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初中数学之探究式教学论文_吴秀玲

小议初中数学之探究式教学论文_吴秀玲

吴秀玲 山东省寿光市上口镇第一初级中学 262732

探究式教学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并培养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数学探究教学,可提高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习惯,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增强自我发展的后劲。笔者通过自身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探究教学的措施:

一、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探究

首先,在教学中应当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成为探索问题的主体,使问题在浓厚的探求氛围中得到解决。

创设问题情境通常要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学习者能否在先前经验基础上觉察到问题的存在。

二是探究内容对学习者来说一定是新的未知,经过努力是可掌握的。

三是能否激发探究者的认知冲动、需要和期望。

以情感为目标创设情境,以激活学习者学习的动机和需求;以认知为目标创设情境,用于对学生探索的方向进行必要的调控,防止学生的思维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以能力为目标创设情境,使问题所具有的难度适宜。

其次,创设问题情境,还应注意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及学生对情境的不同反应。由于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特征的反映,它是同人们的分类行为紧密相连的,因此,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情境应在有关事物分类中进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启发和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和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特征。在数学规律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应注重数学规律是如何发现的、怎样被抽象概括或证明的、它应用的范围以及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通过观察进行研究

数学领域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得到的创新成果不胜枚举。例如著名数学家高斯青年时期著有《算术研究》一书,书中包括二次互反律在内的许多结果都是通过观察、归纳发现的;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这一至今未能证出的世界难题,完全来源于对自然数的观察。事实上,数学中的定理、命题几乎都是通过观察并早在严格论证之前就被发现了,甚至到现在还有许多熟悉而不能证明的命题,只有通过观察才知道这些性质。因此,创造性思维活动通常都是从观察开始,观察是通向创新的桥梁。要从观察入手,从特征中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

在《平行线》这一节课中,教师可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如教室、操场等)平行线”、画平行线(有格子或用三角板)、使用幻灯片让学生观察等,从而引出“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结论。

三、利用数学联系进行探究

数学中的每个概念、原理和技能都是和别的概念、原理或技能联系起来的。数学中每个分支的原理之间的这种联系结构使数学推理中的分析和综合成为可能,数学思维过程也可以有直观上的跳跃现象。这样的结果就促进了数学的发展。数学家最重要的一个活动,就是研究数学结构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教师在讲授数学时,不仅要帮助学生分析数学结构之间的差别和变化,也要使学生了解不同数学结构之间的联系。

四、让学生在数学猜想中进行探究

猜想是数学发展的动力。数学猜想不但促进了数学理论的发展,而且促进了数学方法论的研究。我们知道,一个学科只有大量的问题提出,才能使它永葆青春。正因为历史上有诸如哥德巴赫猜想、费尔马猜想等猜想的提出,数学科学才得以发展到今天壮观的现代数学。猜想的实现途径可能是探索实验、类比、归纳、构造、联想、审美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等。数学猜想是有一定规律的,如类比的规律、归纳的规律等,并且要以数学知识和经验为支柱。

五、让学生在思维实验中进行探究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即使不作数学研究,只是看看书与论文,要理解数学证明,也只有一步一步循着走,因为这一过程不只是确认证明没有错误,还是自己重新尝试进行思考实验的过程,只有在这一过程中才能产生深刻的体验。否则只看看定理而跳过证明,一册书可能很快就能看完,但结果几乎是一无所知。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似乎没有其他别的办法,只有启动心灵进行思考实验才能实现再认识、再理解、再创造。

例如,平行符号“//”的使用,让学生做一个思想实验,若用“//”或“||”等其它符号甚至不用符号表示平行,会是什么情形,从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符号的妙处。

六、课内外结合进行数学建模探究

可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调查研究数学的应用,就其中某个问题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对学生而言,不仅要求他们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够辨明关系、进行形式转化,还要求他们能够驾驭计算工具,查阅文献,展开交流讨论,写出书面报告等。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远远超过了运算、推理、空间想象等数学能力的要求,而且更多地要求学生具有发现、探究和创新的能力。为了开展好这项探究活动,我们要把课内学习指导、交流研究与课外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结合起来,广泛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在初中开展数学探究式教学,是当前中学数学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我们数学教师面临的一次机遇与挑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使初中数学教学更加开放和更具活力。

论文作者:吴秀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6

标签:;  ;  ;  ;  ;  ;  ;  ;  

小议初中数学之探究式教学论文_吴秀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