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形成过程_生态文明论文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形成过程_生态文明论文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形成过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共产党论文,渊源论文,生态论文,过程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5X(2008)02-0005-03

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些新的更高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建设生态文明。十七大把生态文明这一概念写入党代会报告,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这一理论创新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

一、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顺应了世界潮流

生态文明是指科学上的生态发展意识,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谐的生态发展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态势,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发展,以及由此保障的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与全球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早在20世纪上半叶,发生在英国、美国、日本等国的因环境污染造成短期内人群大量发病和死亡的公害事件,已经暴露出了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所带来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生态破坏。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业化的发展带来的生态危机已经从地区性问题演变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生态危机为人类追求经济的无限增长敲响了警钟。至七八十年代,随着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实现,臭氧层损害、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空气、水质、土壤污染等一系列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开始全面爆发,而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速,也使得人与自然的冲突和危机不断升级。

这一切使国际社会逐渐认识到:增长不等于发展;资源是有限的;自然环境的可再生能力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文明演进的前提;必须彻底清算大量生产、大量排放和大量废弃的生产生活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只有改变过去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战略和策略,按照生态的可持续性和发展的要求构建新的文明,才可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联合国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国际环境与发展大会形成的文件《21世纪议程》,是开启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两个突出标志。生态文明是对人类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是人类文明形态与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在当代世界,生态文明的迅速兴起正成为一场极大改变着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成为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

在世界工业文明发展史中,中国是后来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大地得以确立,这为中国工业文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我国的工业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工业文明也给中国带来了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难题。尤其在改革开放初期,作为人口众多、资源短缺、与发达国家差距显著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对低下的发展中大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摆脱贫困,一直是执政党和国家的主要目标和百姓的迫切心愿,“发展才是硬道理”深入人心。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代价进一步显露出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做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抉择。

二、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中国古代“天人和谐”思想的扬弃

人和自然、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问题,自古就为我们的祖先所关注。可以说,中国生态文明思想源远流长。

古往今来,中国大多数思想家认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朴素整体观,明确承认人类和万物一样,是天地自然而然的产物,人类社会是自然发展的结果,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宇宙生命的整体,合德并进,圆融无间,才是天人和谐的最高境界。《周易·大传》有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意思是说人若能顺应自然,与天地和谐相处,就达到了最高境界,就是圣人。孔子主张对自然的开发要合理。孟子认为人和天是相通的,《孟子·尽心上》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荀子主张万事万物应该和谐相处,人应保护自然。《春秋繁露》载董仲舒语:“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宋代学者张载明确地使用了“天人合一”概念,他说,“儒者则因明至诚,因诚至明,故天人合一”。明代王守仁提出,“于民必仁,于物必爱”,主张凡有生命的事物,凡劳动成果和天生之物,都要尽力加以爱护。

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之处在于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在一种积极的和谐关系上,不主张片面征服自然。在对自然的实践中,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理念。“自强不息”就是要积极地参加自然的演进,而“厚德载物”则是要求在人类活动中不超出自然的限度,如此,才能达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的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最高目标的道德境界。

今天,中国共产党立足当代世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和谐”思想的扬弃。

三、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之重要渊源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前瞻性地提出了生态文明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渊源。归纳起来,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主要体现在他们认为人类活动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劳动生产率同自然条件相联系和生态结构是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等方面。

(一)人类活动应该遵循自然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马克思指出:“人靠自然界来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 “自然界是我们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2] 由于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所以人类活动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马克思指出:“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3] 恩格斯在19世纪70年代也曾警告世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因此,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4]

(二)劳动生产率同自然条件相联系

人与自然在生产力系统中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马克思指出,“劳动过程……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占有自然物,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一边是人及其劳动,另一边是自然及其物质”[5]。劳动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人和自然。恩格斯也指出:“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6] 马克思还说:“撇开社会生产的不同发展程度不说,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这些自然条件可以归结为人本身的自然(如人种等等)和人周围的自然。”[7]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生产力不仅仅是“人对自然”的关系,也表现为“自然对人”的关系,同样的劳动因为自然条件的不同而生产出不同量的劳动产品,因此不能仅把生产力理解为“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因为自然也是生产力。

(三)生态结构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结构指的是人对自然的一定关系。马克思指出:“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全部人类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与其他自然的关系。”[8] 马克思还指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存在的基础……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9] 从这里可以透视出马克思恩格斯把生态结构看做社会结构组成部分的思想:社会存在是人类社会所处的自然环境、人类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三者的辩证统一;生态结构内在于社会结构,是社会结构的一种独立的层次结构,对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都有重大的影响。

四、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

理论来自实践。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思想也是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萌芽和成熟的。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思想的最终形成,是一个从不重视生态问题,到确立环保为基本国策,到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再到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最终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过程。

(一)环境保护被确立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新中国成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环境保护工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1983年12月31日,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次会议还提出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的“三同步,三统一”方针。

(二)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际上可持续发展已经由理论转向实践,经过几代人对人类文明及其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与反思,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状态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我国也已深刻认识到如果长期只重数量的发展,忽视资源环境因素,我们的发展必然难以为继,党和政府开始关注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1994年3月,我国政府批准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人口、环境与发展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部署、对策以及行动方案。1996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

(三)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处在资源消耗强度较高的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资源能源对经济发展约束强度不断加大,资源、环境问题已相当严峻。针对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深化了自身的生态观。在实践探索和学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中国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开始成为党的文献和党代会的主题之一: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10]。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11]。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12]。

(四)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认识到切实抓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各项工作对于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及时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思想。2005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3]。2005年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要求“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14]。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2006年3月,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进一步强调,“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5]。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要求“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6]。

(五)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并对其主要任务做出部署。十七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17]

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十七大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国际化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的庄严承诺。生态文明是一种超越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我国将建设生态文明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概念写入党代会报告,生态文明的理想第一次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生态文明既是理想的境界,也是现实的目标。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应该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共同发展的道路。生态文明和其他文明形态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安全的生态条件,人类就会陷入最深刻的生存危机,根本谈不上高度的物质、政治和精神享受。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则严重地影响生态文明的水平和状况。人类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必须将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内在地体现在自身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以及法律制度、思想意识中,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好生态文明。

收稿日期:2008-01-02

标签:;  ;  ;  ;  ;  ;  ;  ;  ;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形成过程_生态文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