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情况调研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校本课程论文,情况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11-0055-04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教育迎接新世纪挑战的一种回应,是实施素质教育对学校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充分发展办学优势和特色,促使学生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本着“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发展”的思想,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不仅在思想上倡导“校本课程精品化”,更在行动上加以落实,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可供选择的丰富多彩的课程,在校本课程领域取得了一点成绩。
为了总结以往学校推进校本课程的经验,提炼实施校本课程的相关理念,进一步明晰校本课程的方向,近日,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了“校本课程,我们走向何方”的专题调研。
本次调研主要通过问卷的方式进行。面向的人群主要是学科教师、各学科负责人以及有关校级领导。本次调研发放问卷83份,有效卷83份。问卷内容主要分三类:一是理念类,二是实践类,三是展望类。第一类问题旨在了解相关人员对新课程理念以及校本课程要义把握的程度,第二类问题重在了解相关人员对本校校本课程实施情况的掌握,第三类问题则重在倾听相关人员对本校校本课程推行的思考与思路。笔者试图通过对本次的问卷调研进行结果分析,并深入思考,达到上述初衷。
一、问卷结果分析
(一)理念层面
理念类的问题主要涉及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校本课程的功能以及教师在校本课程实施中的地位等。
1.“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成共识
问卷结果显示,92%以上的人员把握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共识。100%的人员能认识到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具有三大功能:一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二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三是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
2.实施校本课程的主体是教师
“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应该处于一个怎样的位置?”100%的人员认为教师应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应处于一个重要的位置,认为“教师应成为实施者、开发者和建设者”。因为“只有作为主体,在实施的过程中除了参与,才会关注课程的常态呈现与发展动向,才会使专业得到有利的发展”。
(二)实践层面
对实践层面的关注其实质是对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性关注。因此,本次问卷实践类的内容涉及了我校校本课程内涵的界定、具体的项目、实施的现状等。
1.满意不满意先看参与面
“你对目前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满意吗?”34.6%的人员对此持“满意”态度,38.5%的人员“比较满意”,15.4%的人员“基本满意”,11.5%的人员“不很满意”。大家总体认为我校的校本课程种类丰富,可供学生选择,现有88个项目课程,学校管理规范,按照“五有”推进实施,参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比较高。其中,61.5%的教师都把学生的“参与面广”作为满意的一大标准。问卷结果同时也表明,大家对我校实施校本课程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通识课程、选修课程、精品课程,有层次地架构,既照顾全体性,又体现对学生差异的关照,培养了一批孩子,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
2.理想不理想要看个性化
“你理想中的校本课程应该有多少学生参加?”其中76.9%的教师认为理想中的校本课程应该全员参与。这些教师不约而同地突出了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期待。有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希望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校本课程的快乐”;有的认为“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首先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有的认为“学生的发展是多元的,学生应有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课程的权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项目,学校应通过课程设置来满足学生的需要”;有的提出理想的校本课程要“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差异发展,促进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发展”。
