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在对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防护措施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工程的建设特点建立分区防治体系。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及临时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体系,形成一个科学、完善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
关键词:水土保持;风力发电
引言:风力发电作为环保洁净的分散型电源,被喻为绿色电力。风电已经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新型清洁电力,开发和建设风力发电场是风能利用的主要形式。为了促使风力发电场能够稳定运行,文章主要对其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工作展开全面的分析。
一、风力发电场主体工程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布设原则
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及临时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体系,并将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纳入水土保持方案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使之与水土保持方案新增水土保持防治措施结合,形成一个科学、完善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防治措施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单项与综合、近期与远期的关系,有效控制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1]。
(一)工程进行措施分析
工程措施中,拦挡设施和坡面防护设计应确保设施自身稳定和具有水土保持功能,根据主体工程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实施进度,土方工程尽量避开汛期。
(二)植物措施分析
植物措施中,布设植物措施时,应适地适树、适地适草、因地制宜,结合工程的特点,选择当地优良的乡土树种和草种、原生态植被移栽等,提高栽种成活率。
(三)临时措施分析
临时措施中,临时防护措施布设要及时,并尽可能节约投资。防护措施要结合工程建设的进度计划,认真分析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的环节、部位及时段,保证临时防护措施及时到位[2]。
二、施工组织与施工工艺的分析与评价
(一)施工组织
根据风电场建设投资大、高空作业多、建设地点分散等特点,根据工程区地形地貌条件,施工利用现有的各等级道路和新建的场内道路,相对减少了水土流失。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均集中堆放于施工场地内,对区域外无扰动,施工总体布置基本符合水土保持要求;而风电场施工现场生产、生活、消防用水量大,因此所需用水均由用水车运送,并在施工现场设蓄水池一座。这样的供水方式既减少了占用土地的数量,也避免了因敷设输水管线而引起的扰动地表、土方堆弃[3]。
(二)发电机组安装工艺
一方面,根据主体工程施工工艺,安装吊车采用拆装换位的方法安装风机,可以减轻大型器械整装运输对项目区的扰动;另一方面,风电机组塔架设备吊装调试分两批进行。比如说,第一批机组吊装时间为4个月,第二批机组吊装时间为3个月,每安装一台风机约耗时7~8天左右。因此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基本能够保证在现有工艺条件下的整体进度安排。由于施工工艺与水土保持关系较大,由此,对主体工程施工工艺提出以下几点要求及建议:其一,风电场施工需委托设备充足、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通过统筹安排,合理组织风机安装次序,在采用安装吊车拆装换位施工工艺条件下,能够保证在有限的施工工期内顺利完成施工任务。同时可采用增加安装吊车数量或配备备用安装吊车的方法进行施工,严格执行安装吊车拆装换位施工工艺,控制施工道路边界,不得随意扩大对施工道路的占用[4];其二,临时道路填筑时采用推土机清除基面,首先填筑到低洼或陡坡处,以降低坡度;其三,施工过程中的粉尘、二次扬尘,将造成局部区域的空气颗粒悬浮物含量升高。应及时洒水除尘,频率根据天气而定,一般2h一次,干燥季节可适当缩减。施工中尽可能选择带有吸尘、收尘装置的施工设备;其四,施工期废水、污水若直接排放将污染环境,应进行处理,待达标后排放。可开挖一组简易隔油沉淀池,处理生产废水。施工废水经明沟收集,含油废水经隔油池进行油水分离后,直接排到站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风力发电场主体工程水土保持施工组织分析与评价
(一)从总体施工组织安排方面分析
基础开挖及施工、塔架吊装、机舱及转子吊装等工序交错安排,同时进行,施工组织合理周密,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同时也缩短弃土(石)的堆放时间,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水土流失量。同时工程施工尽量避开不良天气,将风力侵蚀和水力侵蚀程度降到最小。主体工程设计中,在风电机组施工区域必须严格按设计规划指定位置来放置各施工机械和设备,不得随意堆放,生活、服务等附属设施要尽量减少临时占地。标明施工活动区,禁止施工人员随意到非施工区域活动[5]。
(二)从挖(填)方施工组织安排方面分析
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减少基础的超挖量,使施工中的弃土(石)量降到最低;将表层土与下层土分开堆放,以便施工结束后用表层土进行回填,减少表土理化性质的损失,尽快恢复原地表植被;及时处置开挖土方,避免随意堆放和超时堆放,造成局部水土流失。
(三)从车辆运输环节的组织安排方面分析
要求各类车辆须在场内运输道路上行驶,避免随意开道和停车,碾压道外用地,破坏植被,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水土流失面积。因此,从主体工程施工组织方面分析,该工程设计基本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四、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引起水土流失因素的分析,以及对水土流失的一些敏感工程单元的确定,是决定水土保持方案成败的关键。该工程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建设期。结合工程的布置与施工工艺,不同区域的水土流失主要有以下环节。
(一)风力发电机组
在施工准备期,将首先进行各发电机组场地的平整,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在设备安装及调试期,由于发电机组等设备的运输、吊装和组装,仍对地面有一定程度的扰动,因此该时段仍有水土流失发生,但强度相对较小。
(二)升压站
该区域水土流失影响主要集中在土建施工期间,包括场地平整、建筑物地基开挖、站内道路建设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地表扰动和再塑。开挖形成的裸露面在水力和风力作用下极易发生较强的水土流失[6]。
(三)输电线路区
施工期间,埋设塔架,开挖电缆沟,沿线塔架基础地表的开挖、临时堆土与回填及塔架组立、牵张放线等活动均会扰动原地表植被,为水土流失的发生创造条件。
(四)道路区
道路修建过程中的临时堆土场用于堆放道路区剥离的表土,若防护不当,遇降雨或大风天气比较容易产生水土流失。
结论:
简而言之,做好风力发电场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工作,不仅是某地区用电保障的基础,同时也提高了某地区清洁能源的比例,对保护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为此,文章主要围绕风力发电场工程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展开了全面的剖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董凤新.开发建设项目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J].水利技术监督,2015(05):41--43.
[2]吴新国,乌金塘水源地湿地工程水土流失影响分析与评价[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11):89--91.
[3]林晓静,杨娇乡缸窑村联合采石场水土保持方案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5(11):119--120.
[4]董志恒,缸窑村联合采石场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5(09):162--164.
[5]周国富.开发建设项目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12(8):18-20.
[6]马永.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水土保持,2014(3):50-53
论文作者:白新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水土保持论文; 工程论文; 措施论文; 主体论文; 风力发电论文; 道路论文; 评价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论文;