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县人民医院 湖南娄底 417600)
摘要:慢阻肺好发于老年人,其是以气流阻塞为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逐步发展成为呼吸衰竭与肺心病等。此病症的发生与有害颗粒与有害气体异常炎症反应有关,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在临床治疗中,多采用药物治疗,最常用的药物为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而罗氟司特就属于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药物,其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慢阻肺药物,具有较高的抗炎活性,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就以罗氟司特在慢阻肺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以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罗氟司特;慢阻肺;研究进展
慢阻肺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其是以持续性气流气阻为特点的可治疗及预防的一种气道疾病,气流受限表现为进行性发展,其是由于有害颗粒及气体慢性炎症不断增加所致,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逐步增加并发症发生几率,从而影响治疗及预后效果。目前,随着社会环境污染的逐渐增加,致使慢阻肺疾病发生率直线上升,使其成为全球热点疾病,也成为了重要的医疗负担。因此,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对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临床实践表明,罗氟司特在慢阻肺治疗中,效果显著,其对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基于以上背景,对罗氟司特在慢阻肺治疗中展开研究,为临床用药提供一份参考,现阐述如下。
1.慢阻肺发病机制与治疗措施
1.1慢阻肺发病机制
临床研究表明,当机体被感染、环境污染、吸烟等因素刺激时,机体内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快速合成,并释放相关细胞因子,如ifn、tnf-α等,其会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的合成黏附分子,同时还能将白细胞表面的黏附分子激活,促使其表达水平提高,在此基础上快速与内皮细胞上相应的黏附分子相互作用,促使其快速黏附于白细胞内,使其穿越内皮到达炎症部位引发炎症反应。当患者机体内抗蛋白酶平衡失调,会导致肺组织结构被破坏,从而出现肺气肿,引起慢阻肺。遗传因素也会引发肺气肿;此外,当肺部过度膨胀、弹性减退,使胸后肺脏不能回缩,从而引起肺部出现病理性改变,引起肺气肿。
1.2慢阻肺治疗措施
目前,慢阻肺尚没有明确统一的治疗方式,其中最常用的药物有长效抗胆碱药、吸入型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等治疗,以上药物虽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远期疗效并不理想,易出现复发现象。临床实践表明,罗氟司特在慢阻肺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进一步提高近、远期治疗效果。促使患者病情尽快康复。
2.罗氟司特药物动力学
罗氟司特是一种新型的磷酸二酯酶长效抑制剂,是治疗慢阻肺常用药,其具有抗炎作用。其中磷酸二酯酶包括11种以上的亚型酶酶族,具有分解信使分子环腺苷酸与环鸟苷酸的作用,同时磷酸二酯酶-4是免疫细胞与炎症中的一种主要环腺苷酸代谢酸,可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与免疫细胞的激活,具有广泛抗炎作用。罗氟司特可对PDE4选择性的产生抑制作用,从而阻断炎症反应信号的传递,抑制哮喘、慢阻肺等呼吸道疾病对肺组织的损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罗氟司特还可协同LABA,提高气道上此细胞中糖皮质激素的反应依赖性与抗炎因子的表达,抑制LPS诱导PBMC引发肿瘤坏死因子、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引起肺成纤维细胞的炎症与纤维化介质的释放[1]。
通过口服罗氟司特,药物可快速被吸入,具有较高的血药峰浓度,且血浆半衰期较长,服用3-4天可促使病情达到稳定状态。因罗氟司特药物会受理化性质的影响,会广泛分布于机体内的各组织织与器官,包括脂肪组织内[2]。如患者为肝损害,此药物药动学个体差异较为显著,针对肝功能异常患者,在应用罗氟司特时,需根据其实际病情调整剂量。
3.罗氟司特安全性
在临床用药过程中,罗氟司特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腹泻、恶心、鼻咽炎、体质量下降、头痛等,多数不良反应为轻度或中度,好发于治疗前4w,在治疗过程中,会缓慢消失。当体质量超过30kg/m2的患者,应用罗氟司特后,会出现大幅度体质量减轻,体质量减轻在治疗前6个月,停药12w后部分患者会恢复以往的体质量。罗氟司特还会导致患者出现精神行为异常现象,诱发患者出现自杀倾向[3]。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应定时对患者行为、精神、体质量进行检测,积极预防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促使病情尽快好转。
4.临床功效评价
目前,我院为了进一步了解罗氟司特对慢阻肺的研究进展,随机抽取了本院自2015年9月至2017年月收治的慢阻肺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与罗氟司特治疗组,常规治疗采用安慰剂治疗,主要观察治疗后患者的FEV1水平、COPD急性加重次数。结果显示,常规治疗组与罗氟司特治疗组相对比,后者患者FEV1水平得以明显改善,同时还可显著减少COPD急性加重次数,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4]。
通过以上结论表明,罗氟司特不仅会影响FEV1水平,还可减少COPD急性加重次数,通过对此组患者进行研究发现有慢性支气管炎史的患者或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性治疗的患者,通过应用此药物治疗,可快速改善患者的FEV1水平,同时减少COPD急性加重次数[5]。由此可知,如有慢性咳嗽、咳痰等症状的患者与同时实施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的患者可通过罗氟司特治疗,缓解临床症状的同时提高治疗效果。
罗氟司特可有效降低急加重比例,延长首次发作的中位时间,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程度,有效改善健康的生活质量,减少药物缓解效应。因此,此药物会降低中重症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频率,改善肺功能,对有频繁加重病史、严重慢阻肺、慢支相关症状的患者给予维持性治疗,具有较高的疗效果。同时罗氟司特可直接作用于多种炎性细胞中,有效抑制肺泡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炎症介质的释放,对改善炎症反应起到重要作用[6]。
5.罗氟司特治疗慢阻肺展望
口服罗氟司特后,可有效治疗中度至重度慢阻肺,尽管其并不是支气管扩张剂,但其对改善肺功能具有积极作用,有效降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风险。罗氟司特会增加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死亡率,从而引发患者出现腹泻。目前临床发现接受抗炎药物治疗的患者,会增加呼吸道感染风险。通过罗氟司特的应用,可有效激活气道囊性纤维化转导调节因子,从而增加气道表面的液体,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对于罗氟司特的应用效果,临床应多开展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综合研究验证,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为慢阻肺的控制提供新的渠道。
参考文献
[1]曹旭,杜延玲,康睿.罗氟司特在慢阻肺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6,14(1):64-66.
[2]童琳,汤慧芳.罗氟司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2017,38(4):13-17.
[3]魏佳,程德云.罗氟司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5,23(29):4168-4171.
[4]刘景伟,温中梅,袁海波,等.罗氟司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2016,36(8):2045-2047.
[5]宋琳,郭雪君.罗氟司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研究进展[J].上海医药,2013,34(15):3-5.
[6]顾艳利,代冰,康健.罗氟司特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6,9(3):174-183.
论文作者:张文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3
标签:患者论文; 炎症论文; 研究进展论文; 药物论文; 细胞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疾病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