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政教师;素养现状;提升机制
引言
长久以来,很多人认为在高校的课程教学体系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承担着德育的责任,其他各类课程负责智育,两者融合,实现德智并举。高校教师既要教书也要育人,但育人要求主要停留在柔性的倡导上,高校教师的育人行为也具有比较强的个人色彩,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有效的制度保障。
1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意识、政治立场等均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青年教师与大学生年龄接近,代沟小,他们与学生接触得也较多,因此,他们的思想观念与道德情操均会对大学生产生更为直接的影响。另外,高校是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之一,同时也是各种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场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留学归国、交流互访的教师数量也逐步增多,大量西方思潮也随之渗透,且传播途径更加隐蔽。为此,抓好青年教师思政工作,加强对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让广大青年教师坚定理念信念,自觉抵御西方不良思潮,为共产主义事业远大理想而积极奋斗。
2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问题
2.1思政教师人员自身政治素养不高、觉悟性较差
当前多数高校思政教师教育侧重点多放于专业知识传授方面,对于大学生道德素质与身心健康缺乏重视。存在上述教育特点的教师人员只能满足课堂教学要求,而无法满足国家对于一名优秀教师的要求。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应该始终秉持教书育人理念,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与交流,实现双方共同进步与共同发展的教育目标。然而,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多数思政教师难以达到上述要求,亟待加强。除此之外,切实贯彻与落实师德师风建设内容不仅是筑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实堡垒,同时也是巩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信仰。但是从实际落实角度上来看,部分教师在价值取向方面发生明显偏离、功利主义思想占据上风,导致爱岗敬业精神淡化甚至丧失。仅仅把教学工作视为一种谋生手段,并未从本质意义上深刻意识到自身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无法潜心钻研自己的工作内容。
2.2教学设计能力不强
良好的教学设计是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所谓教学设计是指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有效地传递给学生,是对教学进程的合理安排。民办高校的青年思政课教师,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大多承担着2-3门课程,由于时间、精力的有限,每日疲于完成将课程顺利讲下来的最低要求,多种教学方法、教学创新难于有效展开和实施。
2.3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差
大部分民办高校的思政课青年教师刚刚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经历较少,观察和体验生活的经验不足、能力不强,在实际教学中多采用单一的理论讲授,无法找到真实的案例支撑课程内容,很难让学生形成“感同身受”的共鸣,很难把理论说得生动易懂、娓娓动听,导致思政课无法“聚人气儿”、不能“接地气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新时代高校思政教师政治素养与教学工作的提升机制研究
3.1提升职业修养,铸就高尚人格
教师的育德意识、育德能力与教师个人职业修养存在直接关联,良好的个人职业修养是助推高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德育渗透的强大内驱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于教师,学科德育最终必须且只能依靠全体教师的自我“革命”、自我“发展”、自我“完善”。首先,教师应对自己的职业身份感到由衷的认同与热爱,只有真心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敬业爱生、严谨治学、立德树人。其次,教师应主动向身边的优秀典型和先进模范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并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经常性地开展反思、总结、调整,逐渐将“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内化为精神动力,外化成行为准则。最后,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课程思政”教育改革要求全体教师都能积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原理不断武装自己的头脑,根据学生发展需求和时代发展要求不断修炼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3.2教学手段的综合与尝试
就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能力而言,其培育路径主要是让专业课教师勇于尝试不同的教学手段并进行合理的综合,旨在通过一种更具新鲜感、更富多种可能性的学习场域来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比如通常情况下,某些专业课程因为有大量需要记忆和理解的枯燥知识点,学生多会产生畏难情绪,所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就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遑论创造性了。但如果教师可以突破仅在课堂讲授实现认知信息传递的局限性,采取更加丰富且新颖的手段,教学效果便会大有改观———譬如利用互联网平台创建公众号,将专业资源分享给学生;在课堂内将物理知识点用生动有趣、直观易记的方式展示出来;组织学生进行情境式学习、分小组讨论。再如,按照学习型组织的设置组建课程思政合作团队,包括思政理论课教师、其他相近专业课教师、学工队伍等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汇聚各方智慧,促进各学科的教研协同,提升课程思政实效。又如,教师可吸纳其他国家的教学手段,在“互联网+教育”的理念基础上引入翻转课堂、慕课和微课等创新型教学手段,促进学生课前的自学和课堂上的分组讨论,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基于问题开展讨论和训练,等等。此外,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能力的培育,还需要专业课教师勤于设计教学过程与内容,善于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和语言表达,惯于教学过程中进行观察与体察。这些都是实现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能力培育路径必不可少的因素。
3.3调人文关怀,关注青年教师的发展
从物质需求层面来讲,很多青年教师工龄不长,薪资待遇较低,他们不仅面临工作压力,还面临着买房、结婚、育儿等生活压力。为此,建议进一步改进教师薪酬机制,摒弃在薪资福利、职务晋升方面的论资排辈做法,可对思想素质良好、业务能力强、组织能力好的优秀青年教师大胆启用。可适当在科研教学经费方面加以倾斜,并多为他们提供培训进修机会,提高他们的教学与科研水平。另外,要注重解决这一群体子女入学问题、住房改善问题。从精神需求层面来讲,青年教师在工作中面临着不少困难,也容易滋生不满情绪。因此,要密切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搭建畅通的沟通桥梁。高校思政部门可实行定期沟通协调制度,加强与青年教师的沟通互动。可通过集体座谈、个别谈心、问卷调查等措施了解青年教师的思想状态。另外,可在校内开设心理健康咨询室,为青年教师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帮助其掌握正确的情绪调适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把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结合起来,既要注重言传,又要注重身教,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渊博的知识、较高的科研水平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敬,把思政课建设成为教师热爱、学生喜爱的精品课程,切实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参考文献
[1]丁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6.
[2]梁思远.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育人职能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15.
论文作者:宫玉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教师论文; 思政论文; 高校论文; 青年教师论文; 课程论文; 素养论文; 学生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