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时代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鲜明论文,理论体系论文,时代特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7608(2012)09-0005-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只有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两方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全面深刻把握其理论内涵和创新意义。迄今学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偏重于结合当代中国国情和改革实践,突出其中国特色;而结合当今时代、世界的变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实践,阐明其时代特征的成果相对薄弱,本文对此谈一些认识。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重要原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历史条件下,在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进程中形成的。改革开放以来,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第一,当今时代的新变化及其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新课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根本原因。时代和时代特征概括的是世界范围内人类社会的总体发展状况,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以科技和生产力发展为动因的文明进步状态。时代发展是社会形态在科技和经济推动下纵向演进、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国家地区间的横向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逐步全球化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其主要特征是新技术革命和现代生产力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政治多极化凸显,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与依存增强,世界社会主义进入改革创新阶段。这些新的时代特征向发展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新课题,提供了新契机。我们党正确判断时代特征,把握世界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敏锐地认识到,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我国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对外开放,赶上时代步伐,特别是要追赶世界高科技发展。他指出:“现在世界突飞猛进地发展,科技领域更是如此,中国有句老话叫‘日新月异’,真是这种情况。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1]他强调要根据新的条件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出:“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2]他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如加快发展科学技术、实行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一国两制”构想、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等,都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3]。在国际形势深刻变动、我国改革开放深化阶段,江泽民强调要坚持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而实际生活总是在不停地变动中,这种变动的剧烈和深刻,近一百多年来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因此,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4]他强调说:“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谈马克思主义,是没有意义的。”[5]他要求全党结合新的实践,研究《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变化,用新的观点发展马克思主义。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指出:“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时代特征和世界发展的总趋势,科学制定和实施符合我国实际和人民愿望的目标和任务,我们党才能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和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潮头。”[6]他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时指出:“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表明,通过这场伟大革命的洗礼,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前进潮流,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我们党昂首阔步走在了时代前列。”[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改革开放的理论成果,是我们党在当今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理论创新的产物,反映了时代和世界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第二,当代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重要条件。时代变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使国际环境与各国间的相互影响加深,要求各国实行合作、开放的发展战略。对外开放是我国新时期的显著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立足中国,面向时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性事业。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8]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9]。他确定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开创了全方位开放的格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及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我国对外开放既有大好机遇,也有严峻挑战。江泽民准确把握和应对世界变化,深入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性质和影响,决定我国既要积极参与全球化,又要趋利避害。他指出:“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任何国家也回避不了。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谁也不可能孤立于世界之外去发展自己的经济。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10]同时又要清醒地认识经济全球化的风险,加强防范,增强抵御能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党的十五大坚持长期开放的国策,提出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战略部署。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党中央适时提出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推动了对外开放的发展。在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形势出现了大变革、大调整,我国经济社会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对外开放面临新情况。胡锦涛深入研究我国广泛参与全球化遇到的新矛盾和新机遇,强调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更好地实行对外开放。胡锦涛指出:“我们要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分析和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不断提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能力,不断提高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始终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既坚定不移抓好国内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妥善应对并有效化解来自外部的挑战,又坚定不移推进对外开放,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外部条件发展自己,并通过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11]对外开放使中国融入了全球化进程,与世界的联系愈发密切。对外开放不仅是政策、体制的开放,更重要的是观念和理论的创新,使我们对当今时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有了新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符合时代和实践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是根据中国国情和改革经验形成的,而且是基于对时代和世界形势的认识,在对外开放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开放视野。
第三,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开放性发展的理论品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内在根据。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理论表现,有时代烙印。恩格斯指出,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就认识到什么程度。因此,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时代特征相结合,随着时代、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回应时代诉求,解答时代课题,才能永葆生命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根本经验,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并引领社会发展的思想保证。当今时代与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处的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列宁和毛泽东所处的帝国主义时代明显不同,时代的主题、主要矛盾、发展趋势、社会变革道路、各种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以及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等问题都呈现出新特点。马克思主义应当与时俱进,并广泛吸纳各种新思想、新方法,科学研究和解答现实问题,揭示当代世界的发展规律,指明人类前进方向。世界上一些共产党思想僵化,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不敢创新,结果落后于时代,失掉了先进性。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地站在时代潮头前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12],认为“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秘,就在于它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13],并且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使党的理论发展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的创新形态,以新观点、新论断生动地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开放性发展的理论品质,有力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14]。
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与当今时代、世界的变化有密切联系。它深刻认识时代特征,正确阐明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和前进方向。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结合时代背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时代特征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
从思想内涵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的时代特征,主要是指它站在时代和全局高度,顺应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潮流,汲取了世界发展的经验和文明成果,以宽广眼界探索和回答了现代条件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是当今时代精神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条件。以高新技术革命为基础的信息化、全球化、多极化的蓬勃发展,使当今时代特征不断呈现出新态势,对社会主义理论、制度和发展模式提出了创新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使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优越性富有时代精神。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索和回答的基本问题有鲜明的时代精神。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基本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新的指南。党对这些全局性、根本性基本问题及其重要理论观点的探索和回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立足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围绕发展大局,突出改革开放,达到了新的科学水平。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主要观点和党的基本路线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更是当代中国的主题。”[15]中国共产党强调指出,要从全人类的高度研究发展问题,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与和谐社会关系,加强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要把握发展的核心、本质和目的,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这些重要思想都有浓郁的时代气息,指引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战略部署和大政方针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特别是根据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我国坚定地走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道路,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走和平发展道路,推进和谐世界建设,这将为开创我国改革发展新局面提供永续动力。