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生齿传统拔除法与涡轮钻拔除法的临床疗效比较论文_邹祝琴

湖南省龙山县人民医院 湖南龙山 416800

【摘 要】目的:对阻生齿患者采用传统拔除法与涡轮钻拔除法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的研究对象是我院口腔科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90例下颌阻生齿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随机化分法,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拔除法治疗,另一组患者给予涡轮钻拔除法治疗(研究组),观察对比两组下颌阻生齿患者手术时间、面部肿胀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89%)与对照组患者(28.89%)比较明显更低,P值小于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15.21±2.07)min、面部肿胀时间(5.03±1.27)d、木后疼痛时间(4.16±1.17)d均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采用涡轮钻拔除法对下颌阻生齿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面部肿胀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关键词】下颌阻生齿;传统拔除法;涡轮钻拔除法

拔除下颌阻生齿在临床上是比较复杂的齿槽外科手术[1],阻生齿一般埋藏在下颌骨质下,手术治疗的创伤较大,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而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则是主要的研究重点。本次主要是针对下颌阻生齿患者给予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将我院收治的90例下颌阻生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这9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患者及家属对本次实验研究均知

情同意,且自愿纳入本次研究。45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与女性比例为26:19,年龄最大为45岁,最小为19岁,平均年龄(32.47±2.65)岁。4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与女性比例为25:20,年龄最大为46岁,最小为20岁,平均年龄(33.21±2.82)岁。研究组与对照组下颌阻生齿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均差异不明显,P值大于0.05,两组可进行科学对比。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消毒,进行X片检查,使用灭菌剂进行冲洗,并使用丁卡因棉球将麻醉点进行浸润,使用1%肾上素混合液与2%利多卡因对下牙槽、颊神经、舌等进行传导

阻滞麻醉,将黏骨膜瓣与牙龈切开,对软组织使用骨膜剥离器进行剥离,并充分去骨。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拔除法进行治疗,采用纵劈法作用于阻生齿根部位,对与根分叉不明显部位进行斜劈法,对于水平阻生齿可在牙颈部位进行横劈法。研究组患者采用涡轮钻拔除法治疗,阻生齿根部分叉不明显采用涡轮钻垂直方向开沟,并作斜劈法,对于根分叉明显的患者使用涡轮钻远中斜向开沟,并采用纵劈法,水平阻生齿患者应在牙颈部位使用涡轮钻垂直开沟,使用横劈法[2]。两组患者均用牙钳将阻生齿进行拔除,对于牙断根患者可使用根尖挺,术后对创口进行清理,并将碎牙片、碎骨片清除,将余牙囊刮净,对伤口进行缝合,术后均给予甲硝唑及罗红霉素。

1.3观察指标[3]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面部肿胀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并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用(%)表示并发症发生率,用卡方进行检验;用(X±S)表示手术时间、面部肿胀时间及术后疼痛时间,采用t进行检验。将所有下颌阻生齿患者治疗后数据录入到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如果两组数据之间的P值小于0.05,则表示这两组数据之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2.1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89%,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8.89%,两组对比,研究组明显更低,P值小于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下颌阻生齿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n,%)

注:*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

2.2两组手术时间、面部肿胀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对比

研究组手术时间为(15.21±2.07)min、面部肿胀时间为(5.03±1.27)d、术后疼痛时间为(4.16±1.17)d,对比对照组,研究组更有优势,P值小于0.05。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对比两组下颌阻生齿患者手术情况(X±S)

3讨论

阻生齿一般在颌骨内,位置不正,会产生不适的症状,并对周围相邻的牙齿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牙齿疼痛,还会引起冠周炎,严重的还会导致张口困难,邻牙还会出现松动、

龋坏等[4],所以,阻生齿应进行手术拔除,但阻生齿的位置比较深,一般均埋于较薄的舌侧牙槽骨板与颊侧牙槽骨之间,手术拔除有一定的困难[5]。传统的手术治疗是从根部进行劈冠凿骨,但阻生齿的位置不同,生长的形状也不同,所以,传统的手术对骨质、周围组织、邻近牙齿的影响均较大,甚至不能一次劈冠成功。而涡轮钻拔除法能够在阻生齿牙冠及根部进行钻磨,能帮助形成薄弱面或薄弱点,再进行劈冠,涡轮震动较小,转速快,较稳定,能自主调节压力进行钻磨,对周围组织的影响及损伤也较小,效果明显比传统手术治疗更有优势,手术时间更短,术后疼痛及面部肿胀的时间也明显减少。所以,在临床上可以推广、使用。

本次研究主要是对90例下颌阻生齿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只有8.89%,与对照组患者(28.89%)相比较更有优势,P值小于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面部肿胀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分别为(15.21±2.07)min、(5.03±1.27)d、(4.16±1.17)d,均与对照组相比较有较大差异,研究组的数据较对照组更胜一筹,P值小于0.05。

综上所述,对下颌阻生齿患者给予涡轮钻拔除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面部肿胀时间均较短,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浦铁民.韩亚琨.涡轮钻法和常规法拔除在下颌低位近中阻生齿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比较[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9):56-57.

[2]吴祠敏.张林.何林.下颌阻生齿拔除涡轮钻法与骨凿法的应用对比[J].黑龙江医学,2014,38(6):695-697.

[3]梁飞燕.下颌阻生齿拔除术中应用高速涡轮钻去阻法的临床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153-154.

[4]冯培明.涡轮钻分冠不翻瓣法拔除下颌水平阻生齿,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7):37-38.

[5]肖永超.下颌阻生齿拔除方法的临床对比与效果观察[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2(8):30-31.

论文作者:邹祝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  ;  ;  ;  ;  ;  ;  ;  

阻生齿传统拔除法与涡轮钻拔除法的临床疗效比较论文_邹祝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