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四新”考“三基”——谈高考历史试题的走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走向论文,四新论文,三基论文,历史试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综观历届高考历史试题,尤其是1992年以来的试题,不难发现,每一年的试题都是以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合称“三基”)为考查的主要内容。
“三基”之中,基础知识占有特殊的地位。一方面,不考历史基础知识的试题难称历史试题,另一方面,历史基础知识是能力考查和方法考查的载体,离开了它,能力和方法考查难以进行。
历史基础知识虽然丰富,但列入“教纲”(或“课标”)和“考纲”的毕竟有限,至于主干历史基础知识,其数量则更少一些,如果年年考岁岁考,试题岂不重复雷同?岂不是极容易被考生和指导他们复习的经验丰富的中学历史老师“猜中”?这样的问题的确值得注意,但现在我们不必为此过分操心。以2007年高考历史试题为例,“文综”北京卷第39题考大运河,历史广东卷第27题考辛亥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历史上海卷第37题考1978年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文综”山东卷第27题考罗斯福新政,“文综”全国卷Ⅰ第37题考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些知识无疑都是重要的主干基础知识,可是谁敢说他“猜中”了这些题目呢?那么,奥妙在哪里呢?原来,命题者是通过新观念的引入,新材料的使用,新情景的设置,新问题的提出来考主干基础知识,这就考出了新意。这类题目既可以说在师生的意料之中,又确在他们的意料之外,猜题于事无补。通过“四新”考“三基”,代表了当今高考历史试题的发展趋势,值得注意。2007年“文综”全国卷Ⅰ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这种趋势,受到众多师生和试题研究者的批评,应该说是很自然的事。
为把握上述命题改革趋势,我们应弄清“四新”的含义。
这里所说的新观念是广义的,除历史教学观念外,还包括史学观念、政治观念、哲学观念等。各种新观念的引入,都会使试题出现新意。如引入新的历史教育资源观,命题就摆脱了“以本为本”的束缚。引入新的史观(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等),试题的视角就转换了。用“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政治口号取代“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口号,以政治制度文明为核心的政治文明就成了考查的重要内容。
这里所说的新材料也是广义的,对考生来说,凡是教科书未直接引用的材料都是新材料。2007年历史广东卷第6、8、9、28题都引用了报刊资料,对考生而言,就是全新的材料。社会史范式引入后,大量“民间历史材料”成为高考历史试题材料,令人耳目一新。
新情景指不同于教科书营造的历史情景。如巴黎和会,教科书营造的是法、英、美“三巨头”主宰和会的情景,而2006年历史广东卷第22题营造的是“多数国家的代表整日忙于参加交谊舞会和鸡尾酒会”的情景,这就是不同于教科书的新情景。
新问题是指不同于教科书上的提法,也不同于以往试题提法的问题。如2007年“文综”四川卷第37题第5小题,要求考生以文明交流为主题,拟一历史小论文的标题,这就是一个新颖别致的问题。
在“四新”中,“新材料”是关键。新观念要通过新材料来体现,新情景的营造和新问题的提出要依托于新材料。
按通过“四新”考查“三基”的原则设计试题,既有利于推进中学素质教育,又有利于扩招后的高校选拔合格新生。可以预测,今后在高考历史试题设计过程中,命题者将会更大胆地体现“四新”,更大胆地考查“三基”。
根据试题这一走向,建议同学们这样确定自己的复习策略:第一、狠抓“三基”不放松,一定要牢固地掌握好主干历史基础知识。以中国现代史为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世纪50年代的成就与曲折、改革开放的基本历程与主要成就等主干基础知识必须掌握好。第二、适当接触一些新材料(包括“官方历史材料”和“民间历史材料”),通过新材料的阅读和解析,尽可能地提高自己阅读史料、从史料中提取有用信息并用以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扎根于心中,为了地理教育的发展、自身教育水平提升和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去开启我们身边的这份宝藏。
本月聚焦
