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无损检测作为现代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我国早在1978年就成立了专门的无损检测学术组织,无损检测方法也在建筑、电力、化工等多个行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国内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还不够成熟,因此必须要结合当前技术发展现状,探究优化无损检测技术的可行性途径。
关键词:无损检测;建筑工程检测;应用
引言
在材料和产品检测中,有一种技术叫做无损检测,应用这种技术能够检查材料、产品的表面和内部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并能够精确定位缺欠的位置和具体信息,方便人们有针对性去改进和制造,最大程度减少问题的产生。无损检测不会破坏产品或材料自身的性能,保证其完整性。合理应用无损检测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
1无损检测的应用特点
1.1 确保探测的物件材质和结构完整
无损检测,从字面意思理解,即没有伤害地去探测质量缺陷。因此,无损检测最大的特点就是会在探测时保证物件材质与结构的完整,不会破坏其性能,确保物件可以正常工作。无损检测检测范围全面,能够给产品、技术的改造提供相应的参考。不过,无损检测也不是适用于所有的项目,有些必须要经过损伤之后才能开展检测,也就是要进行破坏性试验。
1.2 选用合适的无损检测方法
不同的产品具有不同的材质、性能、结构和工艺,因此需要结合产品的实际情况开展检测。无损检测的方法有几种,这几种方法需要结合实际,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并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由于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用途,而且针对性较强,这就决定了不同的方法会有其局限性。应用无损检测对产品进行检测,需要了解产品可能存在的缺陷,从而采取合理的检测方法,有目的的进行检测。为了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可以结合不同的检测方法开展检测。
2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2.1 超声波技术
超声波具有穿透能力强、方向性好等特点,能够穿透具有一定厚度的实心物体,从而借助于计算机影像技术,实时的反应物体内部结构及缺陷情况。超声波无损检测与其他检测技术相比,具有适用性强(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都可适用)、检测范围大、危害程度小等优点,因此也是无损检测技术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式。但是通过实践发现,超声波无损检测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对于形式复杂或是形状极其不规则的建筑结构,超声波无损检测的精度会有所下降。
2.2 射线检测技术
射线无损检测和超声波无损检测具有一定的共性,例如两者都是利用不同介质的穿透力、在不损害建筑结构的情况下获取内部信息。不同的是,射线检测是根据射线反馈信号的强弱变化,来反映出建筑内部结构是否存在缺陷。例如,信号如果呈现出平滑衰减,则表示建筑内部结构良好;如果信号在某一部位出现“断崖式”衰减,则表明该处有裂缝或其他质量问题。而通过判断此信号的出现位置,也就能迅速锁定建筑工程存在的质量隐患。目前来说,射线检测技术中常用的射线有X射线、β射线、γ射线三种。
2.3 建筑节能技术——红外热像技术
绿色建筑是现代建筑行业所提倡的一种新型建筑理念,要求在保证建筑整体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绿色环保材料和节能检测技术。红外热像技术就是一种典型的节能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借助于红外成像手段,来获取建筑工程各部分的能量损失,从而在能量损失较为严重的部分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达到建筑节能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绿色建筑”是近年来新型的一种建筑理念,因此红外热像技术的应用也尚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技术应用的熟练度还是对节能效果的定量分析上,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4 磁粉检测技术
金属材料或工件被磁化后,如果其表面存在微小的裂纹或内部结构发生改变,就会在引起原有磁场的不规则变化,继而引发磁场磁力泄漏。这样一来,吸附在材料、工件表面的磁粉也会在磁力作用下,呈现出不连续、不规则的分布。磁粉无损检测能够适用于那些表面尺寸极小、目视困难的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领域主要是针对钢筋框架进行检测。但是磁粉检测技术也有较大的应用局限性,例如不能应用于奥氏体不锈钢材料以及其他非磁性材料等,且不能表现出建筑结构内部的重叠缺陷等。
2.5渗透检测技术
渗透检测是利用渗透液在物件表面的缺陷中不断渗透,找到其所存在的位置。渗透液主要是在毛细管的作用下检测缺陷的,然后在物件表面涂抹显像剂,用于吸收缺陷中的渗透液。借助合理的光照能够照到渗透液的痕迹,这样就可以根据其痕迹找到缺陷的形状和具体分布情况。渗透检测通常只应用于表面开口的缺陷,而这也是渗透检测的局限之处。
3建筑工程无损检测技术的优化策略
3.1 当前无损检测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石油化工等行业的应用较为普遍,但是其技术成熟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总结以往技术应用经验,其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检测结果的精确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不同设备、不同操作流程等,都会对检测结果的精度产生影响,如何将检测误差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成为下一步技术优化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其次,检测目的较为单一。目前来看,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主要是检测建筑结构内部是否存在缺陷、裂缝,并不能提供综合性的检测结果。
3.2 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优化应用
为了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无损检测技术能够在建筑工程检测中发挥自身效用,需要重视以下方面:1)将多种检测方法综合使用,充分发挥不同检测技术的优势,实现技术优势互补,缩小检测误差。例如混凝土物理量的检测,可采用两种以上的检测方法,以物理量变化作为主要依据,提升检测结果准确性。2)扩展检测内容,即除了检测建筑内部结构损害状况以外,还需要检测建筑材料质量、耐久性等性能要素,从而形成对建筑工程的全方位、系统化评价。3)提高检测精度,即在建筑工程的检测过程中,判断采用哪种检测方法的依据,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检测结果的优劣;另一方面是检测结果是否易操作、易实现。因此,在此后的建筑工程检测工作中,需要重视检测精度的提高,研究开发更加经济适用、操作方便、精确度高的检测技术。
结束语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无损检测技术已取代传统检测方法,应用于建筑工程中。但目前形势仍然需要相关研究人员,针对无损检测技术存在的局限性,研究开发出具更高精确度的检测方法,在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以及扩大适用范围,加强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把控。
参考文献:
[1]王营,张亮.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检测影响因素分析[J].化工管理,2015
[2]王贵.无损检测技术在公路桥梁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
[3]超声波“无损检测”检测世界第一高桥[J].西部交通科技,2015
[4]谭新,刘向荣.基于无损检测方法的缺陷探伤与剩余使用寿命计算[J].有色金属文摘,2015
[5]范弘,贾慧明,张建卫,岳东平,童凯,刘涛,杜建生,徐磊,姚君,马国华,张克.大直径钢管超声/涡流联合探伤方法[A]..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发展回顾[C].:,2015
论文作者:迟志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1
标签:检测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射线论文; 缺陷论文; 技术论文; 检测方法论文; 建筑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