3.有没有效还看师资水平
师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校本课程的有效性。“你认为我校教师要胜任校本课程的实施工作还应具备哪些条件?”从问卷情况来看,参与问卷人员共给出了37条意见,因出现相似的观点,合并为33条意见。其中“能力水平”占24.2%,“课程意识”占21.2%,“专业素养”占18.2%,“持续学习的意识和态度”占18.2%,“文化理念”占12.1%,还有6.1%涉及的是资金和场地问题。问卷结果显示,除了“能力水平”,大多数人员认为教师的课程意识有待加强,包括对校本课程的认识与理解、设计与开发,而这个过程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拥有的专业素养,特别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热爱学生的精神。这中间,12.1%的人员提出的“文化理念”体现了他们对校本课程更加上位的思考。有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离不开团队的力量,离不开大胆的创新。有的教师认为教师要保持不断反思的状态,有的教师提出要加强主动发展与深入研究的意识,还有教师强调创建品牌特色的意愿和努力。
(三)展望层面
1.特色鲜明不鲜明重在整体规划推进
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围绕“谈一谈你所负责的某项校本课程应该如何体现其优势与特色”,83位教师无一不认真地谈了自己的思考和思路。问卷结果汇集了以下观点:一是创特色重在整体规划推进。有的课程需要统整,有的课程需要完善。推进的方式需要整合,建议科学采用主题推进、常态推进、活动推进,分层推进等方式。要形成有体系的课程内容,要形成相对固定的师资团队。二是创特色需要传统与现代结合、通识与精品结合、课程与文化结合。三是创特色还需要有我们自己的东西:思想和理念,校本教材以及成功的喜悦。
2.问题清楚不清楚离不开引领与评价
本次问卷中反映的其他问题相对来说也比较集中。一是指向通识课程,如学生“六个一”素养发展的课程在实施上还流于形式,有的通识课程应试的痕迹还很明显。二是指向精品课程,学生参与精品课程的面还不够广,有些精品课程开设时间太短,学生到课情况不是很理想,来不及完成作业,主科教师不放是重要的因素。三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影响效果。学校对教师的培训与引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第三个问题显然是制约我校教师进一步推进校本课程的关键因素。
二、几点思考
(一)课程之前先有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是孩子自己的
正如有的教师在问卷中写的那样:“希望尽可能让每个学生能享受到校本课程的快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其本质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人”的要义应放在首位,课程之前应先有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是孩子自己的。
1.课程开发者的需要不等于学生的需要
校本课程开发推行伊始,许多教师总是抱着对学生最大的善意去实施这项工作。但是我们不难发现,有关会议上大家交流的话题总也离不开自己熟悉的、自己擅长的、身边同事擅长的、上级开设比赛的,因此不排除开发的课程都是基于开发者的需要,甚至带着某种功利色彩,像有些人特别强调的结合身边的社会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比如身处花木之乡的就以花木大作校本课程的文章,事实上,真正有多少学生对花木的话题有兴趣、有探究的需要呢?谁能肯定地回答?笔者无意否定这些,只是想表明这样的观点:课程开发者的需要不等于学生的需要,如何让课程开发者的需要成为学生的自觉需要才是我们要思考的。笔者认为,少一点功利之心是必要的,这也完全契合学校的办学思想——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我们曾经在“是否开设跆拳道课程”的问题上有过体会。上级部门的小学竞赛项目中是没有跆拳道的,因此,在有的教师看来,组织学生开发这样的课程大可不必,浪费师资,也浪费时间。但是如果我们走进学生中间去了解一下,很快就会发现,喜欢这个项目的孩子还真不少。到底是为了竞赛还是为了孩子?我们当然选择后者。因此,真正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考虑,教师的眼里才会有学生,才会懂得“学生的发展是多元的,学生应有根据自己的特长去选择课程的权利”,而学校应该在自己的经验之外,充分倾听了解来自学生的民意,座谈、问卷、走访……全面掌握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然后因学生而设置课程。这样,才可能让课程成为孩子的课程,孩子才有可能去享受课程。这也是国家课程之外补充校本课程的初衷吧。
2.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仅是技能训练