上海历史教科书问题
事件:上海市酝酿8年、试用3年、去年批准推广使用的由苏智良主编的高中历史教材(简称“苏版”),今年被废止了。取而代之的是两个月内编撰出炉的新版高中历史,由于时间仓促,新版教材只出版了“第一分册”,内容只有五单元66页。该书的另外一半内容还在紧张编写当中。一个学期的教材,分次出版,这在中国教育史上十分罕见。
根据最新的历史课程标准,上海高中的历史课时也发生调整,除了高一、高三继续上历史外,高二也将新增历史课。这意味着在明年,“苏版”将完全停止使用。“我们编写这套新版教材(即“苏版”——编者注)的目的,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希望通过学习历史,能够培养既具有民族精神、又具有世界意识的社会主义新公民。”苏智良的梦想,随着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停止使用,碎落一地。
专家看“苏版”
李文海、沙健孙、张海鹏等7位北京历史学家刊文批评“苏版”:“编撰者思想混乱,使该教科书既脱离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也脱离中国史学发展的实际,‘淡化意识形态’ ‘非意识形态化’的表现比比皆是。”意见还认为“上海版历史教科书离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只讲现象不讲本质——在政治方向、理论方向、学术方向上都存在严重错误”。这些历史学家们要求上海地区立即停止使用这个教材。据知情者说,批评者随后还以中国史学会的名义开会,并上书有关部门。
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组组长朱汉国先生说:“历史教科书在中国是个敏感问题,容易引起争论。《纽约时报》的记者也没把上海的教材完全看明白,国内的某些媒体也就跟在《纽约时报》后面走,跟着它的报道来下评论。我认为苏智良那版教科书没有政治问题,只是有些学术上的问题,是我们可以坐下来讨论的。有些批评拔到政治点上来讲,跟意识形态扯上边,这个是根本没有必要的。历史课程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不能从某一章、某一节内容来谈整个历史课程体系的问题。”
教师看新版
一位看过新版高中历史的历史老师说,相比被停止使用的高中历史教科书,目前赶出来的高中历史第一分册自称“中外通史合编体例”,其实就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分别编写教材,在教学顺序上稍做变化而已。但是,目前看到的新高一教科书与初二教科书其结构和内容基本相似,连不少照片也完全一样。
另外一位历史老师则反映,新版高中历史课文中地图制作粗疏,图例不全,如课本第二页“古代两河流域地图”,在正文叙述中两河流域的位置西面与阿拉伯大沙漠相邻,但在地图上没有标出阿拉伯大沙漠,标出的竟然是叙利亚草原。
“苏版”与新版的前15课
“苏版”高一历史教材以文明史贯穿全书,前15课里有13课属于《战争与文明》主题部分(另两课属于《世界遗产与人类文明》主题部分),内容涵盖了亚历山大远征、十字军东征、蒙古帝国的征服战争、两次世界大战。
新版的高中历史采用中外通史合编体例,着力体现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作为中外通史合编的体例,外国史、中国史都分别按照古代、近现代和当代设置教学模块并交叉编排。“第一分册”的前15课里,分为古代东方、古代美洲与非洲、古代希腊罗马、古代伊斯兰教世界、中世纪西欧5个单元。
对新教材不妨宽容些
近来不断可以见到对新教材的评论,有的意见相当极端。有的新教材刚开始试用,就得大幅度修改,甚至立即停用。众所周知,我国教育落后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材陈旧,落后于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脱离实际,内容呆板。如果再对新教材的试验采取这样的态度,新教材中的错误固然不至产生,现有教材的落后状态却是无法改变的,受损失的还是整个教育事业,还是上亿名正在使用或将要使用这些旧教材的学生。
说宽松也不是没有原则,任何教材都必须守住底线,那就是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遵守《宪法》和国家法令,不违背科学精神、社会公德和历史事实。在此前提下,按照正常审查程序通过的教材,就应该保证它们正常的试验和使用。外界可以讨论和批评,但不要任意干扰或干涉,还得听听使用过的教师和学生的意见。
科学研究容许失败,社会实践重视总结教训,在改革开放和解放思想的过程中免不了走些弯路,为什么对新教材的试验不能给一点宽容?
(资料来源:《南方周末》《青年周末》、南方报业)
标签:文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