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城市公共图书馆的使命_图书馆论文

21世纪城市公共图书馆的使命_图书馆论文

21世纪城市公共图书馆的使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使命论文,公共图书馆论文,世纪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G259.2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图书馆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在这场扑朔迷离的图书馆变革中,城市公共图书馆是存是亡,是日渐式微还是凤凰涅槃,一直是一个令人困扰的全球性问题。面对这样的全球性问题,我们既不能因为各种信息技术的发展所产生的图书馆末日预言而杞人忧天,也不能因为英美经济衰退所引起的公共图书馆危机而垂头丧气,必须冷静客观地审视公共图书馆在社会发展中所应该担当的角色和责任——社会赋予公共图书馆的使命,因为只有社会赋予公共图书馆的使命才能决定公共图书馆的兴衰存废和未来走向。

1 英美公共图书馆的危机

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孕育着形形色色的“图书馆消亡论”,然而,“图书馆是个老不死的东西”[1],不仅没有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消亡,而且越来越有活力,盖因信息技术不是图书馆的天敌,而是图书馆的福星,其功能不是促使图书馆消亡,而是促进图书馆发展。公共图书馆的存亡与兴废,其要在政府,而不在其他,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颁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所言:“公共图书馆是国家和地方当局的责任”[2]。进入新世纪以来,金融危机、经济衰退迫使英美政府不得不削减公共开支,政府的公共图书馆责任开始迷失,于是,执世界公共图书馆牛耳的英美公共图书馆纷纷关闭,危机四伏,媒体的报道不绝于耳。

(1)2006年5月24日,《出版商务周报》发表的《英国图书馆危机四伏》报道[3]:英国公共图书馆由城市、自治市和郡分片分区管理。全国共有208家图书馆管理机构以及4800家图书馆,平均每1.275万人拥有一家图书馆。大部分图书馆位于城镇,但也有665个流动图书馆在乡间活动。这些图书馆存书共1.1亿册,看起来数目似乎足够大,但与10年前相比,减少了2100万册,人平均占有量仅1.9本书。已有450家图书馆在1979-1997年倒闭,之后每年有10-20家图书馆相继闭馆。统计得出最令人头疼的趋势,2005年英国图书借阅率下降了6%,过去10年,借阅率一共下降了40%。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图书馆资金短缺,购书能力不足。读者越发感到流行畅销书的缺失,等待借阅的时间过长。如此一来……与其苦苦等候,读者宁愿去买一本书。英国的图书馆体系一直是英国人骄傲的资本,但时至今日,这个系统却出现了危机。悲观人士甚至预测,公共图书馆将在15-20年内消失。

(2)2011年1月4日,中国新闻网《英国250家公共图书馆面临关门》报道[4]:自保守党首相卡梅伦上台以来,多次拿教育文化开刀。除了把英国搅得天昏地暗的大学学费涨价风波,全英国还有至少250家图书馆面临关门大吉的窘境。如今英国的这场图书馆危机与卡梅伦政府倡导的“大社会”政策有关。卡梅伦认为,如今英国成为“破败的社会”的原因,是公民个人对于国家福利太过依赖,却不愿反过来服务国家;政府只好大量招募公务员,导致组织结构庞杂,造成财政赤字。卡梅伦的解决之道是,中央把权利和义务下放到地方,地方则让志愿者和社区自治组织更多地参与到各种管理中。以图书馆为例,政府不再提供经费,而是将其交给民间社团,昔日的图书管理员由不收取报酬的志愿者取代。当然,一旦该地区找不到这样的社团,或是社团不再有能力继续管理,图书馆就不得不闭门谢客。如此一来,中央政府等于是把图书馆的经费问题踢给了地方政府,由于各地方议员对于图书馆存在意义的认识仁者见仁,各地政策自然是南辕北辙,比如牛津郡计划停止为43家图书馆中的20家提供经费,而剑桥郡只停止全郡四分之一的图书馆的经费;利兹郡的图书馆会从53家减少到33家,被砍的包括一些高失业率地区的图书馆;北约克郡的议会想要关闭24家图书馆,而大伦敦地区的图书馆可能会关闭三分之一,其中刘易舍姆区的12家图书馆将关闭5家,而希灵登区的所有图书馆都未能幸免。在格罗斯特郡,居住区相对分散的当地人平时十分依赖于那些小型的公立图书馆查阅资料、借阅书籍,但根据议会的决定,那些生活在农村的纳税人还是会失去全部7所流动图书馆,43家固定图书馆中的18家也将被关闭。当地议会之后又宣布,作为补偿,将开设一家“全年无休的虚拟图书馆”,尽管当地那些常去图书馆的人对于网络并不十分得心应手。

