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论文_林雪

天津市海河医院透析室 天津市 300350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门诊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6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了内瘘的使用时间,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血液透析;内瘘并发症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MHD)通过有效建立血管通路,血液通过透析导管,有效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治疗必不可少的血管通道,只有保证血管通路的完整性,才能更好地保证患者的充分透析[1]。由于长期反复穿刺,患者易出现各类并发症,如感染、内瘘狭窄、内瘘闭塞、假性动脉瘤、血栓形成等,进而影响血液透析效果[2]。良好的护理干预,可减少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早期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MHD患者具有重要意义[3]。我院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开展了非常良好的早期护理干预,并取得了一定的护理成果及经验,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门诊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6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且符合伦理委员会基本要求,并排除癌症、精神障碍及其他系统严重基础疾病患者。其中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5~79岁,平均(53.7±3.20)岁;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3~84岁,平均(55.2±3.1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疾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密切关注患者一般情况,确保生命体征平稳,热情接待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评估患者动静脉内瘘情况,做好患者健康教育、预防感染工作,检查血管通路是否存在出血、红肿热痛、通路搏动和震颤;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内瘘评估:除常规评估患者内瘘情况外,收集患者个人详细信息,建立个人档案;全面评估患者动静脉内瘘情况,筛查内瘘失功高危患者及高危因素[4]。②促内瘘成熟: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前2周指导患者内瘘侧肢体每日做握拳运动或温水浸泡手臂。术后7d教会患者坚持做早期功能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患者继续做握橡皮圈运动,逐步增加次数和时间,术后2周可在上臂轻扎止血带做握橡皮圈运动,以促进内瘘血管快速充盈。对于内瘘泵控血流量不足的患者,采用红外线灯照射内瘘处,距离约20-30cm,照射30min/次,每周3次。③预防出血及假性动脉瘤形成:动静脉造瘘后静脉的压力升高以及抗凝药物的使用中易发生出血,需严格护理观察,防治出血,进行及时的抗凝和止血治疗。患者穿衣不能过紧,避免用力过度。每次穿刺时的操作以及进针部位的选择都需要考虑出血的可能性,穿刺时避开在原穿刺点穿刺,使用改良扣眼穿刺法[5]。尽量避免区域穿刺法,减少血管狭窄与动脉瘤的形成。穿刺迅速、准确,尽量做到一次性成功。透析结束后,沿着血管方向压迫止血5-10min,防止压迫点移位,形成假性动脉瘤。④血栓护理:患者自身血液黏稠度较高,血管弹性较低,易出现吻合口狭窄以及血栓问题。加强内瘘口吻合检查,严格内瘘护理,检查导管部位,确保导管通畅,严格遵医嘱用药。同时做好健康教育工作,避免在瘘侧肢体输液、抽血、测血压等,采取对侧体位睡眠,避免压迫瘘侧肢体血管,预防血栓形成。⑤感染护理:要加强患者的卫生护理,要严格无菌操作,增加患者的营养、减少感染的发生率。内瘘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吻合口的护理,并告知患者如何进行防护。在每次穿刺时要注意无菌操作,不宜在皮肤破损处继续穿刺,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⑥内瘘护理:避开内瘘侧,避免揉搓,按压穿刺点,采集血液标本时一次性成功,保持内瘘皮肤清洁、干燥。加强临床实践,熟练穿刺技术。⑦心理护理: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疏导,耐心聆听患者的倾诉,鼓励患者家属多给予患者关爱,让患者感受到温暖。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20.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α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内瘘并发症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表(单位:例/%)

 

3讨论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功衰患者维持生命的一种安全可靠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血管通路的建立是顺利实施血液透析的必要条件,但在建立动静脉内瘘后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动静脉内瘘是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生命线[6],如何早期干预,确保内瘘的成熟并保持功能良好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

我院对MHD患者开展了非常良好的早期护理干预,早期即从内瘘评估、促内瘘成熟、预防出血及假性动脉瘤形成、静脉血栓预防、预防感染、心理支持、内瘘管理等形成了一个程序性的护理路径。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是由于早期护理干预,对内瘘的维护起到了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了内瘘的使用时间,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鑫.尿毒症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的研究进展[J].中国血液净化,2013,12(08):451-454.

[2]刘婕.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原因及护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6(05):864-865.

[3]林华志,赵李晋,谢巧玲,钟森,戴再友.早期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浙江医学,2016,38(21):1777-1779.

[4]车杏仪,刘岩,覃丹平.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价值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32):4971-4972.

[5]王文娟,吴春燕,应迎娟,王国红,倪虹,莫华利,叶有新.穿刺方法对血透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02):180-181.

[6]张英,韩咏梅,李小萌,乔淑芳.持续质量改进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8):1721-1723.

论文作者:林雪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  ;  ;  ;  ;  ;  ;  ;  

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论文_林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