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4180000)
摘要:目的 观察腹针和常规针刺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偏头痛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即腹针组)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8、12周后用偏头痛积分表,根据患者头痛发作的次数、程度、续时间及伴随症状进行积分评价,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两组偏头痛积分治疗前后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治疗后的评分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2、治疗组:治疗后的偏头痛积分与4、8、12周后偏头痛积分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偏头痛积分与4、8、12周后偏头痛积分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4、8、12周后的偏头痛积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针的近期疗效与常规针刺组相当,而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
关键词:腹针;常规针刺;无先兆性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有家族发病倾向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一种反复发作的一侧或两侧的搏动性头痛,头痛发作时常伴有恶心、呕吐及畏光,经一段间歇期后可再次发作。全球偏头痛的发病率为8.4%~28%[1],其发病率高,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质量。无先兆性偏头痛是偏头痛中最为常见的类型,约占80%。西医对偏头痛以止痛药物为主,虽能暂时一定程度缓解临床症状,但大量使用药物有一定副作用,而且远期疗效较差,易复发。
近年来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致力于探讨针刺在偏头痛治疗中的作用。多项结果表明,针刺用于偏头痛的治疗确实能起到和药物治疗相似或相近的效果,针刺镇痛效果得到肯定,并且不良反应小,在偏头痛的临床应用也较为广泛,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得到了医患的广泛认同[2],特别是毫针、电针、穴位注射、耳针等方法治疗偏头痛均有一定的研究,其中腹针作为一种新兴的医疗方法也逐渐应用于无先兆偏头痛的治疗,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疗效缺乏大规模临床对照。
1临床资料:
一、研究对象及分组
纳入标准:(1)符合《2011中华医学会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中制定的无先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3]。A.符合B-D项特征的至少5次发作B.头痛发作(未经治疗或治疗无效)持续4-72小时;C.至少有下列中的2项头痛特征①单侧性②搏动性③中或重度疼痛④日常活动(如走路或爬楼梯)会加重头痛或头痛时避免此类活动D.头痛过程中至少伴随下列1项①恶心和(或)呕吐②畏光和畏声E.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2)处于头痛期患者;(3)年龄在25-55岁之间;(4)纳入前停用其他治疗无先兆偏头痛药物一周(5)无针刺禁忌症,无其他各种慢性疾病,包括先兆偏头痛、紧张型头痛、躯体和头面部器官疾患引起的头痛、严重内科疾病者、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精神病等;(6)自愿参加临床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门诊部病人。所有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将60例患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男性23人,女性37人,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各项数据的比较上(P>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二、治疗方法
治疗组:主穴:中脘、阴都。配穴:下脘、气海、关元、滑肉门(双)。针刺前首先明确无肝脾肿大等阳性体征再施治,患者取仰卧位,选用40—60mm长度的毫针,避开毛孔及血管、疤痕,施术分三步进行,即候气、行气、催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进针后停留3~5分钟为候气:3~5分钟后再捻转,使局部产生针感为行气;如果症状尚未缓解,再轻轻捻转或调整针刺的深浅,令针“刺至病所”,此为调气。再隔5分钟行针1次,使之向四周或远端传导为催气。针法:直刺,快进针,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的手法,隔5min行针1次,留针30min,1次/d,10d为1疗程,共2个疗程。
对照组:针刺处方:头维、率谷、百会、风池、太阳、合谷、三阴交、太冲。操作方法参考沈雪勇主编的《经络腧穴学》[4]。
三、疗效评价标准
偏头痛积分评定参照卫生部2002年出版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偏头痛积分表,重点观察头痛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根据据偏头痛受试者每四周头痛发作次数、头痛发作程度、头痛持续时间及头痛发作时的伴随症状进行积分评价。分别于受试者治疗前和治疗结束、4周随访、8周随访、12周随访记录。
四、统计学处理
所有临床数据均统一使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编辑、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来表示,符合正态性及方差齐性则组内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数据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如果数据不满足正态性或方差齐性则选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结果
表一 偏头痛积分结果比较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4周后8周后12周后
治疗组3013.52±2.73■9.78±1.35▲8.42±1.25▼8.40±1.19△8.28±1.05▽
对照组3013.60±2.67□10.13±1.02★9.60±2.14☆9.76±1.82◆9.60±1.72◇
■▲P<0.05,□★P<0.05,▲★P>0.05;▲▼,▲△。▲▽P<0.05;★☆,★◆。★◇P>0.05;▼☆,△◆,▽◇P<0.05
1、由表1分析可知:偏头痛积分,两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具有具有齐同可比性;2、两组偏头痛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均有效,但两组治疗后评分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大致相同。3、治疗组:治疗后的偏头痛积分与4、8、12周后偏头痛积分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具有持续治疗及其远期疗效。而对照组:治疗后偏头痛积分与4、8、12周后偏头痛积分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4、8、12周后的偏头痛积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无先兆性偏头痛积分减少程度以及针刺的远期疗效均优于组对照组。
3.讨论
本研究设立腹针组与常规针刺组,探讨腹针疗法与常规针刺在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方面针对头痛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的治疗效果。我们研究发现,腹针的近期疗效与常规针刺组相当,而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可以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手段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腹针疗法治疗偏头痛的远期效果优于常规针刺的原因可能在于,头部与各脏腑器官有密切联系,腹部内有重要脏器,分布大量的经脉,并向全身输布气血,同时还具有全身高级调控功能。腹针则通过刺激腹部以神阙布气假设为核心的一个微针系统进行逆向调节,使紊乱的血管机能恢复正常,这也可能是腹针疗法疗效持久的原因所在。腹针与常规针刺头穴相比,常规针刺虽直达病所,但痛感较明显,部分偏头痛患者发作期间还伴有头皮痛觉过敏或痛阈较低的情况,临床时见有些患者即使针刺效佳,亦因惧针而症减即停,不利于巩固疗效、预防复发。腹针基本无痛,针眼偶有出血亦较轻微,无晕针无滞针,安全性好,即使治疗次数稍多,患者对腹针治疗的依从性仍较好。
参考文献
[1]张秀峰,边建超.偏头痛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5,28(1):41-42.
[2]周建伟,赵菁菁,张颜.针灸治疗偏头痛临床研究的现状与评价[J].中国中医急症,2006,15(9):1022-1024.
[3]于生元,李舜伟,李焰生,等.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17(2):65~86.
[4]沈雪勇.经络腧穴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17-234.
作者简介:易长兴(1986-),男,硕士研究生,医师。研究方向:针灸及康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论文作者:易长兴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3
标签:偏头痛论文; 针刺论文; 统计学论文; 积分论文; 头痛论文; 疗效论文; 先兆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