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宽广的眼界。这主要是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密切注视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变化,认清时代发展趋势,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邓小平指出,中国谋求发展,主要靠自己的力量,还必须开放,开放不仅是发展国际的交往,而且要吸收国际经验。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16]邓小平在指导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密切关注世界的变化,重视研究和借鉴苏联、东欧和非洲一些国家搞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注重发达国家搞现代化的经验,为我国指出了新的发展道路。江泽民强调要以宽广眼界,深入研究世界的发展变化,借鉴别国别党的经验教训,搞好我国的事业。他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所谓宽广的眼界,一是要有历史的深远眼光,一是要有世界的全局眼光。这样来观察问题,我们就能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更加清醒、主动地掌握我们自己发展的命运。”[17]他回顾世界发展和中国历史兴衰,深刻地说明对外开放、树立世界眼光的重要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世纪之交的世情、国情和党情有清醒认识,尤其是汲取了苏联共产党、印度国大党、日本自民党等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垮台的教训。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同样有宽广的眼界。胡锦涛指出,要切实提高科学判断国际形势的能力,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努力从国际国内形势的相互联系中把握发展方向,从国际国内条件的相互转化中用好发展机遇,从国际国内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创造发展条件,从国际国内因素的综合作用中掌握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同样借鉴了国外发展的经验教训和进步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发展观,奉行合作、开放、共赢的发展战略,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之路,这不仅是我国发展的经验总结,也是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总结,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新境界。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吸收了当代人类文明成果,尤其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文明成果。以宽广的眼界研究世界的新变化,借鉴外国经验,说到底是为了吸收和利用当今人类文明成果,包括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18]江泽民指出,在我国搞社会主义,“……必须打开大门搞建设,必须大胆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一切进步的东西,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一切反映现代化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把坚持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积极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结合起来,把开拓国内市场、利用国内资源同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国外资源结合起来,把对内搞活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这样就能不断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19]。他还指出:“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管理市场经济,操作现代金融,在一些具体方面我们需要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和借鉴。”[20]为了大胆自觉地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改革开放刚开始,邓小平就指出,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科学技术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资本家拿来为资本主义服务,社会主义国家拿来为社会主义服务”[21]。后来,他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在理论上突破了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确信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党的十四大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扩大对外开放、借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搞市场经济的经验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在这个基础上,江泽民、胡锦涛结合人类发展进步的趋势和规律,阐述了加强世界各国、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之间交流合作的必要性。江泽民指出:“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该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22]胡锦涛指出:“我们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认真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坚持趋利避害,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3]对外开放、学习人类文明成果和促进共同发展,不仅使我国找到了全球化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而且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了更大的包容性和解释力,扭转了在封闭状态下脱离人类文明大势、被动坚守阵地的局面。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时代特征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时代特征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与时俱进,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时代特征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当代化。当代世界的新变化,尤其是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出现的很多新情况、新现象,中国改革开放不断面对的新矛盾、新问题,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一些具体结论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失败论”、“过时论”、“渺茫论”的错误论调一直很嚣张。持这些论调的人中,除少数坚决反对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人外,多数人是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一成不变、脱离现实的教条,而没有把它看做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发展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混淆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与具体结论的异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实事求是为精髓,以时代和中国的变化为依据,用新的观点为马克思主义注入了新内容、开拓了新视野,使之达到了当代水平,由适应战争与革命时代的理论变为适应和平与发展时代的理论。如今我们对资本主义的长期性、生命力、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认识,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根本任务、经济制度、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执政党建设的认识,对国家利益、国家关系、国际秩序与和谐世界的认识等,都有很大理论创新,使我国改革发展有了新的思想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一次飞跃,充分显示了科学理论的威力,同时有力地回击了各种错误思想。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时代特征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与时代变化、世界变革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间的影响越来越大。研究和解决中国问题,必须具有时代和全局眼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且需要将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相结合。时代特征、时代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依据,制约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主要内容、理论风格和发展水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理论成果,都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相互交织,相得益彰,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最新成果,其创新意义不仅在于精辟地回答了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一些规律性问题,还表现在它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和经验、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等方面。这样来认识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开阔了视野,会有更多的启示。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时代特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并产生了世界性影响。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与全球化进程密切联系的独立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党和人民创造实践上的集中体现。这条道路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根本原则与中国国情、人类文明成果的结合,找到了中华民族在当今世界、当代中国历史条件下实现现代化和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其主要观点,比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及和谐社会等,不仅是中国的独特道路,同时也是时代发展、人类文明进步之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把中国特色理解为中国独有,没有普遍经验和借鉴意义,是不正确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得到国际上的广泛赞誉,就表明它具有世界性影响和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25]2011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为全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所作的批示中强调指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行新的理论创造,深刻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立足中国国情、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走出的创新之路,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对世界的历史性贡献。这对我们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的时代特征很有启发。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时代特征深化了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解决了时代性历史课题。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要利用人类文明成果,尊重社会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前进方向。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失败的重要原因,就是理论和体制僵化、封闭,落后于时代,无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没有解决好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与增强综合国力等关键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开放性,既坚持社会主义理想目标,独立自主,又在参与全球化发展中正确处理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明和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走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道路,与其他国家一道应对人类挑战,共建和谐世界。这就使社会主义事业能够与时俱进,有扎实宽阔的发展根基,使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经得起时代、实践和人民的考验。这实质上就是遵循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统一,加深了对和平与发展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道路在这方面所创造的经验,对于当今社会主义发展、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人类和平与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和借鉴意义。
[收稿日期]2012-05-29
标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人类文明论文; 文明发展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进步主义论文; 人类进步论文; 科学论文; 时政论文; 经济全球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