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前我国配网建设规模逐年扩大,运维工作量也随之增长,传统配电的单一运行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配电网的发展需求,供电企业需加强配电运维一体化与精细化管理,达到提高配电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收益的目的。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分析配电运维一体化的重要性与管理流程,并探讨提升运维一体化精细管理效果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配电运维一体化;精细化管理;管理对策
引言
配电运维一体化是随着我国电力发展应运而生的产物。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以前的运维方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因为其内容是以人员为主导,根据人员特点进行分配,于是任务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化。如:出现了配电管理,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电网管理方式已不再适应当前的配电网运行模式。尤其是当前科学技术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现代化技术在配电网发展中应用越来越广,而且向未来看,电力企业的发展是朝着集约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的,也就是说配电一体化能达到相关要求,保证人员操作规范,配电事业一体化,使各项任务都精细化管理,才能最终实现运维一体化。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指的是在电力系统中,人员检修时要结合运维一体化的工作模式,整合配电现场的操作和运维工作等,达到节约资源成本的目的,优化供电质量。配电运维一体化是以精益化管理为基础,创新配电网技术,建立起一批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在这支队伍中,包括专门负责运维的人员,团队每一成员都具有一定的高技术,提高配电网运行水平。
1以精益化管理为目标的配电运维一体化的意义
传统模式的配网运行管理工作已经难以适应多变的信息市场要求,很多运行模式难以适应配电网智能化、规模化及复杂化的发展,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现代化发展的趋势。精益化背景下,有效地实施配电运维一体化能够提升供电系统的工作效率,有助于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配电运维一体化能够充分地整合电力资源,充分地利用了人力资源实现了系统内容的整合,使得工作效率显著提升。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精益化管理的目标下,实施配电运维一体化,能够更加优化配电作业,优化各项配电资源,实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这样极大限度的提高生产效率,对于信息化智能配电网络的运营有着积极地意义。
2实施背景
“三集五大”体系对集约化管理的要求。在原来的配电管理模式中,配电运检工区存在多个不同专业班组,有10千伏线路巡视班组,0.4千伏线路巡视班组,10千伏线路操作班组、10千伏设备操作班组、10千伏线路检修和抢修班组、0.4千伏线路抢修班组,各班组分别负责各自的专业工作,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工作环节繁杂。在一个配电综合作业中,涉及到多个班组,停役、检修、验收、复役工作不断交叉进行,管理成本随之增加。二是影响工作进度。因人员业务技能单一,工作量不均衡,不能协同互补,出现“季节性缺员”的现象,影响了多项工作的正常进行。三是故障反应相对缓慢。在未判明故障的情况下,各专业班组常常要轮番出动查看故障现场,延长了故障处理时间,浪费了人力物力资源。四是故障处理速度较慢。集中办公的配网抢修模式,使得抢修班组工作半径相对较远,在交通拥堵期常常不能满足现场到位时限的要求。配网规模不断扩大与优质服务工作的要求。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配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配电巡视维护、倒闸操作、抢修等工作量随之增加;而配电网作为直接面对用户的最末端电网,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供电服务要求,在持续扩大的配网规模与不断提高的优质服务要求的双重作用下,配电工作压力日益增大。上述现象表明,原有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配电网快速发展、优质服务与集约化管理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以提升精益化管理为目标的配电运维一体化具体管理对策的探析与实践
3.1完善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制度
配网运维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对于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很多方面必须重视这一模式的作用。为了能够更好的运用这一模式,首先我们要从基层做起,并且保持着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原则对配电运维一体化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目前,我国配电运维的主要工作就是配网的运行和维护、故障抢修、安全管理、等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存在对于我国电网的正常运行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进行精细化管理的配网运维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但是这些管理制度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
3.2深化配电运维一体化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对配电运维一体化的顺利实施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电力企业应该对作业现场进行全程的监控,监督现场的标准化作业、从而提高现场的管理质量和效率。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有计划性的进行工作方面的管理,有计划的进行综合管理,一旦出现计划以外的实践,要进行灵活的变更计划,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工作失误,那么后续的工作就要灵活的完成。
3.3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是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实施的关键之处,所以电力企业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①要加强技术和安全培训,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安全意识。②对培训模式要进行创新,分阶段并且有侧重点的进行培训,取长补短相互讨论,实现共同进步。③还要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对配电运维一体化的管理有充分的认识,提高整个电力企业的管理质量和效率。
3.4改进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评估机制
配电运维一体化的管理工作水利实施离不开整个管理评估体制的制定,电力企业可以要求工作人员在月末对工作做出总结,包括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等等,企业也定期对这些工作进行考核,促进员工的不断进步,根据考核结果为他们安排合适的岗位,从而促进整个企业的快速发展。
3.5采取多元模式,实现创新型发展
配电系统运维一体化模式,首先,开展“多点互培”行动,如现场互培才能扬长避短,或者“一对一”的一体化指导和互动,能够增强模式的创新内容,帮助运维人员逐渐掌握多种技能。其次,可以开展“集中提高”行动,对一些专业化的技术加强知识培训,才能形成专业化效果,例如还可以积极开展“重点突破”行动,重点突破一些技术难点,加强实际操作能力,才能使得员工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掌握设备的操作技能。配电系统实施运维一体化的“重点突破”行动,例如在针对站房类设备进行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可以重点突出一些技术操作步骤,可以通过设备内容配备专业化的图片,可以将每个操作步骤及方法及时编制相关注意事项,如果通过详细的文字说明,就能够实现多元化操作模式,多元化就能够发掘新思想,通过新思维才能发掘创新能力,最终起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结语
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克服了传统运行管理方式的弊端,在配网设备种类、运行方式日益增多的今天能够满足人们对用电可靠性的要求,也有利于节省电力企业运营成本。供电企业应完善配电运维一体化精细管理制度,不断提升工作人员专业技能与安全意识,通过合理的运维一体化管理评估机制提高配电服务水平和质量,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云鸿,周正炼.智能化配电网设备运行研究[J].云南电力技术,2016,44(4):17-19.
[2]罗晓冬.配电运维一体化专业管理探讨[J].通信世界,2015(13):192-193.
论文作者:胡泽, 尹立明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7
标签:班组论文; 工作论文; 模式论文; 配电网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现场论文; 人员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