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电线路故障关键因素探析论文_张运宁

10kV配电线路故障关键因素探析论文_张运宁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阳江阳春供电局 529600

摘要:文章对近年广东地区10kV中压线路常见故障中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结合运行维护实际经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降低线路故障率,提高配网运行效率。

关键词:10kV;配网故障;关键因素;解决措施

引言

10kV线路对电网安全运行有直接影响。如何减小线路故障,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客户平均停电时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技术难题, 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结合广东地区配网运行实际,创新提出防自 然灾害、外力破坏、加强用户设备管理等措施,对降低10kV配网线路故障率具有明显成效。

1、问题现状及原因分析

根据我们广东电网公司故障、障碍统计数据表明,影响10kV配电线路故障的关键因素为自然灾害(雷害)、外力破坏事故及用户设备故障三方面。

1.1、自然灾害(雷害)

1.1.1 10kV线路防雷措施效果不明显。目前广东主要采用氧化锌避雷器,效果不够良好,虽逐步出现新的防雷措施,但是相关设备优缺点、是否适合安装等问题仍较突出。

1.1.2 导线连接器接触不良。广东当前有相当一分部是使用并沟线夹作为线路的连接器,运行到一定的时间,就会出现导线连接不良, 经受不住强大的雷击电流冲击,发生断线事故。

1.1.3 接地装置不合格。接地装置年久失修,地下连接部位锈蚀, 使接地电阻值达不到要求,泄流能力低,雷击电流不能快速流入大地, 残压高。

1.1.4 在部分地区广泛采用的针式绝缘子,若质量存在缺陷,在雷击时容易被击穿事爆裂,绝缘水平下降,导致10kV线路发生接地或相间短路。

1.2 外力破坏事故

根据统计,外力破坏也是10kV配电线路事故多发的原因之一。其破坏的形式,可分以下几类:①野蛮施工、违章建筑的工具或材料碰触导线引起开关跳闸,在电缆沟保护区内打桩压断电缆引起变电站开关跳闸。②lOkv杆塔受到车辆碰撞导致变电站开关或者线路开关跳闸。③盗剪10kv带电运行的电缆,导致变电站开关跳闸,并造成永久故障。④鸟害。

1.3用户设备故障出门

由于客户对受电设备自身安全隐患的整改积极性不高和供电企 业不具备行政管理职能等因素的影响,用户安全管理基本处于较为弱 势的状态,由此而来引发客户受电设备故障出门影响供电可靠性。

2、技术上的防范措施

2.1 防雷害措施针对本地区的实际线路走廊情况及目前已经采用的防雷措施,为有效提高其配网配电线路防雷性能与雷害治理能力,根据配电线路走廊雷电活动、地形地貌、防雷措施等差异性,参考国内外防雷新思路,我们应用了配电线路差异化防雷性能治理策略田。

2.1.1 对于山顶突出处等高落雷区,使用独立的避雷针,利用避雷针特性,建立放电通道,将雷电经避雷针直接引向大地,避免线路跳闸,引起停电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避雷针的高度,平坦地区建议采用17.5m的避 雷针,在鱼塘、矿区的易引雷区考虑采用18.5m的避雷针。

2.1.2 对于其他雷电流比较频繁的地区,使用过电压保护器。某供电局在雷击故障多发且地理位置复杂的10kV泽河线安装130套过电压保护器,使该线路跳闸次数大幅减少,可以在雷电比较频繁的地区推广使用。

2.1.3 在一些感应雷比较多,而电阻率相对较大的区域,可以加装耦合地线以此来降低感应雷引起的过电压,能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

2.1.4 重视线夹及接地系统。在10kV线路建设、修造中,应有计划淘汰并沟线夹作,并严禁不用线夹而缠绕接线,应选用连接性能较好的线夹,比如AMP线夹等;制定检测接地装置及接地电阻的定期巡视计划,并严格执行,一旦发现不合格的需迅速落实整改,确保接地电阻值≤10Ω。100kVA以下配变的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不应≥10Ω,100kVA及以上配变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4Ω。

2.2 防止外力破坏

2.2.1 在机动车道旁及在其它容易受外力破坏场所的杆塔上用红白相间的反光漆涂画、用反光贴纸粘贴在杆塔作为危险警告标志,加固杆塔基础、在道路旁或人行道上的拉线应套上红白相间的反光拉线护管,以引起车辆驾驶员的注意。

2.2.2 定期对10kV配电线路进行巡视检查,保证线路杆塔上挂设醒目的禁止警示牌,并对存在的缺陷及时进行处理,对发现的违章建筑物进行清理整顿。健全地埋电缆标志,沿电缆线行的路面一般直线每隔10—15m以及电缆分支、转弯、接头、进入建筑物等处应设置醒目的电缆标志。敷设在泥质地带的电缆线路,应竖立电缆标志桩。在郊区等空旷区域的直线线行可每隔20m安装电缆标志。

2.2.3 加强打击破坏盗窃电力设施的力度,建立与当地公安合作机制,制定长期有效的措施和具体防范方案,对破坏、盗窃电力设施的犯罪分子进行严厉的打击。

2.3 降低用户设备故障出门率

2.3.1 从新增用电客户的现场勘查入手,严格要求产权分界点安装故障自动隔离装置。着重做好隐蔽工程中间检查、竣工检验及继保定值的调试,做好施工质量的把关。

2.3.2 主动开展客户设备预防性试验到期提醒、用电设备诊断服 务、客户安全用电培训服务和宣传等工作。

2.3.3 对专变客户进行用电检查,发现问题派发整改通知书,及时督促客户完成消除安全隐患和电气设备试验:建立了自备电源统计表及客户自备电源安全使用协议签订统计等客户档案。

2.3.4 针对每次客户责任造成线路跳闸事件,采取“四不放过”的原则对用户侧设备引发的配网障碍调查,并相应编制分析报告,包括时间、线路设备、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应对防范措施等。

3、运行维护上的管理措施

①加强对线路、开关等的负荷监控,采用红外线测温仪测量导线 连接器、关键设备接触点等的温度,发现温度异常(过高),需迅速进 行处理,避免高温熔断导线,烧毁设备。②对配电线路设备标志、电 缆线行标志遗失的、受到破坏的要及时进行补充和修复,对电杆驳接 口按周期进行除锈,可涂专业防锈油进行保护;注意对杆塔及其金具 的维护,确保10kV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③所有的工程,包括农网新建、大修技改、用户工程等,在验收时均要求对导线的连接部分进行登杆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求当场立即整改,整改合格后才允许投入运行,严禁线路“带病运行”。④在线径较长、分支线较多的10kV 线路上安装线路开关和短路故障指示器,注意与变电站的出线开关配 合,正确设置开关动作的整定值,避免出现线路开关不动作或者与变 电站出线开关一起动作的情况。

4、结束语

10kV配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与用电客户直接相连的重要环节,能否安全可靠供电直接影响客户满意度,甚至社会稳定。我们应重视配网管理工作,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和及时消除缺陷,提高供电可靠性,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来鹏,贺文娟,10kV配网线路故障因素及预防,建材与装饰 2014(48)

[2]陈中明,郑楚韬,配电网架空线路感应雷过电压产生机理与防护,广东电力,2015,21(5)

[3]古淼林.10kV配电线路接地故障原因及有效预防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6,(2).

[4]赵彦伟,李志峰.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运行现状分析[J].电力学报,2016.

论文作者:张运宁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7

标签:;  ;  ;  ;  ;  ;  ;  ;  

10kV配电线路故障关键因素探析论文_张运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