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高磷血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观察论文_谢雅琼

张家界市中医医院 湖南张家界 427000

【摘 要】目的:对慢性肾衰竭高磷血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总结和分析。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10月到2016年12月接收的90例慢性肾衰竭合并高磷血症CKD3-4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应用复原汤治疗与结肠灌肠结合的治疗方式,而对照组一般的透析疗法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体征和症状都有一定改善,各项指标也有所变化,其中观察组患者在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治疗后,在体征、症状等方面的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血磷、甲状旁腺激素、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改变更为显著,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元汤与结肠灌肠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能够帮助慢性肾衰竭患者病情更好地稳定和缓解,使各项指标显著改善,同时可有效纠正患者的高磷水平,在临床治疗方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磷血症;慢性肾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内科疾病,是由于各种肾脏病导致肾脏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减退。病因是由各种因素所致的肾单位损伤,肾功能相应受限造成的各类代谢产物的堆积,内分泌功能减低以及体液的酸碱失衡。肾脏疾病的进展表现多不明显,且往往是不可逆病变,在慢性进展期存在急性加重的可能性[1]。慢性肾衰在治疗上需要应对错综复杂的病情,困难重重,且常伴有高磷血症,出现甲状旁腺激素骤增,严重时可致维生素D吸收受限,造成肾性骨病,甚至威胁循环系统。目前CRF主要采用透析治疗,非透析疗法也在临床中起到重要作用,中医药治疗是其中较常用的一类,历史悠久,成本较低且疗效较好。本文探讨了采用中药复原汤与结肠灌肠相结合治疗慢性肾衰与高磷血症的可行性与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于2015年10月到2016年12月接收的90例慢性肾衰竭合并高磷血症CKD3-4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复原汤治疗与结肠灌肠结合的治疗方式,而对照组一般的透析疗法治疗。其中观察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为(50.6±10.3)岁,对照组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33~67岁,平均年龄为(52.3±8.9)岁。所有患者均符合CRF诊断标准且伴有血磷升高以及尿素氮、血肌酐上升。病因主要有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病以及糖尿病肾病等。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未出现明显差异(P>0.05),见于表1。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常规疗法,给日给予较少量的蛋白质(一般低于20g),适量补充水、无机盐以及微量元素。严格限制磷的摄入量,同时注意对钠离子的摄入,针对患者的症状的不同严重程度,将治疗方案进行相应调整,如口服钙剂治疗,水肿患者给予利尿剂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取复原汤治疗与结肠灌肠结合的治疗方式,复原汤方剂[2]为:党参20g,黄芪20g,白术15g,茯苳20g,山药20g,砂仁l0g,杜仲20g,英丝子15g,淫羊藿15g,巴戟天15g,女贞子20g,牛膝15g,薏苡仁20g,甘草l0g。水煎服早晚两次。

1.3观察指标

中医观察指标[3]包括气短懒言、倦怠乏力、全身浮肿、畏寒肢冷、面色晦暗、食少纳呆、腰痛、呕吐等症状。

西医观察指标包括血磷(正常值为0.97~1.61mmol/L)、甲状旁腺激素(正常值放射免疫法氨基端30~630pg/mL;羧基端30~1860pg/mL)、血肌酐SCR(正常值男性70 .0~106.0μmol/L,女性53.0~88.0μmol/L)、尿素氮BUN(正常值3.2 ~6.0mmol/L)等。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涉及的所有数据资料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涉及对比的计量资料用(`x±s)形式表示,且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P<0.05时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体征和症状都有一定改善,各项指标也有所变化,其中观察组患者在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治疗后,在体征、症状等方面的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TH、肾功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等指标改变更为显著,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于下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对比

3.讨论

3.1慢性肾衰的症状

肾为先天之本,肾虚时的症候多为早期症候,如肌肉酸软、腹胀腹浑、腰膝酸软、疲劳易寐等[4]。若病情继续恶化,损伤肾小管浓缩功能时,肾脏无法对尿液进行正常浓缩,致尿多且气虚。患者卫外不固,反复感冒,又复使正气更弱,肾气更亏。应补益肾气以抗邪,阻止肾气衰弱。若病情恶化加剧,肾功能失代偿,症状出现畏寒怕冷、小便清长、恶心呕吐及四肢冰凉、性功能减退等。总体来看临床症状错综复杂,中医治疗的主要原则是温补脾肾。

3.2治疗前后变化的分析

本研究可知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症状。其中复原汤可缓解阳虚体质,对残存肾单位有防护功能,可使其正常排泄和分泌。同时观察还发现,复原汤结合结肠灌肠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TH)、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等指标,进而改善肾脏微循环,提高内分泌功能。

3.3总结

目前慢性肾衰竭的治疗尚无可以广泛使用的治疗手段,而高磷血症是该病的一类常见并发症,其也危害性越来越被重视,对高磷血症的预防可显著降低慢性肾衰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本研究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采用复原汤结合结肠灌肠的办法能够有效缓解相关症状并改善各项指标,对于相关临床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吴玉彩.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高磷血症的临床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2015,(10):88+90.

[2]李传明. 复元汤配合结肠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及对血磷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

[3]张灿伟,赵志华. 慢性肾衰竭高磷血症的中医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J]. 湖南中医杂志,2013,(10):145-148.

[4]邱建军,解冰,朱辟疆.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氮质血症期70例[J]. 山东中医杂志,2013,(02):105-106.

论文作者:谢雅琼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7

标签:;  ;  ;  ;  ;  ;  ;  ;  

慢性肾衰竭高磷血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观察论文_谢雅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