(3)2011年2月12日,《英国图书馆面临关门危机》报道[5]:英国近100名政府官员联名写信给伦敦时报,声称他们难于执行政府的财政紧缩政策,因而被迫缩减重要的公共服务。当地政府面临的最艰难的决定是是否关闭当地的公共图书馆。目前,已经有大约400个图书馆即将被关闭,这一状况引起了全国上下的不满。

(4)2012年3月15日,《英国公共图书馆“前景黯淡”》报道[6]:英国公共图书馆因长期缺乏政府的支持,已经跌入了“危机”,前景黯淡,仅去年一年,已经有100多座图书馆被迫关闭或交由志愿者管理。

(5)2012年4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公共图书馆危中求机》报道[7]: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各地方政府不得不削减公共开支,公共图书馆成了最易受影响的机构之一。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去年7月,得克萨斯州决定在2012年至2013财年将所有州立图书馆的地方财政拨款减少64%。政府拨款减少,迫使各图书馆减少采购、裁减人员、缩短营业时间甚至关闭部分分馆。根据美国《图书馆杂志》今年初的调查,受访的388家公共图书馆每周平均营业时间从2008年的60小时下降到2011年的49小时,服务100万人以上的大型图书馆仅2011年每家平均就减少了32.6个全职工作岗位。

(6)2013年10月1日,《美国联邦政府正式关门:17年来首次停摆》报道[8]:美国国会两党有关政府支出法案的僵持最终没能在本周二零点之前的最后期限内获得解决。自10月1日0点开始,美国政府正式关停。上一次美国政府停业发生在1995-1996年度的克林顿政府时期;起因是共和党反对克林顿总统提出的全民医疗保险计划。

上述媒体报道给人的感觉是英美公共图书馆的确危机四伏,岌岌可危,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不是图书馆的问题,也不是民众的问题,而是政府的问题,是政府官员和政府财政的问题,因为这个原因,美国政府尚且可以关门大吉,更遑论公共图书馆?所以,英美公共图书馆的危机只是暂时的经济现象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代表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和未来。

2 公共图书馆价值的捍卫

面对政府公共图书馆责任的迷失,英美社会各界的民众全力捍卫公共图书馆的价值,采用各种方式与政府关闭公共图书馆的决策进行抗争。

(1)2011年1月4日,中国新闻网《英国250家公共图书馆面临关门》报道[9]:近日,英国文化界、教育界1000多人联名写了一封公开信给文化部,要求政府“停止文化破坏行为”。图书馆的存在,对于减轻整个社会的文盲、无知、孤立、无助、失业、孱弱、无聊、冷漠、贫穷等,都有一定的益处,从文化角度来说,图书馆带给我们的东西是不可替代的。然而,如今面对政府削减图书馆经费的计划,与文化界、教育界人士的群起而攻之不同,普通民众的反应要平淡得多。不过,有来自小地方的人介绍说,自己所在地的图书馆早已成为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老人们、失业者、无所事事的人常会在那里固定出现,消磨一天的时光,学生喜欢在那里搞活动、聚会。如果有朝一日图书馆消失了,恐怕会令那些人无所适从吧。对城市中的有产者而言,书店、网络固然很容易就能获得阅读的书籍,然而对于穷人、不擅长网络的年长者和住在偏远乡村的人而言,图书馆却是他们了解世界、学习文化的重要渠道,不应该剥夺他们的这些权利。也许在英国政府看来,这些人仅仅只是作为少数选票而存在,不会对选举结果产生决定性影响,但这些弱势群体恰恰是衡量政府是否能真正赢得民心的试金石。

