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分析系统论文_李璐 李玲

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分析系统论文_李璐 李玲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摘要:网络舆情指的是公众对现实生活中的热点以及焦点问题的态度和看法,呈集中或者分散的形式在网上传播。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使用者数量变得十分庞大,专场性的网络舆情数量也很庞大。如何监测和把控网络舆情的质量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关注的热点问题。负责大数据的相关技术机构在建设和把控网络舆情质量上提供技术支持,并且有效的处理各种大数据舆情,将大数据网络舆情与现实生活结合,让大数据为生活和工作服务。文章从大数据的网络舆情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希望为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分析系统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分析系统

引言:

网络舆情是现实舆情在互联网上呈现的状态,是社会舆情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在以往,社会舆情只是由人大脑产生并且通过口头传播,记录比较少,所以一般社会舆情的获取和收集的难度就很大。由于社会舆情在传播的过程中极易发生改变,社会舆情的统一性也没有保证,在利用过程中会出现误差。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让互联网慢慢成为社会舆情传播的主要方式,也让社会舆情放大化。互联网也成为了政府机构工作平台之一,让政府和民众生活工作有了交通的渠道。政府对社会舆情的重视,使得社会舆情的价值也受到了社会重视。

一、大数据网络舆情分析系统

网络舆情是利用互联网这个媒介进行传播的。公众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这个渠道获取更多的信息,在互联网普及的情况下,网络舆情会呈现膨胀式增长。基于这个情况,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引导是很有必要的。在大数据网络时代背景下,社会热点会产生大量的网络舆情,由于网络机制的控制,网民有自由言论权,所以也很容易产生负面的舆论。负责互联网的机构,要有完善的分析系统、完整的管理制度。相关技术人员在编写网络平台,相应的编写一系列的限制性功能,适当的限制网民的言论,尽可能的避免负面舆论的出现。与互联网有关的机构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系统来进行管理,在分析系统的智能化上,尽可能的进行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让网络舆情处于把控之中。

二、网络舆情分析系统架构

信息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前端应用模块三个模块组成网络舆情分析系统架构。信息采集模块可应用于微博、论坛、贴吧等方面,利用网络爬虫对平台的文字图片和信息进行采集。信息采集模块功能一般有关键词筛选、全文信息以及标题索引、筛选不良信息及垃圾信息、信息格式转换,最终会合为可处理的数据。信息收集完毕,再使用数据处理模块对处理的信息进行原始分析[1]。数据收集模块可对数据进行信息对比,信息智能识别等功能。应用相应的功能模块对信息进行分类,检测等处理。前端应用模块是面对用户的,可以满足用户对网络信息的操作。用户在网络平台上的登录,浏览网页等操作都是用前端应用模块。网络数据的复杂程度太高,这就要求网络舆情分析系统有很高的规格。

三、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分析

(一)大数据概念

大数据的定义有很多种,并且在不同的利用领域有不同的意义。但是大数据的描述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大数据意味着数据非常复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大数据有以下特点:第一,数据的来源丰富;网民每天在网络上虚拟生活所产生的数据,各种网络机构的工作信息,政府以及新闻频道的工作信息等。第二,数据类型复杂;数据形式不单一,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各样的数据类型[2]。第三,价值密度低;数据类型十分庞大,数据量也很大。数据的产生阶段没有筛选功能,所以大数据的质量和价值密度较低。第四,时效性高;网络数据的替换速度非常快,注意信息的价值,数据随着时间的变化也很快,网络大数据的时效性高。

(二)数据的抓取与储存

网络搜索引擎和利用网络爬虫对信息进行爬取。搜索引擎根据网络地址对信息进行精确采集。但是有些重要信息需要深度采集,在贴吧、论坛等舆论高发的平台,深度采取显得更重要[3]。深度采取对技术的要求也很高,技术人员对编程语言的掌握要求很熟悉,分析系统软件功能要齐全。信息采集之后可以采用云储存方式,在联网的情况下,信息可以保证多平台同步,并且自动备份。当然也可以有其它的储存方式,但是要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并且保证信息的时效性,有必要时可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无论是储存硬盘、还是各种数据包,都要保证信息的后续利用便利。

(三)网络舆情分析的新形势

大数据信息时代到目前阶段,已经脱离初步状态,甚至在有些领域已经逐渐趋向饱和,随着科技的发展,甚至出现了人工智能的高科技,所以网络舆情分析也出现了新形势,网络舆情分期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大。各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一方面提高了工作的价值,另一方面又提高了舆情从业者的素质要求[4]。网络舆情,从业者只是利用传统的网络技术,难以满足工作要求。现阶段,互联网成为了现实生活的反应,所以舆情从业者要结合现实实际情况,调整自己工作的技术方向,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对于大型或者中型的网络团队,工作重心应该偏向社会和政府的焦点,牢牢跟进社会热点的发展,也为他们管辖的部门提供方向指导。网络监测部门要树立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的新思维,提高网络工作效率。

四、结束语

网络舆情分析系统在运行当中需要收集大量的网络信息数据。分析系统可以分析在微博、贴吧等网络平台上产生的数据,并且结合局域网络情况进行引导。对于网络舆情产生的随机性,传播的快速性,网络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网络舆情分析系统,在对信息处理的速度上要求要很高,应该做到及时过滤筛选网络信息。基于以上一些情况,各大网络公司在网络分析方面的人才投入要增加,对于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也要纳入公司的发展规划当中。建立一个高效的网络舆情大数据分析系统,对网络信息进行及时的分析和管理,可以提高大数据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缪金祥.大数据时代公安机关网络舆情管控的思考[J].新疆警察学院学报,2016(2):20-23,共4页.

[2]张科.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分析及治理刍议[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

[3]胡国庆,龚育军.大数据时代涉税网络舆情监测与应对机制分析[J].经贸实践,2016(21):154-155.

[4]任德靖.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利用网络舆情做好社会治理工作[J].沈阳干部学刊,2016(3):41-43.

作者简介:李璐(1998.01-),女,四川南充市人,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工程系大二在读,本科,专业:数字媒体技术。

李玲(1998.06-),女,四川眉山市人,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工程系大二在读,本科,专业:数字媒体技术。

论文作者:李璐 李玲

论文发表刊物:《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  ;  ;  ;  ;  ;  ;  ;  

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分析系统论文_李璐 李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