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发展中的人口、能源与环境_能源论文

跨世纪发展中的人口、能源与环境_能源论文

跨世纪发展中的人口、能源、环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跨世纪论文,人口论文,能源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世纪之初,世界总人口大约10亿左右,但到了本世纪九十年代已猛增到55亿。据预测,到本世纪末保守数字为60亿,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世界人口将达到125亿,而地球对人口的最大承载能力据说是100亿。如果国际社会不尽早采取共同措施,则今天的人类留给子孙后代的明天是不堪设想的。

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人均收入增长指数呈下降趋势,从60年代的3.2%已降到1992年的-1.1%,出现了负增长,这就说明,世界总体物质的增长已经跟不上人口的增长了,人口的急剧增长使人类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将产生一系列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问题,在住房、环境、卫生、粮食以及文化、教育、就业等方面带来沉重的社会压力,直接影响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

自然资源是自然界为人类发展和生产提供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然而,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根据国际能源专家的预测,地球上所蕴藏着的煤碳和石油,就可开采的而言,分别为200年和30—40年即可耗尽。天然气也只能开采60年。再如,在全世界13—14亿立方公里的总水量中,可直接供人类饮用的淡水只占总储水量的0.35%。现在全世界每年淡水需要量已接近5万亿立方米。而这些淡水由于现代“工业三废”的排放,已有相当一部分被污染,淡水危机已笼罩全世界。又如土壤,全世界范围内,可用的农业土地和土壤资源数量也在逐年减少,质量不断降低。人口与土地、粮食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突出。

发展中国家由于生产方式落后,科学技术水平低,因而在资源的利用和消耗等方面往往浪费较多,其能源、资源的利用率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而在发达国家中,生活的过度消费及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的挥霍,则更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发达国家的人口仅占世界总人口的1/4,但他们的能源消费却占世界总消费的3/4,其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占3/4。加拿大的一位教授明确指出:“如果所有人都像发达国家那样地生产和生活,那么为了得到原料和排放有害物质,我们还需要20个地球!”这就表明,自然资源与人类发展的需要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差距。

另一个严重问题就是环境污染。18世纪中叶出现工业革命后,人口和经济同时高速增长的直接代价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现在人类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的负效益已使地球和人类蒙上了无法穿透的烟尘,从而使得许多问题变得日益突出。诸如:随着释放到大气中二氧化碳总量的逐年增加,地球表面出现更为严重的温室效应,地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土壤过分流失与土地沙漠化十分严重,全球土壤流失量已增加到每年254亿吨,土地沙漠化正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由于过度采伐和开垦,世界上森林几乎每年减少1%,随之而来的是生物物种加速灭绝;淡水供给不足,水污染规模不断扩大;空气污染严重,现在全世界每年有56亿吨矿物燃料变成粉尘、烟雾、有害气体等飘向大气层。这种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被视为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

总之,人口和环境、生态和资源、经济和社会的不平衡发展,不仅影响着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也影响子孙后代的延续和发展。

几百年的不可持续发展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人类到底是得到了,还是失去了?如果扣除资源的损失,扣除环境的破坏和人体受危害的代价,所谓的经济增长还算得上增长吗?当二十一世纪即将到来,人类对自身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重新进行估价和思考时,人类终于对人口与环境、生态与资源、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科学技术的作用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这种认识集中反映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了有名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得到了各国首脑的共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被定义为:“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可持续发展战略,预示着人类经济活动的行为和方式将会发生重大转变;标志着世界各国协力保护自然环境的行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首先要保证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要求;其次是尽快建立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合理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维持生态平衡和持续发展能力;再次,实现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转变,建立有效、协调、创新的持续发展机制。

这里所说的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包括建立以节地、节水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建立以节能、节材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建立以节省运力为中心的节约型综合运输体系和建立适度、节俭为特征的消费体系。上述选择,是基于我国严峻的国情现实。我国是在本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发动工业化,但与此同时也进入了中国有史以来基数最大、幅度最高、增长最快的人口增长时期。就目前来看,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情况是:局部在改善,总体在恶化,治理能力还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在近期若干年内,我们还将承受几个较大的压力。首先是人口压力,12亿人口已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最大制约因素。迫于生存,出于愚昧,人们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挖,破坏植被,众多人口的不合理活动超过了大自然的支持能力和承载能力。其次是工业化方面的压力。我国工业化起步晚、起点低,又面临着追赶发达国家的繁重任务,这就难免会以资源的高消耗、环境的高代价来支持经济的高增长;重视经济而忽视生态,短期性经济行为大量存在。再次是市场方面的压力。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环境作为一种公共财产,属市场调节的失效领域。来自市场经济的压力愈大,政府对防治环境污染,整治国土资源的责任就愈大。

为此,我国必须动员全体人民,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便加快经济的发展,确保生态和环境的良性循环。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正确处理人口、资源和环境方面的问题。

在资源有限的地球上,人口的增长终将达到极限而终止,人类应主动依靠科学技术,实施计划生育,以使出生率下降。若使世界人口达到零增长,必须使出生人数和死亡人数保持平衡,这就需要自觉地控制人口的出生。在六十年代,全世界只有十分之一的家庭采取节育措施,而现在这一比例已上升到50%。可见只要人类采取联合行动,完善节育措施,控制人口的增长是可以实现的。

自然资源的特性除了有限性之外,还有潜力的无限性。这种无限性的含义包括:其一,自然资源的种类、范围和用途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自然资源将不断拓广其范围。其二,某些自然资源虽然是不可再生资源,但它本身蕴藏的能量是巨大的,供人类长期使用是可能的。其三,对于某些可更新资源来说,其数量虽然有限,但提高其生产潜力的前景较为广阔。此外,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污染物的资源化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美国已把废物回收再加工形成一个年产500亿美元的大产业,我国每年废物回收率已达30%。

就能源来说,其结构向多样化发展已是必然趋势。在未来世界能源的构成中,最有希望的是太阳能和核能。太阳能发电技术最近的一些重大突破已可使光电转换效率大幅度提高,使发电成本锐减;核能的开发利用正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据专家估计,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可望建成聚变堆核电站,它不仅更加安全可靠,污染小,尤其是原料取之不尽。就通信技术来看,电线电缆的铜、铝材料将被玻璃纤维制成的光纤光缆所取代。据计算,50磅光纤传递的信息量相当于1吨铜线电缆传递的信息量,而生产100磅光纤所消耗的能源只有生产1吨铜线电缆所消耗能源的5%。就农业来看,充分利用时、空、光、热、水等资源,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种植业、养殖业乃至相关的加工业巧妙结合,建立多物种共处,多层次配置、多级质能循环利用的主体种植、立体养殖。利用现代生物基因技术,培育“超级植物”、“超级动物”。

在环境保护方面,要通过立法和执法、宣传和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的环保意识,还要加强科学研究,探索环境变化机理,开发相关技术与产品,进行重点治理等。解决环境问题最终还要靠科学技术。在21世纪的产业结构中,环保产业将会成为一个重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大作用。

标签:;  ;  ;  ;  ;  

跨世纪发展中的人口、能源与环境_能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