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若干理论难点及其应用_历史主义论文

以人为本的若干理论难点及其应用_历史主义论文

以人为本的几个理论难点及其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难点论文,以人为本论文,及其应用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4)02-0005-07

一、以人为本是马克思哲学——唯物史观独有的命题吗

回答是否定的。以人为本之所以不是唯物史观独有的,原因就是承认社会历史发展之 “本”是人,而不是非人(神、金钱或其他)的哲学学派很多。接受以人为本的哲学,必 须是承认历史是人创造的。这是对它们的共同要求。

从历史上看,承认以人为本的哲学观出现得比较晚,至少是晚于以神为本。这明显是 因为早期的人类对自己的力量还没有充分的信心,不能意识到:历史是他们自己创造的 ,人类历史之本在人自身,而不在人之外。大家知道,原始人在大自然面前是非常软弱 的。自然界的强大和人相对于它的弱小,使得自然力在人面前表现为某种异己的、神秘 的、超越一切的东西。原始人不得不用人格化的方法来同化自然力,并到处创造了许多 神。当中国历史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时,夏代的奴隶主贵族就已经形成天帝和天命的观 念。殷人的天命思想尤其严重,凡是有所举动,都求卜于天帝。后来,周灭殷也得宣布 是天帝的旨意:“有命在天”——只是周对传统的天命思想作了一定的修正,强调统治 者敬德的重要性。但是历史毕竟是人们,首先是物质生产者和精神生产者创造的。尤其 是当维护奴隶制的保守分子继续用“天命未改”来维护旧制度时,反神本的思想就必然 要“破门而出”。那时候,人们已经“不畏于天”。《诗经》中出现把天上和人间加以 区分的呼声:“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噂沓背憎,职竞由人”。(注:《诗经·小雅· 十月之交》。)以人本挑战神本的思想到春秋时期就更为明显了。《左传》记载,叔兴 说:“……(‘陨石生于宋五’等)是阴阳之事,非吉凶所生也,吉凶由人。”子产拒绝 用宝祭神以攘除火灾时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注:《 左传》僖公十六年、昭公十八年。)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那些开明的统治者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觉醒了的群众能够 左右历史的力量,说出类似以人为本的话,(管子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 本理则国固。”)并不等于他们的历史观与现代人完全一样了。以人为本在旧时代统治 者那里往往只是一种开明统治的手段——虽然运用这个手段比起专制杀戮的暴君要好得 多。

在西方,人本思想也是作为神本思想的对立面出现的。西欧中世纪封建制的精神支柱 是基督教及其神学历史观。这种历史观的神创论使古希腊文化对人的赞颂的传统中断了 。古希腊人也敬神,但他们的多神教是根据人的生活和人的需要来建立的。而且这种对 神的崇拜不排斥人的需要和现世的幸福,因而希腊人在敬神的同时也有大量对人的赞颂 。基督教的神创论却是反人本思想的,它认为神不仅创造了人,而且人在内的一切存在 都因神的存在而存在。以神为本把人的一切,包括他的力量和贡献,统统归之于上帝。 人的价值不在人自身,而在上帝。费尔巴哈通过他的宗教异化理论深刻揭示出:神的本 质是人的本质的异化。所以在神创论那里,神的力量与人的力量恰恰成反比:“为了使 上帝富有,人就必须赤贫;为了使上帝成为一切,人就成了无。”(注:《费尔巴哈哲 学著作选集》下卷,商务印书馆,第52页。)当人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精神压抑中苏 醒过来时,新纪元的特征必然是人本战胜神本。在西欧,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正是近代 人文主义者起来推翻封建性宗教神学统治的结果。

以人为本原则还排斥某些异化的社会现象:如以钱为本。由于与宗教神学统治瓦解同 时到来的,是商品货币关系的支配地位。在新的信仰未重新建立起来的情况下,眼前的 情欲和金钱便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钱本位有取代神本位的趋势。于是近代那些人文主 义者不得不为捍卫自己提升人的价值与人的尊严之理想和价值观而在人类文化史上留下 许多宝贵的批判拜金主义的名著,莎士比亚的《雅典的泰门》和托·莫尔的《乌托邦》 都是其中的名著。