(2)2011年2月7日,《保护图书馆的呼声》报道[10]:周末,英国各地许多人走上街头,以不同形式抗议地方政府为节省开支而大规模削减公立图书馆的威胁。有人聚集在社区公立图书馆的门外高声表达抗议;在一些地方人们把书架借空,以示对图书的热爱和对关闭图书馆的抗议。还有人在图书馆内举办活动,让大人孩子感受地方图书馆在社区生活中的重要性。

(3)2011年2月12日,《英国图书馆面临关门危机》报道[11]: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家外之家。在所有的财政缩减措施中,关闭图书馆可能会激起最大的民怨。劳伦·史密斯正在组织一个全国范围的运动——为图书馆发出声音。她说,这个名字的灵感来自于民众,“我以前从来没有参与过任何这样的活动,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游行。但是,我知道这次的活动非常重要,我们需要站起来反对这个错误的决定,让它永远不会发生”。史密斯说,伦敦的政治家并不认可图书馆发挥的作用——让年轻人能够有地方读书,“让93岁失去老伴的老太太能够在星期二在图书馆找到唯一的可说话之人,那个人就是在图书馆前台工作的人”。

(4)2011年4月11日,《出版商务周报》发表的《英公共图书馆面临关闭危机》报道[12]:公共图书馆系统的危机由于英国政府开支的削减而仍将持续,民众在英国全国范围内公开提出抗议。许多公民向当地法庭等政府机构提议称:城市、乡镇政府有义务向市民提供充足、便利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这本身就是政府的职责之一)。一些当地社区的百姓也采取了立竿见影的“报复”行为。某日,镇上百姓每人向公共图书馆借取了最多数量的图书,导致该市图书馆在一天内被“洗劫一空”,而由于没有足够的图书储藏空间,居民每人借取的10本图书也无法在同一时间归还。图书馆公共职能不可取代。政府和民众“撤销公共图书馆”的分歧和斗争仍在继续。公共图书馆不仅仅是纸类图书的收藏库,同时也是教育、信息、娱乐以及社会交往的中心,应当得到社会和政府的保护。现有的图书馆不仅提供图书借阅、母婴俱乐部、读书俱乐部和本地艺术及手工艺展览,还为社区内20%没有连接互联网的家庭提供上网服务。对于老年人和儿童而言,公共图书馆的价值显得尤为重要。无论从经济能力还是体力上来讲,老年人和儿童都经不起长途跋涉去中心城镇的图书馆,他们最需要使用本地的图书馆资源。当然也有一些其他的读者群,公共图书馆也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比如:少数不能在家上网的读者,他们认为公共图书馆不仅能够提供免费的上网服务,提供便宜的复印、打印和扫描等服务,而且也是另一个生活服务资源,特别对于失业人员来说,当地公共图书馆提供的互联网搜索服务能帮助其实现就业。

