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给力有“三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是上世纪80年代末的在校大学生。我的老家在辽西农村,20年前参加高考的唯一动力就是成为城里人,改变“农二代”的身份。走出校门两年后,即十八年前,我通过承包、租赁等借鸡下蛋的形式,开始了风雨叠加的创业。现在已成为年产值五六亿的沈阳中辰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
许多朋友都称我是“成功人士”。其实,成功是一种悖论。成功学没有学术贡献,因为没有人靠学习成功学而走向成功。如果把成功价值链做一个填空题,没有人能填上所有空格。就像乔布斯的苹果商标一样,每个人都是缺了一口的苹果,或者缺了美貌,或者缺了背景,或者缺了机会,就连伟大的乔布斯也缺了健康。但渴望成功的人唯独不能缺了那个苹果核。苹果核是成长精神的发动机,只要你没被蛀空了苹果核,那苹果缺了一口又何妨?
虽然没有就业圣经,但就业者是可以自我生发出精神成长的“吉祥三宝”。
活出个样来给自己看
恐怕学弟学妹们大多数和我一样,既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就出身背景而言,我们都是缺了一口的苹果,但有句老话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家”要当谁的家?我看,当家要当自己的家。不论是穷爸爸、富爸爸,还是“我爸是李刚”的爸爸。“自己的命运自己把握”,这是成人、做人的第一要义。毛泽东当年有句话说得好,“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古人讲“自助者天助”。不要大学一毕业就想着去怎么管别人,而是要做自己的CEO。为什么说成功者是不能复制的,因为每个人生下来就是彻头彻尾的另类。比如乔布斯,是个私生子。他曾说过:“我所有愤怒的努力,都是向我母亲证明,她抛弃我是个错误!”这是乔布斯之所以成为“果农”乔布斯的原动力。当然,后来他有了更高的追求。人生就是不断地进行阶段性的调整。成为苹果总裁之后的乔布斯说过一句话:“我愿意把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一个下午。”恐怕有些人不知道苏格拉底,他是和中国孔子一样的伟大而卓越的圣人的代名词。
“生命在高处”,这是理想的境地,但现实却是严酷的。一个在校园内普普通通、到职场后又平平凡凡的大学生,想一下子实现自我超越,那只能说是“小家雀儿耍玩整个天空——悠着点吧”。我很喜欢古人发明的一个词汇——“笨重”,下笨功夫做的东西才有分量,才能承重,最后变成另一个词——“中流砥柱”。
我刚毕业时在一家亏损的国企工作,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工艺员,一个“小家雀儿”,虽然我渴望广阔的天空,但我首先需解决生存问题,哪儿能抓到小虫子,哪儿可以垒窝,笨笨的、傻傻地练就能飞起来的翅膀。后来我成了企业老板,但我仍信奉——好市场是聪明人下笨功夫做出来的。“活出个样儿来给自己看”就要管理好自己。管什么?一管懂得感恩,二管自我学习,三管步步规划,四管自我激励。
西方有个谚语: “上帝有两个住所,一个在天堂,另一个在感恩者的心中。”初入职场最该解决的心态问题就是感恩。感恩会让你减少抱怨,懂得礼节,谦虚为人,获得赞许。
一个学生走入社会,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是学习力!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求职者是要改变自己专业方向的。孔子说“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会局限于某种技能,而是懂得学习之道,掌握更多的技能。乔布斯看起来是一个狂人,他的座右铭是“求知若饥,虚心若愚”。从校门走出来,就要把课桌拉长到社会,做到持续地学习型成长,获得能力。什么叫“能力”: “能够”入乎其内, “力”在出乎其外。
步步规划和自我激励是管理自己的核心要素。“假如你爱自己,那就设计自己吧”真正的职场达人都是自己设计出来的,凡事有计划,不断激励自己做深化设计。初入职场,不要希求走什么捷径,搞什么弯道超越,我认为——捷径是最远的路。
职场人生是个持久战。毛泽东在抗日战争初期写了一篇重要文章《论持久战》,蒋介石也拜读了,并号召国民党中那些主张“速战论”的人也读。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读了数遍,并总结出两句持久战的要诀传达到桂系国军中:“积小胜为大胜,以时间换空间。”这两句话也许对即将迈入职场的学弟学妹们是个启示。
