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探析论文_曹佳初,陆骏

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探析论文_曹佳初,陆骏

浙江省平湖市环境监测站 浙江 314200

摘要:在自然环境中,水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人们生存的重要条件。在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的当下,加强水环境监测有利于确保人们安全用水,而水环境监测结果则取决于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对此,本文特此从多个方面,对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期望对我国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对水的需求量增多,同时由于工业、农业、生活污水的排放,水污染现象也在增加,这都极大地影响着水资源质量。因此,水环境监测是必要的,而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实施,可提高水环境监测的准确性,有利于保障水质监管部门管理、保护水资源工作的有效性,从而更好地保护水环境。

1水环境监测工作及其质量控制重要性

水环境监测工作以实验室监测为基础,大多都属于政府行为,为政府执法提供参考数据,目的是了解水质状况,促进有效保护、合理开发水资源的实现,在保障人们身体健康以及服务经济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水环境监测部门或单位需要通过计量认证授权,定期客观而公正地向社会发布监测数据。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涵盖多项构成要素,主要有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文件记录控制、预防改进措施等,对抽样取样、检测校准、质量结果等提出明确的要求。水环境监测工作通常依托专业性的检测机构,针对某个区域的江河湖库实施水质监测,获得公正性的水环境监测数据与信息。至于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这是一项为减少水环境污染而开展的质量控制工作,不但对监测质量的控制有利,还对水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的保证有利,更对治理水环境污染有利。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实际上是针对性指标检测与分析的一个过程,得出科学性与真实性较强的指标,尽可能降低水环境检测误差,做到对水环境的有效科学检测。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内容决定着加强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至关重要且势在必行,其内容主要有准备监测环节的事前控制、监测过程的事中控制、完成监测的事后控制等。这就要求水环境监测机构必须加强对监测质量的控制,保证最大限度发挥水环境监测的功能与作用。

2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的问题

现在的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影响着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有效完成。a)目前的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统一,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水环境监测工作的职责也需更加明确。这些都导致了控制工作的混乱及效率低下;b)质量控制工作的执行力度不到位。有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对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成为表面工程,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再加上部分工作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不足,专业性不高,业务知识方面没有得到及时培训更新,就会影响到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水平及结果;c)在相关工作中还存在信息登记不准确等失误,如标准物质、化学试剂等的出入库信息登记不准确,这都需得到进一步减少,避免产生严重后果和影响。

3加强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策略建议

3.1准备环节质量控制

在流域水环境监测样品采集之前,要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一方面,需要组建拥有丰富水环境监测经验的业务骨干组成监测工作小组,周密制定监测方案。另一方面,要积极做好流域水环境的相关数据和资料,包括流域周边的工业、农业以及人口分布,气象条件等等。其次是要熟练掌握不同监测物质的测定方法,并用以指导监测工作实际。例如采用铂钴标准比色法检测色度;分光光度法检测浊度;离子色谱法、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总磷等各种方法的原理、使用范围、步骤和注意事项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质量控制体系

应重视并加快对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使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活动的规范进行。同时,要完善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质量控制的管理,确定环节标准,规范运行秩序,明确各部门及人员责任。水环境监测的各部门之间要分工明确,但同时要加强部门间信息交流,实现协调工作,这样有利于效率的提高。要增强监测人员的责任意识,要认真积极地进行监测质量控制工作,并对监测人员进行严格监督,使其按照规章制度、按照规范进行标准化的监测工作,实现有效的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将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建设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使其实现系统化的水环境监测、分析、监督、评价等,是实现有效的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重要措施。

3.3引入先进的水质监测技术

在水环境监测中,通常采取人工抽查法在河流断面定点定时采集水样,进行实验室分析,获取水质数据。随着水环境管理对水质监测数据及时性、准确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应在完善人工抽查法的同时,积极引入先进的水质监测技术,提高水质监测工作效率和质量。如,引入水质移动监测系统,在监测中使用移动监测车、现场水质参数分析仪器,利用GPS系统、GSM系统等对水质进行移动监测;又如,建立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将传感器与水质自动分析仪器结合起来,实现对水质的实时监测,以便于及时获取监测数据,其系统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3.4加强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的培养

一是提高入门要求,比如定期考核、从业资格考试等。这样一来,所筛选出来的人员才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准,便能够胜任水环境监测工作,同时整个工作团队的整体水平才会得到进一步提高,有利于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二是对监测人员进行定期专业培训,让监测人员的业务知识、专业技能得到及时更新和提高,在获得高水平高的监测技能时,针对具体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也能进行有效解决,确保水环境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三是完全奖惩体系。通过奖惩方式,积极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针对知识过硬、技能过硬以及认真工作的人员,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针对工作中出现过多失误的人员予以一定的惩罚。四是大力普及水环境监测的重要性。提高相关人员对水环境监测工作的认知程度,并让大众明白水环境监测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进而形成一种社会保护氛围。

3.5日常维护质量监控

(1)仪器定期校准:主要根据水质的不同,按照水质实际情况分析仪器定期校准时间,但必须根据仪器操作手册而定。(2)质控样检查:在进行水质控制检查时,因为有些仪器是漂移检查,所以水质控制的检查要每周一次。质控样浓度值需控制在仪器量程中间值左右。(3)对比试验验证:对比试验验证要每月一次,这是自动监测系统的检测工作。水样应在确保选取的样本是一致的仪器测量样品,在自动监测仪器采样时应准确记录定值。(4)试剂有效性检查:因水质检查的试剂和标准溶液都有一定的有效期,所以检查的试剂和溶液要定期更换。氧化还原试剂要防止直射光,使用隔光包装。浓度低的标准溶液分解率较高,尤其是氨氮标准溶液,由于室内温度过高,所以应定期检查试剂和标准溶液,更换试剂和标准溶液。

结语

流域水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环境污染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广大环境监测工作者认真做好水环境监测工作,更加注重监测质量,确保监测结果能够真实准确的反映被检测水域现状,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共同保护好人们耐以生存的水环境。

参考文献:

[1]朱耀祖.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4):142.

[2]梁雪群.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和质量控制的分析[J].化工管理,2015(08):199-200.

[3]刘新江,生丽温.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1):122-123.

论文作者:曹佳初,陆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探析论文_曹佳初,陆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