(5)2011年12月3日,《经济学人》发表的《公共图书馆面临关闭》报道[13]:在所有削减公共服务的提议里面,几乎没有比关闭图书馆的反对呼声还要高的。请愿、静坐示威、咬牙切齿(特别是那些喜欢奇幻小说家菲利普·普尔曼的人),接踵而来的是法律手段。11月16日,伦敦一名法官否决了关闭格洛斯特郡和索默塞21个图书馆的方案。伦敦西北布伦特区的活动者将闭馆的提案告上了上诉法院。11月24日,从下院议员中选出的一组委员会宣布将对闭馆一事进行调查。当地政客受到了惊吓。牛津郡地方议会曾迫于公众压力而不得不放弃许多闭馆方案,议会主席基思·米切尔诉苦说,对降低社会福利标准和缩小垃圾收集范围的提案,反对者不见得有这么激动。据公共财务与会计特许协会(CIPFA)称,过去五年图书馆人流量减少了6.7%。但这低估了图书馆作为有形公共物品的象征性意义。2010年益普索·莫里调查机构开展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2009年有69%的人曾去过图书馆。八成以上的人认为图书馆“必不可少”或者“十分重要”。

(6)2012年3月15日,《英国公共图书馆“前景黯淡”》报道[14]:一个名叫“为图书馆仗言”(Speak up for Libraries)的新的抗议联盟说,公共图书馆因长期缺乏政府的支持,已经跌入了“危机”。英国议会文化、媒体和体育事务特别委员会将就公共图书馆关闭问题进行特别听证。抗议者联盟将在伦敦举行抗议游行。Unison的总干事普林提斯说,社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公共图书馆,但对地方政府的经费削减,意味着图书馆面临严重威胁。他说,“为图书馆仗言”运动,要向政府发出一个强烈的信息,我们不能接受对关键的社区服务和对后代的威胁。

(7)2012年4月9日,《公共图书馆危中求机》报道[15]:图书馆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公共图书馆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是大众求证事实、探索新知、触摸文明的重要平台。如今的图书馆,不仅是公众借阅各种报刊书籍典藏的窗口,其定期举办的读者交流、研讨讲座等活动,也成为大众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许多社区民众感情上无法割舍公共图书馆。去年12月,美国底特律公共图书馆关闭了4家分馆,引起了社区居民强烈不满,其中一家于今年2月重新开放。

从上述报道可见:公共图书馆是民众的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之所以存在,之所以不能关闭废止,其要在公共图书馆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是民众所需。

3 城市公共图书馆的崛起

在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导致英美公共图书馆面临关闭危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低估公共图书馆价值的双重熔炼下,公共图书馆犹如不死火鸟,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城市公共图书馆更是异军突起,成为新世纪城市文化和文明的标志。

(1)2009年2月5日,《华尔街日报》发表的《金融危机导致大量美国人涌向公共图书馆》报道[16]:几年之前,公共图书馆还被认为是日薄西山。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认为图书馆已经无关紧要。但金融危机导致了大量美国人涌向公共图书馆。过去一年全美图书馆的访问人数暴涨了65%之多,主要是因为新近失业者纷纷涌入各个图书馆填写履历,搜寻就业招聘广告。此外,人们也将图书馆视为逃避经济衰退的好去处,来这里寻找廉价的娱乐;他们可以在这里打发时间,使用免费的电脑,租碟片借书。这并不是图书馆读者人数第一次在经济不景气时期猛增。图书管理员们说,在1987年和2001年的经济衰退中,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不过在网络带来海量信息之后,很少有人会想到图书馆还会再次如此热门。一个主要的吸引因素是:大多数图书馆都提供了免费的电脑和无线上网服务,而且还开始提供DVD碟片和视频游戏。芝加哥的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会长雷提格表示,在经济衰退带来的压力下,人们认识到了公共图书馆的重大价值所在。