我们中辰钢构前身,即我创业初期的1 996年产值才200万,而现在年产值已达六亿,不也是积小胜换来大胜的吗?过去我们在同行业中抢饭吃,现在成为行业领军企业,1 8年风雨叠加的持久战,时间换来空间,我们员工的人生舞台也水涨船高了。这个“持久战”靠什么打赢的?我认为最基本的成长之脉是——做人,做好人,做有能力的好人,做有坚持精神的好人。我把我个人奋斗的成长之脉变成企业精神传导到每个员工:诚信中立足,责任中担当,创新中发展,卓越中持续。
这是“活出个样儿来给自己看”的升华,升华一寸,眼前的世界也就放大一倍。
做人做事做结果
去年,我给我们企业编印一本企业内部培训教材,叫《请给我结果》。请给我结果,是个具有普适价值的做人做事的法则。你当学生是通过考试出结果,你当军人是通过训练出结果,你供职于企业要通过绩效出结果。做人的底线是“言必信,行必果”;做事的原则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这都是国学传承下来的核心理念——先义后利,己所欲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现在人们讲换位思考,假如你是老板,在你手下求职的人作秀时挺给力,忽悠人一套套的,虽然不做坏事,但也不做实事,你会喜欢他吗?所谓“职业坐标”,就是说职业人要以所在职场的规定为基准,达到结果实现的直线为距离。
结果就是价值,你有了价值就会得到应有的回报。你做出什么样的结果,你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企业里有一个使用频率最高的用语——管理。所谓管理就是使人的行为在一个组织当中按照最有效率的方式活动,从而使人达到预定的目标和绩效结果。管理没有对错,只专注结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凡事勉强去做,力量只能发挥“一”倍;了解后去做可以发挥“一点六”倍的力;而具有创新能力做出的工作,可以发挥“三点一”倍的力量。许多初入职场的80后,不愿被人“管理”着干,认为有失尊严,所以心不服,气不顺,勉强为之,这样的人做出的结果,恐怕是高成本、低效率、差质量,只能被领导和同事送上一个外号——“梁山军师——无用”。
这样的人得调整心态,你不是在给老板干活,你是在给自己干,为自己做。这样想,你会感到这个世界是对的;被人管,是督促你更好地管自己。
人的本性是什么?伦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所有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孔子说: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讲的就是“推己及人”。即便是利他主义者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这个说法不准确,这说法是“神”而不是“人”。没有以自我为中心,就不会有儒家的道德伦理学说。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也是决定性的。
修身是讲人的品质的修炼。在我们中辰钢构企业里,每年都招聘一批大学生。他们当中个别人只讲待遇,不讲奉献,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做人准则——“食人俸禄当忠人之事”。
在你翅膀没硬之前, “食人俸禄”是你生存的保障, “忠人之事”是你发展的前提。市场制度下的道德,是将人的利己之心变成利人之行。司马迁在2000多年前预言的市场经济就是:“各劝其业,乐其事:各任其能,竭其力”、“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这道理再简单不过了。你以忠人之事的结果感恩老板,老板就把你当成主人,当成君子。满足追随者需求,是老板之所以成为老板的道德事实。不要苛求老板放弃对你的管理权,你的成长、成熟,就来自一级级阶梯的管理,一个个职场的历练,以至你成为管理者,管理别人做人做事做结果。请记住“低头需要勇气,抬头需要实力”。比尔·盖茨对微软新员工有一句训导,说得非常好——在你没做出结果前,不要奢谈尊严。