学校校本课程艺体类的项目比较多,像绘画、器乐、舞蹈等等,由于这类课程大多充满了竞技性,各级各类的比赛更是凸显了它的技能性。高水平技能的形成当然离不开反反复复高强度的训练。有些学生选择了上述课程未能坚持到底,也许他们起先是喜欢参加这些课程的,后来怕苦畏难就找出种种理由打退堂鼓了。如果我们真正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人全面发展的立场来实施校本课程,那么,我们必然会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人的特质。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喜欢、厌恶、不满……种种丰富的情绪形成了人特有的气质。如果我们尊重学生作为人而存在的这些特质,就会关注学生的感情和情绪。如果我们只让学生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中获得“苦”和“难”的体验,那么我们一定只是把校本课程当作技能来机械训练,学生“逃课”也就不足为怪了。
也有许多反例,就是学生爱上了这些课程。记得我校舞蹈队曾经有个叫冯衡的队员,参加舞蹈队几年下来,训练积极主动,连表演之前都会自己选择头饰来装扮。一个孩子如果不是出于对舞蹈的真心喜欢,舞台上呈现出的表情也一定不是符合孩子的天真烂漫,而是趋同于职业化的机械表情。笔者认为,能深入人心的校本课程决不仅仅是技能训练,一定还涵盖了对学生兴趣、习惯、素养、理想层面的呵护和关照,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所以校本课程需要立足于兴趣和爱,而不是仅仅把它当作技能来实施。
(二)去除课程神秘化——人人都是课程的开发者
对于许多教师而言,课程还是比较陌生的事物,充满了神秘感。这种神秘感极易让广大教师产生畏惧感。而去除神秘化是顺利实施各类课程的前提,这就需要我们对校本课程进行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1.课程就在我们身边
要认同这一点,教师必须增强课程意识。所谓课程意识,简言之,就是指对课程的敏感程度,是对课程的哲学思考。它蕴涵着对课程理论的自我建构意识、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等。教师课程意识的强弱程度直接影响着校本课程的质量。课程意识意味着“教师即课程”,教师是课程的动态构建者、课程的生成者,课程意识影响着教师的教育理念。笔者以为,教师急需增强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意识增强了,必然会主动去寻求认识和理解校本课程的途径,实施校本课程就不再是完成一种自上而下的指令,教师自下而上地开发课程就会成为可能。如教师自觉主动地筛选学生的优秀作文并编辑成册进行展示的活动实质就是一种课程的开发。再如,看到校门前的大路上满是孩子路过丢弃的垃圾,教师组织学生去捡垃圾这一行为也是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因此,课程就在我们身边,有时不过就是抬头举手之时,关键是教师是不是在意了,而教师的在意与否与课程意识必然相关。
记得有位教师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夕会课上,教师将前一天文明班级考核中被通报的扣分事项呈现给孩子们看,其中有一处是因为“课间操进场队伍散乱,个别同学远离队伍”。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都看向了那个常常在课间操进场时掉队的女孩。第二天教师在日记本上读到了她的检讨:“春天的脚步太快了,校园里的花花草草们似乎在一夜间都冒出了新芽。嘿,我们种的那棵樱桃树也是如此,它深棕色的枝干上已透出了好几处小芽。哦,老师,这就是我为什么老是会掉队了,因为每次经过它的时候,我都特别想看清楚那芽究竟是什么颜色的。因为它看起来真的一点儿都不绿。我真希望春天的脚步能等一等。老师,原谅我吧。”教师捕捉到了这样的故事,同时进行讲述,这也是对课程的开发,而如果能根据一部分学生对大自然这方面的兴趣爱好,设计相关的活动那就是更进一层的课程开发了,这种课程资源完全来源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可见,教师的课程意识影响着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引导着广大教师知道自己为了什么去做这项工作,从而时时处处能把身边丰富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为课改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
2.经历和体验更可贵
校本课程的开设如果只是为了应付学校或上级的检查,为了参加各级各类的竞赛,这种功利之心下的课程往往只会更多地关注结果。有些教师为了图省事省力,不希望大量的学生参加自己负责的课程,过于追求“精品化”,希望参加课程的都是某一方面特别优秀的学生,对于有些有兴趣无天赋的学生并不欢迎。本次问卷中虽然大多数人都主张学生全员参与,但还是有部分人员提出小班化的主张,觉得小班化更容易出成绩。这种想法很正常,但是我们如果真的全面小班化,会把很多有兴趣的孩子拒之门外,或许一不小心我们还会疏漏一个“天才”学生,因此,我们所能寻求的对策是提优和普及相结合,分层设立课程班,让更多感兴趣的孩子获得经历和体验,这点似乎更可贵。也因此,教师在实施校本课程的时候,除了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特别是利于学生经历和体验的过程。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除了关心参加的人数、参加的人员以及人员出勤的情况,还应考虑学生是不是参与了。因为参加与参与并不相同。学生参加了课程,最多只能表明他在场了,至于在场的表现、情绪状态、心理活动等应该属于参与的范畴了。强调参与,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的期待是,师生不仅仅在活动,而且还有有效互动。这样,学生才可能真正融入校本课程中去,也才能不断获得积极的经历和体验,从而获得发展。
校本课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前行的方向在哪里?理念领先,行动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