染;其次,灭菌程序必须按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且不能任意改变,例如对微生物的耐热性进行评测时,不同介质会影响微生物的D值,有时会超过生物指示,我们必须对公司内人员、环境、物料上分离的细菌进行D值测定和比较,然后选出最适宜的灭菌程序,并严格遵循此程序要求进行生产,而不能盲目的以生物指示剂作为对照,导致污染问题发生。
2.3 改善清洁消毒过程
清洁和消毒过程不合理可能会使我们的生产成果功亏一篑,我们要改善这一过程。我们消毒清洁过程中采用的消毒物品有过氧化氢、臭氧、紫外线等,有着不同的消毒方式和效果,同一物品在不同条件下也会有不同的效果,所以在使用时应提前验证,针对不同消毒要求使用最好的消毒物品与方法,以达到最佳效果。例如,对工作台、洁净房间进行消毒时,紫外线对此类消毒效果很好,我们可以选择紫外线进行紫外消毒,但是,紫外线的波长范围为136~390nm之间,消毒时应使用较短波长范围200~275nm,其中250~270nm波长范围有着最强的消毒效果,我们应选择此范围,另外,进行灭菌所需要时间也应提前验证,紫外灯的寿命与质量也需要定期检测。
2.4 提高生产链传递效率与质量
提高生产链传递效率与质量也是注射剂生产过程中微生物控制的关键措施:在物料运输过程中,我们应尽可能的减少运输距离,以免时间过程增加污染的可能性;设定生产所需物料运输的专用通道,并严格把控,避免其他物资带来的感染;无菌物的转移应在保证层流条件下进行,并且避免人员接触和长时间暴露,严格操作;另外,灭菌完成的生产资料与成品转移时应注意二次感染的风险。这样,我们的生产链效率与质量会大大提高,对于微生物也会很好的进行控制。
3.结语
由上文可知,注射剂的安全问题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其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感染会严重威胁我们的生命安全。对于目前生产过程中每个环节存在的问题,会大大增加微生物感染发生的机会,所以,我们需要大力解决,避免微生物感染的发生,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陈传就.浅谈注射剂生产的微生物控制[J].医学信息,2016,29(8):348-349.
[2]孙沛懋.注射剂生产过程中微生物监控及措施论证[J].魅力中国,2017(52).
[3]王秀敏.无菌注射剂生产中污染的控制及无菌检查[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7(5):429-429.
[4]顾少薇.无菌注射剂在生产过程中的无菌检查[J].科学与财富,2016(12).
论文作者:张启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微生物论文; 注射剂论文; 过程中论文; 人员论文; 程序论文; 物料论文; 过程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