对于即将迈入职场的大学生,有一种意识是害人的,那就是“打工意识”。它会影响你获得职业化成长的快乐感。“打工挣钱”心态是30年前的产物,现在要讲“走职业化之路”,以职业为事业,视职业为乐业。《孙子兵法》上讲“取法其上,得其中;取法其中,得其下;取法其下,则得其下下。”确立职业精神就是取法上上,得其上,而“打工心态”就是取法其下,得其下下。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不甘平庸显现的是对职业的忠诚度,这会实现“人企合一”的双赢,更重要的是你获得了敬业、专业和职业操守的好名声。
策划好战略人生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话谁都可能说出来,但由伟人毛泽东口中说出,人们更会点头称是。有道是“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风、火、水;人有三宝:精、气、神”。大学毕业若干年后,同学见面发现职务有高低,财富有多寡,专业水平有差异,为什么你、我、他的来路相同,而去路如此参差不齐?职场专家认为:入职前一些大学生的好胜心,浮躁心态一旦在遭遇现实竞争的紧张气氛时最易产生“逃离现场”的想法,而他们对自己的安慰是“不值得去做”,这样就与此前的职业规划“闪离”了。理性地讲,这种“不值得”理由是站不住脚的。是一种选择后的放弃。比尔盖茨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主要是脖子以上的区别——大脑意志决定一切。
假如我们将“不值得”改造一下,“不值得”变成“不,值得”,那么你就会产生值得去做的共振意志,就有了职场人生的吉祥三宝——精气神。而“不值得”者则有了不断跳槽的惯性,始终也建立不起职业根据地。我不是反对跳槽,而是主张要有安身立命的职业归属感,徐图而进。请记住一句名言 “挺住,意味着一切。”
一位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一个房间里有四个学龄前儿童,他拿出四块巧克力酒心软糖给每人一块,并说:“谁要是能挺住20分钟不吃,我就再奖励谁一块”。结果,有3个小孩分别在3分钟、6分钟、8分钟时吃掉了诱人的软糖。自控能力强的第4个孩子获得了第二块糖的奖励,后来,这位心理学家对这4个孩子进行了跟踪调查,那3个孩子30岁时全都业绩平平,而第四个小孩30岁时竞选为州议员,成为当地的青年才俊。心理学家把他称为“延迟满足”现象的样本。
我们设计职业规划,要有一种延迟满足心理,急不得、恼不得、得瑟不得,懈怠不得。有些职场菜鸟,想玩“穿越”,一步想到达理想的职位。我告诉你,这很难。在欧美国家的企业里,一般部门的职位从低到高依次是助理——专员——资深专员——主管——资深主管——部门副经理——部门经理。主管要求有5年以上的相关工作经验,这是一个分水岭,又一说叫“乌龟的臀部——规定”,除非你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力资本,是显而易见的“绩优股”,可以为你破除这种论资排辈。更多的职场新人需要有韧性地战斗,苦熬上位。当然,改革开放的中国,机会概率大,用两三年冲上高位的人大有人在。在我们中辰钢构每年竞聘一次,优胜劣汰,适者上位。
《易经》中有一句最精彩的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患,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精神不可逆。生命在高处,这是精神成长的理念。天再高,你踮起脚尖,就能够着。有这样的心量,你就会燃起充沛的工作激情,积极进取,奋发有为。我眼中的80后、90后,许多人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即精神损耗多而提振少,生命的硬度不够。所谓“职场养生”的全部意义在于解决“损有余而补不足”的问题。提出职业生涯的精神成长,就是要解决拖拖沓沓混日子的精神懈怠症。一副忙碌的样子,一副悲催的样子,心里想的是“蚂蚁挖坑埋大象——干大事”,而身子却在“温水中煮着蛤蟆——跳不出来”。
精神成长的主要途径,就是策划自己的战略人生,策划=策略+操作计划。过去、现在、未来,不断地校正前行,要有一种靠战略引领战术、战术推动战略的职业走向。探险家马洛里有句名言:“我之所以登山,是因为山在那里。”方向感强的人,苦也苦得有滋有味。“脚踏石头,疼也疼在靴里”,这是我创业前的心理准备,“石上坐三年,石头也能坐暖”,这是我创业初期的座右铭,“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是我做强做大的意志。
我奉劝现在的年轻人.摒弃“愤青”心理,甘做“草根”扎在精神的土壤中——草叶向上,享受阳光不收费;辉映蓝天,风去雨来不闪腰。
标签:三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