(2)2009年4月7日,《东方早报》发表的《重新定义图书馆:并不仅仅是读书》报道[17]:经济危机中英国将启动有史以来最大的公共图书馆建设计划——耗资1.93亿英镑建设的英国伯明翰超级图书馆(其中的1.59亿英镑将从公共基金支出),这是否意味着英国国家文艺复兴伟大梦想的复苏?当地政府相信,这个计划中的英国最大图书馆将成为伯明翰的一面旗帜,那里并不仅仅是读书之处,还将提供技术和面试技巧培训及语言工作室,以帮助人们重返工作岗位。据悉,这一图书馆规划中的参观人数每年将增长10%-15%。伯明翰超级图书馆计划建立在新一波资本运作的兴趣之上,新近还有些引人注目的图书馆分别在卡尔蒂夫和斯云顿地区开幕,一个耗资5000万英镑的图书馆也将于6月在纽卡斯尔开张,利物浦和曼彻斯特的历史中心图书馆分别正在耗资几千万英镑用以翻新。文化专家说:“最近一段时期,英国各大图书馆大兴土木的建设给人以20世纪初重视文化的感觉。那些在曼彻斯特、伯明翰、纽卡斯尔兴建的图书馆都有各自不同的功能。”伯明翰的超级图书馆功能多样,将会取代社区图书馆。2013年,这座新图书馆将开门迎客,届时,图书馆中心区域将会布满触摸式屏幕的计算机和不断变换着的展览,喋喋不休的团体学习替代了原本寂静无声的阅读室。专家说:“当地政府意识到图书馆不可估量的潜力,投资图书馆意味着你将不仅仅取悦世人,更大的目的是使人们富裕起来。大型公共图书馆的复苏,证明了图书馆正在进行越来越人性化的服务。”

(3)2011年12月3日,《经济学人》发表的《公共图书馆面临关闭》报道[18]:有一种完全不同的观点,认为应该把钱投入到一间大馆中,期望它可以对周边产生积极影响。英国最火爆的图书馆是诺福克和诺维奇千年图书馆,它有多个楼层,位于一幢新建的带有餐馆和画廊的建筑物内,2010年吸引了近150万人。该馆是这一新建建筑物的中心,游人从馆内出来后,往往会在周边逗留、消费。伯明翰正在建造一间投资1.888亿英镑的新图书馆,这是市中心新开发地段的标志性建筑,将于2013年正式开放。该市其余39间图书馆中,许多将面临服务的缩水,比如减少开馆时间,或是裁员。伦敦的希灵登区正计划在未来六年内投入400万英镑,重建或是翻新该区内所有的17间图书馆。通过削减运营成本以及在馆内开张星巴克咖啡馆,地方议会已投入更多的钱用于买书和购置新电脑,人流量也有所增加。图书馆并没有走到末路,只是沾染了些许灰尘而已。

与英美遭受金融风暴和经济衰退不同的是,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有所放缓,但是一直保持着增长。经济的发展促使各地政府的公共图书馆责任意识不断加强,中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出现方兴未艾的强劲势头。英美公共图书馆危机四伏,而中国公共图书馆风景独好,城市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已经跃居世界图书馆的前列。

(1)2012年9月28日,全国公共图书馆中开放度最高、融合度最好、借书量最大的首都图书馆新馆开馆,同时首图“掌上图书馆”也正式开通,150万持卡读者可以随时随地免费使用馆藏资源。作为首都标志性文化设施,新馆位于首图现址东南侧,开放后首图总建筑面积达到9.4万平方米,位居全国公共图书馆前列,可容纳文献千余万册(件),具有2万人次的日接待能力。新馆可为读者提供一百余万册(件)文献的免费借阅,可借阅图书数量在全国公共图书馆中居首位。[19]首图新馆成为了节日期间百姓文化休闲的好去处,新馆的新环境、新设施、新技术、新服务赢得了众多新老读者的赞誉。2012年国庆中秋两节期间,首图共迎来10余万市民走进图书馆,总外借册次近6万册。[20]

(2)2012年12月8日,湖北省图书馆新馆开馆。湖北省图书馆新馆占地100.5亩,南临公正路,西处城市绿地,北依沙湖水域。整座图书馆的外形就像一本打开的书,散发浓浓的文化味。图书馆的主体建筑地上8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总投资7.8亿元,是全国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省最大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之一。[21]文献总藏量可达1000万册,日接待能力1万人次。[22]