无论是以神为本还是以钱为本,它们的共同点是:无视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如果 历史真的是人们自己创造,那么真正的历史观就必须以人为本。而且以人为本不仅仅是 手段,它首先是目的。这就是以人为本作为历史观的根本原则的依据。马克思的唯物史 观从来就没有否认过这个原则。马克思说得好:“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 本质、基础”;“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 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 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注:《马克思恩格斯 全集》第2卷,第118、119页。)

二、马克思哲学的以人为本何以区别于其他信奉人本思想的哲学

区别在于这里所说的人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换言之,以人为本这个原则也是具 体的。这就使得马克思哲学的以人为本同所谓人本主义哲学划清了界限。

19世纪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首先把人本主义原理引入了哲学。人本主义一般是以抽象 的人出发点,即抽去人的具体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而仅把人看作是一种生物学意义上的 存在。费尔巴哈把人规定为有感觉能思维的感性实体,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且是 自然界的最高存在。当我们在探究自然的起源和进程时,必须从人的本质出发,以人的 本质为基础。因此,人的概念是基本的世界观范畴,它比物质和意识的概念更重要。只 有从这一范畴出发制定的理论体系才能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才能有效地 改变自然、社会和精神事物。可是,当费尔巴哈为拒绝黑格尔的抽象精神而诉诸有血有 肉的人时,这个人仍然是非历史的、不是真正从事物质实践活动的人。因而在自然领域 ,费尔巴哈是唯物主义者,而在历史这个领域,以抽象人为“本”的他并不能跳出唯心 主义的窠臼。

至于现代的人本主义则完全演变成宣扬非理性的唯心主义的哲学了。例如,弗洛伊德 主义认为,决定人的行为的不是人的意识和理性,而是人的情欲;在人的整个心理过程 中,“无意识”起决定作用。法兰克福学派的弗洛姆把社会学化的弗洛伊德主义和人本 学化的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从人本主义出发构想出“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和“人道 主义的社会主义”。企图借助精神分析学和异化理论来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病进行心 理上的诊断,并设计出走向“健全社会”的方案。其非理性的唯心主义本质是十分明显 的。

总之,打出以人为本旗号的,并不见得都是历史唯物主义者。但是这不能成为反对接 纳这个原则的理由。正如人道主义本身不能把唯物与唯心区分开来,但并不影响我们接 受这个概念。

马克思哲学的核心是唯物史观。唯物史观与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和现代人本主义哲学的 区别,不是讲不讲人;也不是是否拒绝以人为本。二者区别的关键在于它们对“人”的 理解是不同的。前者的以人为本是建立在下述原理基础上:人的本质是社会的,是社会 关系的总和;而“一切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因此物质实践活动是人的存在 方式。这就保证了对人的现实性的科学理解。反之,依据费尔巴哈人本学和现代人本主 义者对人的抽象理解,以人为本同样是一个抽象的原则。而我们的以人为本是具体而非 抽象的。

当马克思和恩格斯确立自己的历史观时,他们首先以“人”为出发点。但是为了保证 这个出发点能够导向社会历史观的唯物主义方向,他们就必须对这个出发点的“人”作 出严格的规定。他们认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注:《马克思恩 格斯选集》第1卷,第30页。)唯物史观这个科学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 学”,(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37页。)把现实的人作为历史研究出发点 ,也就是把人的物质实践活动、现实的生产劳动作为出发点。这样就能把握住一切社会 生活的本质,就能同历史唯心论——特别是同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和现代人本主义哲学划 清界限。

三、以人为本与阶级、阶层划分是绝对排斥的吗

以人为本这个概念中,人相对于群体(阶级、阶层)来说是整合的。而在现实中,人是 分解的——分解为不同的利益集团。既然如此,有人就怀疑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接纳以 人为本。前几年,有同志主张,企业文化的以人为本口号应改为“人民为本”。在历史 观领域,也有人对以人为本提出疑问:自从出现旧式分工,人就分化了。因为实现这种 强制分工要以阶级划分为条件。分工是阶级划分的基础这一事实似乎否定了——至少在 阶级、阶层存在的条件下——把以人为本的原则应用于人类历史。

或许以“人民”为本代替以“人”为本会更合理一些呢?

