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不仅仅是为了有利于人们出行方便,与此同时还要让人们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所以就需要不断地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把危险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性和可靠性是交通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使这一问题达到解决目的,就必须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极其专业化的训练,让他们可以足够了解救援工作的主要之处,与此同时还需要运用比较先进的技术来提高设备的整体安全性能。本文首先分析的是一些故障的原因,其次论述如何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性,希望可以给交通安全性奉献出微小的力量。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故障
引言
城市的轨道交通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服务行业,作为一个封闭的运行系统,轨道交通拥有自己独立的运行轨道,从本质上来说其运行方式较其他公共交通而言更加安全。但是,随着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轨道交通发生的安全事故数量正在不断的上升,所以在轨道交通运行的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对其安全性的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不仅包括乘坐乘客的人身安全,还包括轨道交通运营在职人员的安全以及轨道交通设施设备的安全。安全作为人类出行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引起我们格外的重视,将城市轨道运行中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从而更好地为人们的出行以及工作人员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提供一个良好的保障。
1轨道交通运营的故障分析
1.1设备系统
在城市交通轨道运营安全中,设备系统是影响其安全运营的重要因素。在城市交通轨道的运营中,一些设备长时间运行,且对设备没有进行仔细的检查,加之一些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故障,使得城市交通轨道运营出现安全风险,同时,在城市交通轨道的运营中,设备系统科学性较低,一些设备运行状态和条件超出限度,如严重超载以及车辆超长,都会影响城市交通轨道的安全运营,因此设备系统是影响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因素。
1.2运营管理
城市交通轨道的运营管理是影响城市交通轨道运营安全的重要因素。在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中,提高运营管理水平是其中的关键,但是,在城市交通轨道的运行管理中,运营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没有进行定期的提升和更新,导致管理技术和管理观念落后,影响城市交通轨道的安全运营,同时,城市交通轨道的运营也需要创新的管理制度,而运营管理中监督不力,也会导致运营管理效率低。
1.3协调组织
在城市交通轨道运营中,协调组织不力也是其中的问题之一,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因素构成了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在轨道的运行中,如果遇到下雨以及下雪等极端的天气,而在其天气下,轨道交通内的人数会急剧增加,人数的增加会对轨道交通的协调组织能力进行要求,由于城市交通轨道运营中协调组织不力,进而为城市交通轨道安全运营带来危害。
1.4环境
以上提到的都是内部环境对城市轨道交通所产生的影响,除了以上所提到的内部环境因素之外,外部环境对轨道交通运营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外部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自然因素的影响会对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轨道交通在建设的过程中附近的自然环境也会对其运营和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再加上自然的力量是不可控制的,尤其是气候的季节变化、自然灾害的发生以及时间的推移等,都是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外部环境因素。除此之外,社会环境也会对其运营安全产生影响,这里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轨道交通的治安和法律环境以及当下的社会整体风气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如何提高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的措施
2.1管理模式方面
要想对城市的交通运营安全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管理,首先就要建立起一个系统、完善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在对管理模式进行制定时,需要有明确的指导方针,将安全管理的目标落实到指导方针之中,从而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模式。对于人员的管理,一定要将责任制度进行到位,将责任落实到员工身上,才能更好地促进员工对自己职位的理解,更好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比如,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安保人员身上,就能够促使他们在客流高峰期时对乘客进行及时的疏散。除此之外,在管理模式上还要做到专业化,对于管理问题上的缺失,要积极地听取群众意见,逐渐完善管理体系,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需要对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从而更好地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2.2规章制度方面
制定规章制度作为约束人的一项有效方法,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管理有重要的影响,规章制度作为城市轨道体系构建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能够有效地减少轨道交通中安全隐患的出现。在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制定规章制度时,需要建立在轨道交通运营的基础之上,将工作人员的行为以及乘客的行为规范好,减少人为因素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产生的影响。
2.3安全监督方面
在健全了管理模式和规章制度之后,要想保证工作人员以及乘客遵循该制度和模式,就应该安排相关的人员对其进行监督,由此可见,完善的监督制度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管理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应该进一步做好监督工作,将监督工作安排到位,对监督的管理人员也要有专业的要求,让监督人员保持原则性,能够依法做好自己的监督工作,对于企业内部应该做到按照相关标准对工作人员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实时监督。监督小组还可以通过建立全国性的轨道交通安全交流系统,及时总结自己的工作,并且加强经验上的交流,做好全国性的合作工作。最后,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进行不定期的检查,从而更好地消除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4安全文化方面
人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安全的管理有重要的影响,首先要求轨道交通工作人员提高其专业的素质和安全意识,对于轨道交通内部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十分敏感,不仅要将常见的隐患熟记在心,还需要对于未知的隐患有一定的预知意识,即要时刻注意安全问题。在这一方面,轨道交通企业应该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让工作人员意识到安全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加强对乘客的检查以及对安全隐患的排除。除此之外,对于设施设备上的问题,也应该有一个定期的维护过程,对于一些较为重要的仪器设备,更是要进行时刻的检修,一旦发生问题,也应该进行及时的维护,避免出现其他的安全隐患。除了工作人员之外,乘客作为轨道交通的使用者,也应该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这一点可以通过由工作人员引领,对乘客进行安全意识的宣传来完成,在乘客上车时对其进行提醒,通过播放广播的方式将轨道交通的注意事项反复播放,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识。总而言之,做好乘客的安全教育工作,让乘客养成较好的乘车习惯,宣传轨道安全文化,更能够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运行。
结语
总的来说,为了给人们的平时出行提供便利,需要交通管理方面通过对管理、维护和完善设备的性能以及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性确保系统处于正常的工作范围内,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降低事故发生率。其次,还应该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管理中,应该提倡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提前准备从而及时救援,运营生产的实践也最好的证明了此项问题。所以,为了人们的安全和交通运营管理的目标,一定要做好运营安全的措施,使社会效益得到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文辉.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和运营安全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19):258-259.
[2]胡纬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对策研究[J].今日财富,2018(8):119-120.
[3]陈如柏.浅析交通运营安全管理——以轨道交通管理为例[J].山西农经,2018(5):137.
论文作者:赵建军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轨道交通论文; 轨道论文; 城市交通论文; 城市论文; 乘客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设备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