(4)2012年12月28日,广州图书馆新馆开放。广州图书馆新馆是广州市政府着力打造的“城市客厅”。该馆以“美丽书籍”为设计理念,设备设施先进,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可借阅文献130万册,阅览座位1100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公共图书馆之一。截至2013年1月2日,累计接待读者9.7万人次,日均接待读者1.6万人次,日均办证4679个、外借文献1.6万册次,与原老馆相比,各项数字都有大幅度提高。[23]截至2013年6月16日,总共有23万广州居民注册成为新馆读者,日均注册1553人,单日峰值更达到5491人;共接待读者135万人次,日均接待近万人次,单日峰值达1.9万人次;外借图书、期刊、音像资料等各类文献223万册次。[24]

(5)2012年12月30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改扩建首期工程竣工开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改扩建工程是广东省三大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项目之一,总投资5亿元,占地总面积6.8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0.3599万平方米。一期工程项目投资3.9363亿元,改扩建规模7.88万m[2]。[25]目前除了馆藏600多万册纸质文献外,还建立了广东数字图书馆、联合参考咨询与文献传递网以及珠江三角洲数字图书馆联盟,拥有海量的电子图书、期刊论文、博硕士论文,以及规模庞大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和特色资源库,可提供多种方式服务。建立了全国首个基本覆盖省内公共、教育、科技三大系统主要图书馆馆藏的跨系统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并与联合参考咨询与文献传递网实现无缝连接,可检索的元数据达1.47亿条。[26]

城市公共图书馆的崛起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一般而言,判断一个城市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水平,可以从一个城市公共图书馆的覆盖率、人均馆舍面积、人均藏书量、服务效益等多个方面去度量,但是,在一个城市的公共图书馆体系中,不论该体系分多少层级,作为城市公共图书馆中心的城市图书馆始终是最重要的,是判断一个城市公共图书馆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城市图书馆是一个城市公共图书馆发展水平的标志,只有有了强大的城市图书馆,才可能有完善的城市公共图书馆体系;城市图书馆在城市公共图书馆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带头作用、推动作用和辐射作用。

4 公共图书馆使命的演进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颁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从信息、识字、教育和文化四个方面宣示了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核心和关键使命:(1)从小培养和加强儿童的阅读习惯;(2)支持个人教育和自学教育,以及各级正规教育;(3)提供个人创造力发展的机会;(4)激发儿童和青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5)促进文化遗产意识、艺术欣赏、科学成就和创新;(6)提供利用各种表演艺术的文化表达的机会;(7)促进文化之间的对话,并支持文化的多样性;(8)支持口述传统;(9)确保民众获取各种社区信息;(10)为地方企业、社团和利益团体提供充足的信息服务;(11)促进信息和计算机使用技能的发展;(12)支持和参与各年龄人群的识字活动和计划,并在必要时发起此类活动。[27]《公共图书馆宣言》提出的公共图书馆在信息、识字、教育和文化四个方面的使命具有理论的全球普适性,各国公共图书馆在具体实践中虽然因国情不同各有侧重,且灵活多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例如:在识字活动和计划方面,在教育相对落后的非洲仍然是公共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使命,在教育相对发达的欧美,因为移民而始终存在功能性文盲,同样是公共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使命,但是在义务教育比较普及的中国,则并非公共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使命。