不错,在必须应用阶级或其他群体的划分的场合,只讲以人为本,就难免把人抽象化 。我们说过,以人为本中的“人”不能不是具体的、现实的人。所以在那些场合,我并 不反对用人民为本。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即使在旧式分工尚未消灭,阶级、阶层依然 存在的情况下,仍然有许多场合是可以而且必须讲以人为本的,用“人民”代替“人” 反而不妥。

1.涉及普遍人性的场合。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人”与“民 ”的使用是有考究的。在使用“人”的场合,往往指的是反映普遍人性方面:如,仁者 爱人。在现代社会中,人道主义、人权等词汇反映的也是普遍人性方面。在使用“民” 的场合(即人被区分为不同的群体——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等),往往指的是与分工相联系 的反映非普遍人性方面:如,“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注:《论语·学而》。)在这里,“爱人”是表现仁者的普遍人性的方面;而“使 民”是表现社会管理者(统治者)对被管理者(被统治者)的关系,属于非普遍人性方面。 同样,在目前党的文献中,也有“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提法。前者是就发展观应贯 穿的原则来说,后者是就领导者(共产党)对被领导者(人民群众)应尽的职责来说。在应 该使用“人”这个概念的场合,由于所反映的是普遍人性方面,改用“人民”反而不很 准确。

一般来说,人与人民二者通常并无不相容之处(如上面提到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如果一定把二者看作非此即彼,那么论者显然是从指责“以人为本乃抹杀阶级、阶 层划分”这个角度提出异议的了。其潜台词就是:以人为本会背离了两类矛盾(把全部 的人区分为敌人与人民)学说。两类矛盾当然还存在,但是,我在上面提到的关于有人 主张用人民为本代替以人为本,是在企业文化的范围产生的争论。我认为,如果论者的 “人”与“民”的区分是立足于两类社会矛盾理论,那么在企业文化中,是用“以人为 本”好,还是“以人民为本”好?我倾向于使用前者。因为毕竟企业文化的目的是要把 包括企业家在内的全体企业人员团结成为一股绳,增强企业竞争力,而不是时刻致力于 在企业内部作阶级、阶层划分,警惕内部的阶级敌人破坏,从而使企业疲于内耗。至于 把人民为本代替以人为本作为贯穿全部历史的一个历史观根本原则,也是值得商讨的问 题。人民是与敌人、特定阶段的剥削阶级相对而言的。全部历史并不都是阶级的历史。 就全部历史来说,只能提: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因而就全部人类历史来说,以人为 本才是人的社会、人的历史的根本原则(论证见下文)。

2.涉及全部人类历史的场合。从纵的方面看,唯物史观所覆盖的是全部人类历史,而 不是只管有阶级和阶级斗争这一段历史。贯穿全部历史的社会发展规律是人的活动规律 :社会存在是人的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是人的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无非是人的 活动的不同方面。所有这些矛盾运动规律,连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等 等,都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就社会的结构来说,人的物质生活的生产及其在其中所发生 的关系是“基础”,它制约着人的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并决定 着社会结构的性质。这个过程的客观性会给我们以与人无关的假象。但就社会作为人的 世界来说,它仍然是以人为本的。因为社会的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人的活动所创造的,是 属人的。人是全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的主体。在这种意义上,说以人为本是我们理解 人的世界、人的社会的一个根本原则,难道有什么错?

3.涉及当今全人类整体的事物和利益的场合。从横的方面看,现实生活中需要我们从 以人为本的视野加以考察的事物是越来越多了。在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马克思主 义经典作家期待着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的时候,他们往往过多注意人的群体划分(阶 级与民族划分),而不大赞成过多地谈论(尤其反对抽象谈论)人和人类的共同的东西。 恩格斯在1892年的一篇文章中回顾他在1844年所写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时,曾经这 样说:“本书……很强调这样一个论点:共产主义不是一种单纯的工人阶级的党派性学 说,而是一种最终目的在于把连同资本家在内的整个社会从现存关系的狭小范围中解放 出来的理论。这在抽象的意义上是正确的,然而在实践中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仅是无益的 ,甚至还要更坏。既然有产阶级不但自己不感到有任何解放的需要,而且全力反对工人 阶级的自我解放,所以工人阶级就应当单独地准备和实现社会革命。”(注:《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76页。)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也同样讲过许多类似的反对把无 产阶级解放直接理解为全人类的解放的话。这是完全正确的。理论上讲,从最终结果来 说,共产主义是全人类的事业,但是在争取解放的过程中,却不宜处处模糊阶级和阶层 的利益分野,把现实斗争策略建立在所有人的利益都是一致、共同的基础上。那样就无 法同空想社会主义划清界限了。

但是人类到了20世纪末期和21世纪,一方面是挫折与教训使那些共产党掌权的社会主 义国家明白,社会主义必须与资本主义长期并存,而且相互交往。另一方面则是整个世 界进入了全球日益“一体化”的阶段。一体化的诸方面之一,首先来自地球生态环境的 恶化。污染是无国界的。环境保护涉及到整个人类的共同利益。其次,经济全球化也就 是世界经济生活趋向一体化。目前经济全球化尽管是由西方工业发达国家主导,但社会 主义国家既然参与经济全球化,就必须在与西方的经济贸易关系中遵守世界市场的共同 规则、共同的规范。这些规则和规范,固然也打上强国主导的烙印,但不能不承认,其 中有许多内容仍然反映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与需要。这就不能不用趋同的态度来与对方 打交道。在这种情况下,革命与战争时期那种传统思维方式不能不有所变通。

总之,过去在革命与战争时期可以完全不讲的“全人类”的东西,现在却不得不成为 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所关注的事物。在这种背景下,承认以人为本有利于我们与世界各 国进行沟通。承认它,并不会使我们丧失什么原则。以人为本在思想方法上属于整合, 而与旧式分工相联系的阶级和民族划分属于分解(分化)。在今天的世界上,大概不能只 讲整合,也不能只讲分解。应当是同时把握两手:在注意到整合时,不要忘掉还有分解 的一面;在注意到分解时,也不要拒绝应当有的整合。

四、以人为本会忽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吗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一个“误区”:在社会历史领域讲阶级和阶级斗争才是同承 认社会发展规律一致的,而讲人和以人为本则是背离客观规律的。事实并非如此。问题 在于如何讲人和以人为本。离开人的活动,没有社会规律,而人的活动除了体现客观规 律性一面之外,还有体现其价值取向的另一面。以人为本所体现的就是价值取向这一面 。

如果谈到以人为本与社会规律的关系,那么在唯物史观那里二者不是互相排斥的。在 我们的历史观体系中,它们是互为补充的。

唯物史观接纳以人为本与上述种种人本主义哲学的区别在于:以人为本不是它的唯一 原则。以人为本所体现的是唯物史观体系中的合目的性这个方面。而在我们的历史观中 ,以人为本与承认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是有机地、辩证地统一在一起的。

是否承认这个辩证统一,关系到对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论证。只有这个问题解决了, 社会生活中的唯心辩证法才有可能真正被颠倒过来,成为唯物辩证法。

是实践使上述两个方面统一在一起的。我们知道,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马克思把他 的社会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这是因为在社会历史运动中,人和社会及其相互关系 都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人的实践创造了社会运动的基本内容。一切社会生活在本 质上都是实践的。

从实践作为客观运动过程和结果看,它是一种具有客观性的物质的运动。人作为实践 主体,其社会本质就反映了这一点: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 人无法超越他所处的社会关系,人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等等。

从主体方面看,实践包含有主体的价值取向、主体力求超越现存状况的目的性等等。 这是同实践主体的个人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存在物直接相关。他的本质在其理想性上 总是指向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我们的历史观包含有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人的自由和全 面发展是我们共产主义者的终极追求等等,都体现这个合目的性方面。

人们对实践的界定就体现了这两个方面的辩证综合: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进行的能动 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的客观物质活动。这里,既包含了人的自觉能动性(人的 目的性、主观能动性方面);又包含了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成分。可见,只 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产生我们的社会历史观中相互联系着的两个方面。唯物史观的许多 命题、许多范畴、许多规律都蕴涵着这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运动是客观的,但是它们又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两个方 面。

社会发展既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又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创造活动的结果。

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因此就产生历史活动中的合目的性),但是他们不能随心所欲 地创造(因为历史活动所形成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这个族类的才能发展要以许多个体(甚至整个阶级)的牺牲为代价,但是这种类与个 体的对抗最终(通过旧式分工的消灭与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建立)是可以消失的。这是一 种客观规律性,但其中又包容了人的合目的性。

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五、原则的运用

上面所谈的是作为历史发展观原则的以人为本。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已经把它作为发 展观写入决议。既然以人为本能够应用于历史观层次,那么它当然也可以被应用于其他 领域。