2013年8月17日,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发布《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图书馆与发展声明》(IFLA Statement on Libraries and Development)。声明开宗明义地指出“获取信息是一项基本人权,可以打破贫穷及恶性循环,并支持可持续发展。在许多社区,图书馆是唯一的地方,人们可以在那里访问信息,以求提高教育水平,培养新技能,寻找就业机会,开创事业和做出健康策略或洞察环境问题。图书馆独特的作用使其成为重要发展伙伴,通过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和方案,以满足多元化社会对信息的需求”。国际图联申明:(1)图书馆为大众提供机会;(2)图书馆鼓励人们自我发展;(3)图书馆提供对人类知识的利用;(4)图书馆提供专家指导;(5)图书馆是利益相关者社会的一部分;(6)图书馆必须纳入发展政策框架。为此,国际图联敦促政策制定者和发展实践者权衡图书馆,并确保图书馆列入2015年之后的发展框架。宣称:(1)认清获取信息作为支持发展基本要素的作用;(2)确认图书馆和图书馆员作为发展代理的作用;(3)鼓励联合国成员国支持支撑发展的信息架构——提供网络、信息和人力资源——如同图书馆和其他公共利益团体。[28]《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图书馆与发展声明》重申了公共图书馆的普遍价值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具有全球普适性,是公共图书馆之所以不可替代,并且必须持续发展的社会必然。

2013年8月19日,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发布《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趋势报告》(IFLA Trend Report),提出五个方面的发展趋势:(1)新技术将同时扩大和限制人们获取信息;(2)网络教育将使全球学习大众化和混乱;(3)隐私和数据保护的边界将被重新定义;(4)超连接的社会将听从新的声音和群体,并使其强大;(5)新技术将转变全球信息经济。[29]面对这五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公共图书馆在履行其使命中需要因应变化与时俱进。

作为城市公共图书馆的中心,城市图书馆在未来应该担当以下三个中心的历史使命。

(1)知识中心。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的泛在化,使公共图书馆作为地方信息中心的地位日趋式微,但是,因为知识产权制度的存在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日益加强,城市图书馆作为知识中心的地位正在日益加强。虽然因为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和知识的可获得性日益加强,但是,无论在什么地方,始终存在“信息富裕”和“信息贫穷”的差别和鸿沟,要缩小这种差别和鸿沟,保证所有民众都享有公平的信息与知识权利,就必须有制度的保障和平衡,公共图书馆作为收集、保存和免费传播知识的公益机构正是现在和未来社会制度的必需,也是社会赋予公共图书馆的历史使命。因此,城市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成为一个城市的知识中心。

(2)学习中心。学习中心是公共图书馆的天赋使命,且伴随公共图书馆始终。因为公共图书馆始终履行着学习中心的历史使命,才有“图书馆是没有围墙的大学”的百年传奇。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公共图书馆已经从“没有围墙的大学”发展成为“无远弗届的大学”,无论公共图书馆这所“民众的大学”发生什么变化,它始终是民众终身学习的最佳公共处所,不可替代的民众公共读书场所。就近现代教育而言,大致可以分为学校教育、专门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类型,社会教育的兴起是近现代民主社会发展的重大进步,而公共图书馆最能够代表社会教育。在现在和未来,城市图书馆作为民众学习中心的使命不仅不会减弱,而且会越来越强劲。因为城市图书馆不仅能够提供网络的知识学习共享空间,而且能够提供现实的知识学习公共空间,这种两者兼备的公共学习空间,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3)文化中心。公共图书馆还是一个保存文化、传播文化的机构。公共图书馆不仅具有保存和传承历史文化的使命,还具有展现现代文化的使命,特别是为文化多样性提供自由表达的使命。图书馆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文化与文明的标志,看一个城市有没有文化,或者文化程度有多高,看看其公共图书馆,特别是城市图书馆,就一目了然。城市图书馆不仅应该是书香文化中心,还应该是城市、社区的多样文化中心,甚至休闲文化中心。这是城市图书馆现在和未来发展的重要使命。

知识中心、学习中心和文化中心是城市图书馆的神圣使命和发展方向,也是衡量一个城市公共图书馆发展水平的标杆。首都图书馆就是这样一个标杆,一个中国城市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百年标杆和21世纪中国城市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新标杆,值得全国公共图书馆界学习和借鉴。

本文为2013年10月16日在首都图书馆百年纪念大会暨城市与图书馆学术论坛上的演讲稿。

标签:;  ;  ;  ;  ;  

21世纪城市公共图书馆的使命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