1.经济的领域。

在这里,以人为本的运用又可以分为宏观方面与微观方面。在宏观方面,经济发展的 “见物(经济总量、GDP等)不见人”是应当引以为戒的。这些年来,在关注人的命运方 面已经有了许多进步。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经济发展计划”就改为“经济与社会发 展计划”。这是因为单纯的市场机制令人有冷冰冰的感觉。所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 到社会的全面发展,注意到在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的同时大力弘扬人文关怀精神;把生产 力标准扩展为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在尊重市场竞争规律的同时也建设好社会保障 体系;大力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程……。这一切都属于在宏观经济领域贯彻以人为本的 原则。

在微观方面,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引入中国的企业文化就是以人为本在微观经济领域的 企业管理中的运用。以人为本最早受到质疑,也是在企业文化这个具体领域。反对者不 懂得,把以人为本运用于现代企业管理,就一个多世纪的西方管理经验来看,是成功的 。当今从事企业文化工作的人没有不承认以人为本的。那么在企业管理中,何以必须以 人为本?我们知道,现代企业的运行无非是靠着人的资源和物的资源(其中又包括资本、 能源、原材料等)。那么,在企业的管理中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物为本,甚至把人当作物 来使用?这是20世纪初以来,西方企业管理理论潮流中早已解决了的问题——其解决的 方向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下面,我们不妨从这个维度简略地考察一下近百年来西方企业 的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潮流。

西方最早出现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科学管理”,创立者是泰 罗。泰罗当工长时,发现工厂尽管实行计时工资制,但工人的产量只有他们的能力的1/ 3,至少还有2/3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他认为造成工人磨洋工的原因主要是缺乏科学的 管理。因此他重新设计一种科学管理理论。实行的结果,效率确实上去了。而这种管理 方法是建立在把人当作客体的基础上的。借助于科学技术,工人的每一个动作都被分解 为精确的机械动作。工人还被当作一种单纯追求经济收入的“经济人”,可以依靠物质 刺激来推动他的积极性。用通俗的话来说,是用胡萝卜(高工资)加大棒(惩罚、解雇)的 方法对付工人。之后,是梅奥等人的以行为科学为依据的“协调型”企业管理。所谓行 为科学,就是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以便调节 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提高生产。为了研究工人的行为,就要研究人的本性和需要,人的 行为的动机,生产中的人际关系。对于管理科学来说,这是很大的进步。到上世纪的80 年代,又有了企业管理的最新思潮——企业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的解释很不一 致,但它的最高价值是明确的:人性、创造、自由。把以上的自19世纪末以来的三种类 型的管理理论的发展从哲学上做一个概括,那就是:管理中的人的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 ,具体说,就是从“经济人”到“社会人”再到强调人的个性和创造性;从把人当作客 体到强调管理中人的主体性;从片面地运用科学来解剖工人的每个动作,为追求效率而 把人只当作客体,到把文化概念应用于企业,把具有丰富创造性的人作为管理理论的中 心。用一句话来概括:企业管理中以人为本。

2.政治法律的领域。

25年来,这个领域的进步,从根本上说,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以人为本原则之代替 阶级斗争为纲。在这方面工作中开始关注人的尊严、人权的维护、人性的不被扭曲…… 都是属于以人为本的题中应有之义。以人为本的运用贵在落实到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的种种措施上,比如法制方面的无罪推定论之取代容易误伤群众的有罪推定论。

3.伦理道德的领域。

在这里,贯彻以人为本原则要注意不忽视活生生的个人。“群众利益无小事”——针 对的就是这样一种常见现象:群众中许多个体的利益往往在维护整体利益的空泛口号下 被忽视。所谓“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集体的事再小,也都是大事”被一些人津津 乐道。其结果是,以人为本在实质上被淘空了。

…………

文章限于篇幅,这里只能略举数例,不能多讲。

总之,人是社会生活的创造者。因此没有一个社会生活的领域、社会生活的层次是不 可以运用以人为本的——附带说,西方生态伦理领域的最新观点,例如反人类中心主义 者、生物中心主义者按理会是反对把它应用于生态领域的,但那只是外来的一家之言。 存疑者大有人在。以人为本是一个很好的原则。作为真理,它是朴实的,不难理解。难 以理解的倒是:我们是人,为何有人却拒绝以人为本?

标签:;  ;  ;  ;  ;  ;  ;  ;  

以人为本的若干理论难点及其应用_历史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